远古及秦代“胶东经济圈”历史初探

胶东经济圈近期成为了一个热词。

从古至今,胶东地区民俗相近、人文相通,历史文化也一脉相承。对于秦代以后胶东的历史,很多人比较了解,很多史料对这段历史也梳理得十分清楚。而对于远古到秦代的历史脉络,大部分史料鲜有涉及,或只有零星记载。笔者用时一年,选读了《尚书》《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相关章节,通读了钱穆先生的《秦汉史》、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秦汉史》、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力图把远古至秦代的胶东历史做一清晰明了的梳理。

东夷,远古三大部落之一

胶东,在远古时代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尚书·禹贡》中有“莱夷”、“嵎夷”之说,莱夷是以莱为名的夷人;嵎夷则指胶东滨海地区,嵎的本意是山势弯曲险阻。

据白寿彝先生《中国通史纲要》考证,东夷部落与西方的炎黄部落、南方的苗蛮部落是同时并存的三大部落集团。

中华民族一般尊称炎帝和黄帝为祖先。炎帝部落是姜姓,黄帝部落是姬姓,均生活于黄河中上游渭河流域。他们属于近亲部落,后来结成了联盟,并沿黄河两岸向东发展,活跃在今山西、河南、河北一带。舜和禹传说是黄帝的后代,是他们的部落首领。

在南方的长江流域,则有大量苗蛮部落存在,他们主要活跃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伏羲和女娲是他们的首领。伏羲教会民众用绳索织网,打猎捕鱼;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平定水土,除掉凶猛的鸟兽,二人都是苗蛮部落的远祖。

东方的一些部落被称为夷。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纲要》(下称《纲要》)中说,夷部落的分布主要以山东东南部为中心,向北到河北南部,向西到河南东部,向南到安徽中部,向东直到大海。夷人以制造弓矢闻名,“夷”字本身就是一个背着弓的人。太昊,少昊和蚩尤是他们的部落首领。历史上关于太昊、少昊的传说很多,关于黄帝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发生过大战的记载也不乏其述。《纲要》认为,神话传说中射日的后羿,就是东夷人有穷氏的后代,后来后羿还起兵攻打夏朝,做了王。关于羿代夏政的事,《左传》中有详细记载。关于神农、黄帝、蚩尤等的活动轨迹,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史》中有详细的考证。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8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统治时期。夏王朝由禹建立,其活动范围基本延续了炎黄部落的活动区域。夏王朝建立初期,其部落联盟首领是由夏和夷轮流担任的,但后来禹的儿子启破坏了这种推选制度,变成了“家天下”的世袭制。

夏朝历经四百多年,共十四世十七王。到了少康的儿子杼的时候,发明了盔甲。有了盔甲的夏开始了对善于射箭的东夷的征战。他们一路向东,迫使善射的东夷部落归附了夏。自此,东夷做为一个独立部落不复存在。

东夷与夏的融合,或者说,胶东文明与黄河流域文明的融合,可以看作中华民族融合版图上的第一次文明交汇。

公元前18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为商朝,历经六七百年,共十七代三十一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关于东夷的记载少之又少。据《左传》《中国历史纲要》记载,商朝的末代王纣王曾亲自率兵征伐东夷,苦战一年,取得了对东夷作战的胜利。而从商纣带兵征伐东夷这一史实可以推测,远古的东夷虽然归附了夏和商,但与夏、商往往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

莱(子)国与齐人灭莱

史学界普遍认为,古莱国(亦称莱子国)是商代所封候国,到了西周时期发展为诸侯大国,后历经商和西周,于东周时齐灵公15年(公元前567年)被齐所灭。古莱国最初的统治范围西起临朐、寿光的弥河,北至渤海,南至诸城、胶州一代,东到胶东半岛。后在齐国的挤压下,主要活动范围缩小至胶东中北部。它的国都在黄县(龙口)南六公里的古城遗址归城,当地人又称灰城,现在文登、莱阳一带的方言还称西部来的人为西莱子。

