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家庭气氛是怎样的?夫妻关系的质量,是由“病”得较重的一方决定的

01.

不能沟通的两个人

今天说说我的一个男性朋友。

朋友长期被派驻到国外,他妻子是国外一家航空公司的空姐,两人郎才女貌,非常般配。

结婚时,朋友了解到妻子的成长经历:亲生父母家庭破裂,生父长期缺席;后来母亲再婚,继父对她很不好。

得知这些,他决定给妻子足够的爱。可是,天不遂人愿。

原因是:夫妻俩几乎天天吵架,从柴米油盐到养育孩子、购买房子。

每次吵架,妻子都会以歇斯底里收场。

朋友说,就买房的问题,他觉得买哪个房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希望两个人遇到分歧,可以沟通,而不是都像原子弹爆发一样。

妻子在歇斯底里的状态下,家里能摔的东西都摔过,甚至有一次,落地窗都被妻子砸碎了,孩子在旁边吓得哇哇大哭。

家庭中,一方想沟通,而一方却似乎没办法沟通。这一度让朋友非常苦恼。

直到有一天,妻子被诊断出精神分裂症。

这时,我的朋友忽然理解了自己的妻子:她这样的反应,并非她所愿:

朋友以为,他只是在讨论房子问题,却不知道,妻子的心里正在经历着什么。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即便朋友的人格结构不存在太大问题,心理发展水平还不错,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让自己的婚姻风平浪静,他仍然会被妻子裹挟进那个歇斯底里的风暴中去。

02.

夫妻关系的质量,是由心智化程度较低的一方决定的

心智化水平不一致,足以让一个人根本听不懂另一个人在说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见这样的场景:女人掰开了揉碎了在表达一些东西,男人一脸懵,完全听不懂。

比如,我的一对夫妻朋友:俩人总是吵架,婚姻亮起红灯。

这个时候,妻子说:“我认为是我们的性格和相处模式的问题,我们要好好讨论下。”

这个时候,男人表现出非常的不耐烦和回避,反问妻子:“我们不吵架不就完了吗?”

我的这位女性朋友告诉我,她老公似乎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吵架”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对方只是本着“头痛医头”的单线条思路处理。

“我就反问他:不吵架,我们过了八年了,你做得到吗?”妻子愤愤地说。

但是,妻子是无奈的,因为,她的老公根本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讨论、到底要讨论什么。

因此,这场沟通从来不曾发生,他们还是一直吵架,不断重复之前的模式。

后来,直到妻子提出离婚,老公极力挽留,妻子提出的条件是:婚姻存续的一个前提是,他们要去接受婚姻治疗。

在治疗中发现,原来,早年她的老公的父母几乎每天都会爆发激励争吵,在争吵的时候,他们不惜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那感觉,简直就想致对方于死地。

目睹了这一切的他,非常接受不了任何的争吵。

这就是“一旦夫妻双方遭遇争吵,他就很烦躁,并且希望马上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

正如曾奇峰老师所说:短板效应在家庭中同样适用。

]亲密关系的质量往往是由夫妻两人中早年有更糟糕的亲密关系的那个人决定的。

03.

如何改变这个现状?

如果,这个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双方的沟通长期不能在一个频道上,久而久之,势必破坏关系。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做,才能扭转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停止没有意义的争吵。

这种情况下的争吵,真的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和对方的心智化程度差异过大,此时,我们和对方在争吵的事情,根本不是同一个事情。

其次,心智化程度低的一方,可以选择自己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成长。

离开分歧中的困境,当我们冷静下来,我们不妨对自己加一个觉察:在夫妻的系统中,我们是哪个角色?如果,我们是心智化程度低的一方,我们就要自己去做一些成长。这不仅仅是为了夫妻关系的相处,更是为了自己。更好的自己,构建一段更亲密、融洽、相互支持的关系,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第三,心智化程度高的一方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

不得不承认的是,让一个人自己对自我有觉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也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发生:心智化程度低的一方,对自己没有觉察,怎么办?这个时候,可以说,更高的心智化程度似乎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也许,我们更有能力,主动帮助对方成长。

比如,当我们看清楚了相处模式本身,我们可以主动停止不休的争吵,避免触发对方,用对方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和行为去和对方相处。所以,会有这么一句话:吵架时,谁能第一个停止争吵,谁就是那个更成熟的。因为,我们能更早的从那个困局中抽身而退。

第四,心智化程度高的一方,可以帮助对方去成长。

心智化是一个过程,不同的人,因为早期的缺失不同,带有的创伤不同,固着的位置也不同。所以,要帮助一个人心智化不断成熟,需要做的努力也不同。

比如,我们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倾听,以便给早期缺乏镜映的人一个自己不断被听到的反馈;比如,我们要足够稳定,以便给缺少抱持性环境的人一个更安全和包容的容器;再比如,我们需要减少对对方的干预,并减少替对方作决定,以便给边界曾被频繁侵犯的人一个重塑边界和变得独立的机会。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生命个体本身,还是不同个体之间构建的关系,都带着瑕疵。

遇到瑕疵,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破罐破摔,或者一竿子推翻再选一个重新开始。

这不仅在现实层面有诸多限制而显得不现实,即便从心理层面,也不是一个足够成熟的态度。

没有人不带有瑕疵,瑕疵让我们不同,甚至有独特的美感。

我想说的,没有多么华丽的语言:当我们看到那些差异和短板,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而是,努力看看怎么样能够做得更好。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在婚姻关系中,你和对方谁是“病”得较重的一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