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霞
前段时间,经常被这样的图片刷屏,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时间使用乳胶手套,导致皮肤过敏,学名称为“乳胶过敏”。乳胶过敏一词从此走入公众视野。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乳胶过敏现象经常发生,我们如何避免呢?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疾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硕士生导师、英国访问学者王艳霞介绍,乳胶过敏反应是指在接触天然乳胶制品如乳胶内衣、乳胶文胸、乳胶手套、乳胶瓶塞、避孕套等后出现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也包含迟发型超敏反应。这些人体内存在有乳胶特异性IgE。乳胶可通过皮肤、粘膜或者肠道外途径导致过敏。
乳胶采自天然橡胶树,当暴露于空气时会凝固。这种乳胶可以用于制造许多产品,如气球、手套、弹性带、避孕套、奶嘴、橡胶玩具、鞋底、胶纸和尿布等等。据称,橡胶用于制造的产品超过4万种。因为反复大量接触各种乳胶制品,乳胶在全世界的过敏发病率都呈现了增高趋势。
哪些人容易过敏
王艳霞说,乳胶过敏主要见于脊柱裂患者、先天性泌尿系统急性患儿、医务工作者、家庭主妇或者特殊职业者 (乳胶职业、温室大棚工作人员)。此外,过敏体质也是一项危险因素。
过敏反应表现在哪里?表面上看,有些人第一次接触乳胶就会发生过敏,而有些是经过反复暴露后才会出现症状。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是接触性皮炎,特点是刺激某些部位皮肤导致干燥和发痒。比如医护人员,在医院,乳胶制品几乎无所不在:手套、导尿管、引流管、血压计气囊袋、弹力绷带、药液瓶塞、医用胶布……过敏的触发与接触频率有关。
有研究显示,医护人员中乳胶诱导I型过敏反应比普通人群高3—3.5倍。医护人员因为工作关系,经常需要带乳胶手套,手部皮肤容易出现接触性皮炎。由于工作关系需要经常洗手,手部消毒杀菌剂的使用会使皮肤损伤更加恶化。
当然,严重过敏患者接触乳胶制品会导致严重皮疹,其特点是皮肤水泡和渗血。更加严重的会引发威胁生命的过敏性反应,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呼吸困难,有时甚至导致死亡,这些表现和其他过敏症状一样。乳胶过敏虽然不像螨虫、花粉过敏那么常见,在接触过敏中也属于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类疾病。
乳胶过敏
如何诊断乳胶过敏
有乳胶接触情况,暴露于乳胶制品后出现的荨麻疹、湿疹、鼻眼症状、哮喘或者呼吸困难及休克等情况时,高度怀疑乳胶过敏。医院就诊时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斑贴试验、激发试验及抓痕试验等检查协助诊断。
乳胶过敏怎么办?王艳霞提醒,避免接触乳胶及乳胶产品,包括机械性的屏障、使用替代品和对环境进行清洁管理等。根据过敏症状,使用对症的药物减轻、消除已有症状。症状轻的,避免接触乳胶后多可自行缓解。症状较重者,根据症状可能会选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支气管解痉药或者糖皮质激素。症状很严重的要求及时的救治,包括药物治疗及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严重的喉头水肿,用药物不能及时缓解的需要气管切开。因为涉及到皮肤、呼吸甚至全身多个系统和组织器官,具体措施不尽相同。
从长远看,乳胶过敏轻症可以自愈。锻炼身体,中医推拿或消敏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力后,可以接触乳胶无症状。过敏严重者不建议反复使用乳胶制品。
明确存在乳胶过敏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乳胶制品,选择无乳胶成分的物品替代。如因需要使用乳胶手套,推荐更换为PVC手套或者丁腈外科手套。因为乳胶和多种蔬菜、花粉、水果存在较强的交叉反应。可能某些蔬菜、水果、花粉致敏之后,再次接触乳胶产品会产生过敏。所以,部分乳胶过敏的人,饮食中要警惕西红柿、萝卜、西葫芦、甜椒、芹菜、马铃薯、栗子、香蕉,猕猴桃,木瓜、牛油果和杏子等蔬菜水果过敏。因为经常表现比较隐匿,所以不容易被察觉。花粉季养成出门戴帽子口罩的习惯,回家更换家居服,湿毛巾擦拭暴露部位,减少花粉沾染,预防乳胶过敏发生。
王艳霞介绍,过敏性疾病的遗传性概率较高,如果父母一方有该病,下一代就有三到五成几率遗传;若父母双方都有过敏性疾病,下一代遗传的可能性就高达五至八成。从临床上看,有八成过敏性疾病患者有家族病史。
总之,乳胶过敏的引发过程隐匿,临床治疗困难,预防胜于治疗。(青报全媒体记者 张丽玲)
相关链接
关于过敏性疾病
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大约是在30%左右,从年龄层次的分布来看,儿童的发病率要高于成人。从全世界来看,过敏性疾病已经在呈流行趋势发展。有确切数据统计,全球的哮喘患者达到3亿人,过敏性鼻炎患者达到5亿人,而且根据2007年的统计显示,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以每年10-20倍的速度在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21世纪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就是过敏性疾病。
责任编辑 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