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聚焦|沪深青携手,致力工业互联网“中国样板”

青岛日报2020年12月22日3版

对接会上,众多合作意向“一拍即合”,三地场景融合全面开启,产业发展新生态也将应运而生

沪深青携手,致力工业互联网“中国样板”

备受关注的沪深青三地合作正在酝酿着最奇妙的化学反应。

12月21日,“沪深青工业互联网生态共建会议暨青岛市第三次‘工业赋能’场景对接会”在胶州举行。三个月前的那场约定正式拉开了落地的帷幕。

在今年9月20日举行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上,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发布《上海·深圳·青岛生态共建联合宣言》,表示将发挥跨区域协同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21日举办的这场三地共建的场景对接会上,来自上海的智能云科、道客网络、徐工汉云、雅延咨询和来自深圳的腾讯云、深信服科技、格创东智、智物联等10余家沪深优质服务商成为场景对接会的主角,与青岛本地工业企业围绕工业互联网改造需求进行了深入沟通,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以场景对接为起点,三地的工业互联网合作将全面开启。凭借三地的基础和超前想法,未来有望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中国样板”。

■12月21日,沪深青工业互联网生态共建会议在胶州举行。

场景融合,打造“标杆应用”

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体现在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应用。沪深青三地间合作也是率先从场景合作破题。

前来参会的腾讯云工业互联网首席架构师吴青,今年已经多次来到青岛。腾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积累的技术,亟须在工业中找到合适的落地场景。在他看来,山东是目前国内制造业规模靠前、场景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最适合想要落地产业的互联网企业大展拳脚。“目前,我们正在密切接洽青岛的制鞋产业和装备制造,开发协同制造、协同采购等场景。”吴青告诉记者。

“你有技术,我有场景”,大家一拍即合。今年以来,青岛大力推动全市场景开放,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合作的热情。

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勇对此深有感触。“深圳市通过支持创建国家和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和举办工业互联网大赛等,集聚了一大批优质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得到青岛的邀请后,组织了强大的阵容参会。”刘勇说,“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我们将全面开启沪深青三地的场景融合。”

本次对接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总计300个第三批“工业赋能”场景,再次向沪深企业表达了青岛合作的诚意。截至目前,青岛已总计开放“工业赋能”场景1300个。未来,全市开放场景总量将达3000个。

“未来,场景融合将不再局限于沪深企业来青岛找场景,青岛企业也可以到沪深去,三地共同打造一批行业应用标杆,这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中国样板’。”在刘勇看来,三地都有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且主导行业特色鲜明,加之上海和深圳在技术和金融方面的优势,合作成果绝对值得期待。

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秘书长王旭琴则直接在线向青岛和深圳企业发出了邀请。“明年1月中旬,我们将在上海举行首批场景开放对接会,欢迎各位到时参会。”

资源汇聚,青岛迅速“补课”

沪深企业前来找场景的同时,青岛其实也在迅速补上过去拉下的互联网一课。

“发展工业互联网,人才十分重要。青岛在互联网时代积累不算多,人才方面稍有欠缺。但随着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以及大力推动场景开放合作,相关资源正在青岛快速集聚。”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吴青对此深有感触。但今年以来,他也明显感受到变化,沪深企业来青岛寻求合作的明显多了,“互联网大厂”的同行也经常在这里碰到,青岛正在成为一块“磁石”。

现场,一家家在对接会上忙碌的服务商企业,也让我们有理由对此充满信心。随着业务的逐渐扩大和深入,青岛会成为它们重要的产业基地,助力迅速壮大青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和产业队伍。

询盘云是首次来参加场景对接的服务商,主要业务是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营销管理服务。创始人张中一,家乡是山东烟台,早些年外出创业,此次来到青岛,所获成果让他意外。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对接,十几家企业都对我们的解决方案感兴趣,已经有七八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张中一说。这也坚定了他进一步在青岛扩大业务布局的想法。“目前,我们青岛的团队在30人左右,接下来我们计划将团队规模扩大3倍,更好服务市场需求。”张中一表示,将以青岛为中心,辐射整个山东地区。

上海道客网络科技COO张红兵说:“这次来青岛参会收获很大,与城阳区中青林已经提前对接。公司已将青岛列为重点服务地区,以后要像走亲戚一样常来青岛,参与互动活动,与青岛企业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深化合作,探索产业新生态

以场景合作为切入点,三地未来还有更多合作空间。

工业互联网刚刚起步,对所有城市都是一个新生事物,尚没有成型的经验和路径。三地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探索的城市携手合作,有望探索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生态模式。

“过去搞产业,大家基本都是关起门来自己搞,但工业互联网产业不一样,未来一定是城市间的大生态协同,大家发挥各自优势,释放乘法效应。”刘勇表示。

比如在产品开发上深度合作,加强经验分享,降低试错成本。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有很强的行业属性,但对工业企业来说试错的成本又非常高,哪怕停产一天都是巨大损失。服务商之间加强合作,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上海智能云科就在这次会上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对接会已经结束,企业相关负责人张庆祥还在桌边整理着对接的资料。“除了有7家工业企业,还有5家与我们产品互补的服务商,未来我们会看看跟这5家服务商能否合作,共同开发个性化解决方案。”他说,智能云科聚焦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三地资源越来越多地互动耦合,也将有助于共同探索出更多新模式、新价值点,让工业互联网逐步走向成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大平台和中小服务商都在全力推动工业企业进行改造,但很多工业企业还在犹豫不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服务商对价值的挖掘还不够。“比如如何在生产降本增效的同时,让数据产生更多价值。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碰撞、探索。”

行业协会也将继续在三地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李超表示,将继续与沪深两地协会保持密切互动,积极寻找新的合作点,共同打造三地工业互联网合作标杆场景的同时,推进三地品牌共建、信息渠道共享、专家智库共用、“四链”建设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 欣)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