莱子国出土的铁器和青铜器说明其冶炼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史料记载,齐国灭掉莱子国,齐灵王为表彰功臣叔夷,“赏城一座,县二百,造铁四千人”。这四千个铁匠便是俘获和受降的莱子国冶炼工,其冶铁技术和规模可见一斑。现当地仍有冶基姜家等古村落名。据范文澜先生考证,冶铁技术很可能是东夷人首先发明。当地水草丰满,盛产海盐、葛布、蚕丝,而这些物品皆为西周东部争相购买和上贡的佳品。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周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朝后,封尚父(姜尚)于齐,最初定都营丘(有昌乐、临淄、寿光三种说法)。就职路上,“逆旅之人”告诉他,“莱正日夜兼程,赶至营丘”。于是姜尚率兵急进,到达营丘作战,结果莱夷人战败,退回了胶东半岛。后来,齐鲁两国联合才灭掉了莱子国,齐国才真正强大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强盛与胶东的繁荣

从春秋时期的诸侯林立,到战国时期的七雄割据,齐国凭借强人政治、贤相治国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一直是七雄之中的佼佼者。

齐桓公倡导“尊周”,率领齐、鲁、宋、郑、陈、卫、许、曹等“八国联军”讨伐楚国,迫使楚王向周王进贡;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富国强兵之政;九次大会诸侯。又如,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齐将孙膑围魏救赵;公元前342年,魏攻韩,孙膑带兵诱敌轻进,俘虏魏太子申,逼迫主将庞涓自杀。齐国的强大,从秦国名士苏秦在齐威王面前的陈述中可见一斑:“临淄之中七万户,不下户三男子,而临淄之卒固二十一万也。国都之中,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

是时,胶东地区已非常富庶。司马光《资治通鉴·周记》中记载,公元前370年,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与之曰,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并封之万家。田地原野被广泛地开发、种植,人民富足,政治清明,整个齐国东部一片安宁祥和,足可见当时胶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

乐毅攻齐与田单复国

齐燕战争齐国的失败,一是犯了战略性错误,在秦国与其他五国作战时,作壁上观,没有识破秦“连横”战略的危害;二是犯了战术性错误,对燕国进行长达35年的征伐,大大消耗了实力,当秦军兵临城下时已无暇自顾。

公元前314年,齐国趁燕国内乱,举兵攻入燕国都城,“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国将士趁机杀死了燕王哙。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大将军,约赵、卫之兵一并讨伐齐国。齐泯王废黜贤良,骄奢暴戾,百姓怨怼。由于齐泯王失去民心,赵燕之兵所向披靡,六个月之内拔下了齐国七十余城。《资治通鉴·周记四》记载,“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

乐毅所到之处,禁止侵掠;找到逃跑的百姓,对他们以礼相待;少赋敛,除暴令。他还在郊野祭祀齐国立国之君齐桓公和立国之相管仲,极大拉拢了民心,“齐民喜悦”。

乐毅又派左军攻打胶东、东莱;派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占领琅琊;派中军占领临淄。齐泯王跑到卫国,又从卫国逃到了邹国和鲁国,都不受欢迎,最后只好逃回自己的属地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乐毅攻齐与齐王走莒。

乐毅伐齐,却在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时,围而不打,一年之后“令士兵各去城九里而围垒”,还下令曰:“城中民出者,勿获;困者,赈之;使即旧业”。而且,这一政令一坚持就是三年。

后来,昭王去世,惠王继位。燕惠王本就与乐毅有隙,加之谗言和齐国的反间计,惠王硬是把乐毅从前线召回。乐毅怕招来杀身之祸,去了赵国。

乐毅被撤换,换来了即墨城的复兴。这就有了后来被民众津津乐道的火牛阵、田单复国和田单相齐。“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後。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后来,田单带着日益增多的兵马将燕军一路追杀过了黄河,把燕军占领的70余座城池全部收复,又到莒地迎接襄王。复国后,田单被封为安平君,随后做了齐国的宰相。为褒奖其功绩,齐王把夜夷(即今莱州一带)万户人家封给了田单。

秦王灭齐与始皇三次东巡

齐国的灭亡,主要原因是齐王受了秦国的利诱和欺骗。《资治通鉴·秦记始皇帝记下》记载,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秦使人诱齐王,约封以500里之地。齐王遂降”,后被饿死。白寿彝先生在《纲要》中说,齐国的贵族接受秦国的黄金最多,齐国是在完全不抵抗状态下投降的。

齐国的灭亡正式标志着战国时期的结束和秦朝的开始。

秦统一时全国设三十六郡。现山东地区为琅琊郡(约泰山小清河以东,原沂河入海口以北,包括胶东半岛的广大地区)、齐郡(约泰山以北,小清河以西地区)和薛郡(约济宁枣庄一带和苏北地区)。也就是说,现在的“胶东经济圈”那时完全属于琅琊郡。后秦朝又将三十六郡改为四十八郡。就现山东地区而言,从琅琊郡分出胶东郡;将齐郡分为临淄郡和济北郡;薛郡保留,但疆域变小;又在江苏和皖北地区新设了东海郡。至此,胶东正式变为秦朝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划——“胶东郡”。

