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12月26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开始。教育部再次召开视频调度会,部署全国各省(区、市)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考生进入考场前须严格佩戴口罩,鼓励考生全程佩戴口罩。
当考研遇见疫情,的确需要认真应对。此次教育部视频会议对诸多防控细节进行了进一步明确。比如,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严格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口罩,考试结束离场时须严格佩戴口罩,鼓励考生全程佩戴口罩。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考生、考试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考场前务必要严格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考试结束后,应对在隔离考场、备用考点(考场)考试的考生答卷进行消杀后再回收。同以往相比,这样的表述更加具体,毫不含糊,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而专注于细节,而非笼统要求,也更加彰显务实之风。
最近,大连、沈阳、北京等地陆续出现散发新冠疫情。根据“唐山发布”所发布的通告,北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李某某曾乘坐的G1206次高铁,是由哈尔滨西始发,终点站为青岛北站。这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之弦必须继续绷紧。当然,有了2020年高考的成功经验之后,相关部门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可以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考生的实际需求,精准施策,而不是一刀切地“防”和“堵”。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最近表示,入冬以来全球疫情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出现多点零星病例属正常现象。必须继续坚持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并且需要提高警惕,不管身在哪个城市,都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随着元旦和春节即将来临,12月23日北京研究调度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重视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鼓励在京机关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在京过节。同时,鼓励在京单位推行弹性休假,引导人员错峰离返京。北京的做法无疑具有示范意义。
元旦、春节这“两节”是人员流动最频繁的时期,尤其是春运期间。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把风险降至最低,将是巨大的考验。目前,很多高校都做好了提前放假、晚一点开学的准备,教育部也提出了坚持“错峰放假”原则。接下来的问题是,学生可以提前错峰有序回家,但广大务工群体返乡问题如何解决?广大企事业单位能否做好弹性休假,引导员工就地过节,事关重大。
疫情之下,安全第一。对广大市民而言,坚守已经持续了快一年的个人防疫对策,依然是重中之重。简单来说,需要我们每个人思想上不能松劲,行动上则要继续戴好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一起过个平安幸福年。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