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21日讯 继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之后,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构建服务型制造体系,又成为当下上海打响“上海制造”城市品牌的发力点。近日,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走进洋山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临港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外高桥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等地,深入学习、分析上海制造业企业延伸产业链,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力制造从价值链低端迈向中高端的成长逻辑。
面积相当于312个足球场大小的洋山四期港,年吞吐量达到630万标准集装箱,现场集装箱起起落落一片繁忙,可一眼望去几乎空无一人。神奇的不只是“魔鬼港口”的景象,而是它强大的“中国芯”——上海振华重工最新研发升级的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被认定为当前国际集装箱码头领域最领先的技术,岸桥产品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工业发达国家服务业有‘两个70%’的特征,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70%,而上海的这两个指标已双双超过60%,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专业实训干部辛果说,“有别于传统模式下的‘卖产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过程中加大交互式服务投入,上海的制造业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制造过程更为集成,并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总集成总承包是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今年的双十二,上海电气“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2.0版正式对外发布,把服务创新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其下属的上海三菱电梯,实现了电梯运行状态动态监测和远程诊断。目前,仅电梯安装、维保等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已超过30%。“平台开发集成设备联网、故障诊断、远程运维、能源规划等应用,不只是‘卖单一产品’,上海三菱电梯正在转向‘卖全生命周期服务’,而这正是‘上海制造’所着力提倡发展的集工程设计、方案咨询、设备维护、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交钥匙’工程。”专业实训干部陈文华说。
位于上海明星保税区外高桥的外高桥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聚集了来自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的150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了全球Top10的机床企业中的7家企业,是全球“工业精密机床”的展示集聚地。“与上海其它7家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区不同,外高桥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更具商业气质,因为这是一家以服务为特色的平台型园区,主要是为入驻的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保税展示销售、展品物流、零部件分拨、法定检验、技术交流、专业演示培训等核心服务,贯穿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专业实训干部孙科萌说,“虽然制造和装配是制造业的核心流程之一,但并非其产业价值链的全部。制造业中的展示、物流、营销等活动,正在从制造业企业自身被转移至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数字时代,只要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新的故事发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沪记者 胡相洋 文/图)
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在临港集团参观学习。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