始皇三次东巡,吕思勉先生在《秦汉史》(第二版)中做了详细考证。第一次东巡时间在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从咸阳出,到邹峄山(今山东邹县),至泰山,从南面登至山巅,立石颂德,从北面下山。沿渤海岸一路向东,“过黄(今龙口)、腄(今福山区)”,登上了芝罘山,到达荣成成山头,立石颂德,然后一路向南登琅琊。《资治通鉴》这样记载:“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作琅琊台,立石颂德,明得意。”

本来是宣扬文治武功的走马观花,秦始皇竟然在这里住了三个月,可见胶东和琅琊风景之引人入胜,也可以想象始皇帝“大乐之”的情景。

据吕思勉先生考证,在此次东巡过程中,秦始皇从外地迁来了三万户百姓,安排在琅琊台脚下,前前后后历时12年。三万户,按照苏秦“一户三丁”的说法,至少是一家四口,即至少12万人来到了现在的琅琊。这应该是青岛甚至胶东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入。

第二次东巡发生在始皇29年(公元前218年),也就是第一次东巡的第二年。这一次先到了河南,从河南“登芝罘,刻石,旋之琅琊”。怎么从河南去的烟台芝罘,途径哪里,史书没有记载。为什么不是走近路先到琅琊再去芝罘也不得而知。但有意思的是,司马迁用了一个“旋”字,就是皇帝到了芝罘后立刻就离开,马上就到了琅琊。我们可以想象,可能因为秦始皇忘不了琅琊美景,以及去年三个月居住于此的美好时光。

第三次东巡是在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与第一次相距八年。这一次出游,丞相李斯与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随从。前一年十月出发,十一月先到了湖南,又沿长江而下,到了今安徽潜山、当涂一带。后又到了浙江杭州、会稽一带,在那里祭祀了大禹,并刻石纪念。后渡过长江,从江苏句容县沿着海岸线到达了琅琊,又从琅琊沿海边到了荣成成山,从荣成成山到了烟台芝罘。之后沿着海边一路西行到达今山东平原县,发病。七月份到达巨鹿沙兵(今河北平乡县),驾崩。

据吕思勉先生考证,秦始皇在琅琊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与相貌如人一样的海神作战。经占梦博士解梦,此非祥兆。于是命令手下人到海中去捕巨鱼,打算捕住之后亲手射杀。可自琅琊北至荣成山都没有逮到大鱼。到了芝罘,终于见了巨鱼,“始皇帝射杀一鱼”。

据《资治通鉴·秦纪》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总计有五次大的出巡。除上述三次外,第一次是始皇27年,向西巡陇西、北地;还有一次是始皇32年,向北到达碣石、上郡。执政三十七年,五次巡视,三次到达今天的胶东经济圈,三登芝罘,三登琅琊,两临荣成,由此可见琅琊郡和胶东郡在秦朝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胶东地区在始皇帝心中的份量。

从远古时期做为与炎黄、苗蛮并列的三大部落,到冶铁、制盐、葛丝业发达的古莱国,从做为战国时期成就霸业的齐国东部相对繁荣和富足的五都之一,到秦统一全国后战略、经济和文化价值都特别重要的琅玡郡、胶东郡,当我们回溯这段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今天的胶东地区,历史是悠久的,文明是源远流长的。所谓的“蛮夷之地”,实际上是站在黄河流域文明的视角;当我们站在更宽大的视野研究时,就会发现,胶东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并且,东夷部落代表的东夷文化最早与炎黄部落代表的黄河文明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同时,我们还会发现,整个胶东地区经济的相对发展和富庶,并非近代开埠以来的事,而是从远古、莱国、齐国、秦代既已有之。这与胶东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禀赋,以及先民的探索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在和发展未来。廓清了这段历史,就可以让我们更加增强建设胶东经济圈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更大的历史自觉担当起继往开来的时代使命。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官微  作者简介:武善领,文化学者,出版过《审美教育》(山东友谊出版社)等专著;在《文学评论》、《山东文学》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评论、诗歌等20余篇。1991年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工作。)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