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威海市深入推进制造强市战略,全面实行“链长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打响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

据初步统计,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10.02%,较去年同期提高2.77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1.5%,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8.4%,分别位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一位。

重点打造10条优势产业链

在七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下,梳理医药医疗器械等10条优势产业链条,全面实行“链长制”,加快建链强链补链步伐。

依托“链主”型、“撒手锏”企业引进产业链资源,补齐产业链短板,实现集群化发展。围绕惠普打印机初步形成核心配套30余家、全产业链配套企业120余家的打印设备全产业链条。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全市入选集群总数达到4个;海洋生物食品产业集群入围全省首批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解剖麻雀”式绘制整船、整车产业链配套解析图,梳理汇总规上工业企业产业链配套信息740多条。组织开展船舶、电子信息、防疫物资、电子变压器等产业链对接活动20余次,促成60多家本土企业相互之间开展配套合作,配套金额达到3.7亿元。

200家创新型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5%

实施200家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启动200家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建立600家“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对首次纳统的小微工业企业连续三年进行奖补,推动更多小微企业升规纳统、发展壮大,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1-10月份,193家工业领域冲击新目标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200家创新型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5%,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率先实现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规模化应用

通过示范引领、现场观摩、车间诊断等方式,引导企业年内实施52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新认定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7家,总数达到36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典型经验。全省首次智能化技术改造观摩推进会、全省机械行业智能化技改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

制定出台《威海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加快发展实施方案》,以市场化手段建成全省第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16家企业与二级节点完成对接,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规模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创建全市首席信息官数据官联盟,加大工业互联网培训交流和现场诊断力度,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6个,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全省第二

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体系,成功获批碳纤维等复合材料领域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市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3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同时,积极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8名专家入选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传统产业创新类名单,入选数量蝉联全省第一,首次实现了威海市省级人才申报项目100%成功入选。

(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璐瑶)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