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来了!“十四五”,青岛要干这12件大事!





12月31日,《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正式公布。

《建议》全文2.1万字,分为三大板块,共15部分、62条,主要阐述青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建议》科学回答了“十四五”时期,青岛要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对青岛未来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是青岛“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

《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五年后的青岛什么样?主要体现为“六个率先走在前列”:经济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在前列、开放创新改革率先走在前列、社会文明程度率先走在前列、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走在前列、打造幸福美好家园率先走在前列、城市治理效能率先走在前列。

为实现这一愿景,《建议》部署了12个具体方面的重点任务:1、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2、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3、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4、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度融入强大国内市场;5、深化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塑造高效青岛制度新优势;6、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7、奋力经略海洋,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8、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引领胶东经济圈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9、增强文化软实力,彰显多彩包容的人文时尚魅力;10、推动绿色发展,建设山海城共融的美丽青岛;11、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创造方便温馨的高品质生活;12、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

“十四五”时期,是青岛把重大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和胜势的绝佳时期。只要善于捕捉机遇,善于转化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青岛就一定可以开创全新的未来。

01

发挥“双节点”作用,融入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

可以预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主线,引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谋划城市的未来,必须在这一主题下进行。

目前各地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纷纷将融入新发展格局作为城市奋斗的目标——

上海提出,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深圳提出,努力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行示范者,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支撑。

广州提出,着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广东省打造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宁波提出,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路先锋,争创更高层次的国内国际开放合作新优势。

不论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的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还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青岛都能紧紧抓住机遇,成为出口导向型和外需拉动型城市,引领城市发展。

面向“十四五”,开放仍然是青岛最大的机遇和优势,但开放的形势和特征都较以往有所不同。随着中央提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CEP签署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特征更加明显,青岛要想赢得未来,必须更好地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作用,加快利用国际资源向内辐射,利用国内资源向外辐射。

《建议》把“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作为“十四五”的重要目标。提出要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这正是在新发展格局下,持续放大撬动更高水平开放优势的战略考量。

具体该怎么做?《建议》从建设高能级开放大平台、构筑互联互通开放大通道、深化与重点区域交流合作、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等五个方面进行部署。

上述五个方面主要是“对外”开放,《建议》还单列一部分,对如何扩大内需,深度融合强大国内市场,从扩大精准有效投资、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促进供需高效适配等方面进行部署。

不论是深度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还是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投资和消费增长。面向“十四五”,青岛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探索运用更多市场化的手段,强化拓展投资空间,全面促进扩大消费。

02

引领胶东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

独行快,众行远。要想走得更远,“十四五”时期,青岛必须“入群”,“带群”。这个群就是胶东经济圈。无论从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发展基础、区位优势、辐射范围等哪个方面衡量,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有责任有能力在推动中国南北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做大做强胶东经济圈,不仅有利于胶东五市自身发展,其意义更是在于,能够在中国北方打造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极,为更大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今年年初,山东出台《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青岛牵头建立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胶东五市握指成拳,不断凝聚发展合力,涌动着勃勃生机。

在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胶东经济圈面临着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这也是青岛的重大机遇。引领胶东经济圈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是青岛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建议》在多个部分,对更好统筹五市资源,加快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等,以及推动黄河流域省会(首府)和胶东经济圈“9+5”城市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开放合作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作为核心城市,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青岛要多付出,多承担成本,加快推动胶东四市强核聚群、抱团发展,共建高效交通圈、绿色生态圈、互补产业圈、国际朋友圈和幸福生活圈,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北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03

科技创新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摆在了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科技创新之于青岛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去年,青岛发起了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今年又提出建设创业城市,就是要把创新和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作为创业的手段和基础,把创业作为创新的载体和动力,通过创新与创业的有效互动,形成对各类创新、创业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感召,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激发全社会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面向“十四五”,青岛必须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建议》创新和创业放在了一部分中,进行统一安排部署,提出了“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目标,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力建设创业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持续高水平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激发全社会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建议》从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进行部署安排。

海洋科技创新是青岛的突出优势。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为此,《建议》鲜明提出,要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并以建设国家海洋科学城为着力点,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些措施和目标都落实落地了,青岛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就会显著增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04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四新”经济

产业兴,则城市兴。青岛与先进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就是产业的差距、动能的差距。

青岛曾经引领过中国产业的潮流,有过“上青天”的辉煌,但因为错过了数字化和消费互联网浪潮,产业结构不优,整体竞争力减弱。“十四五”期间,青岛必须在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层次,重塑产业竞争力。

青岛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城市之一,目前已培育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四新”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1%,实现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面向“十四五”,青岛要更加突出数字化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议》提出,加快发展“四新”经济,做大做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十四五”期间,青岛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制定适应“四新”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未来产业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喜新不厌旧”。传统行业并不就是旧动能,新生行业也未必就是新动能,新动能和旧动能的差别不是行业的差别,而是各个行业增长动力的差别。只要是通过提高科学管理、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而推动的发展,都是新动能。

《建议》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高端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如何发展做出安排。

05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如果只用一个标签来形容未来五年的青岛的话,那“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最为贴切。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最大的优势和特色。1984年,青岛被列入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领风气之先。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海洋密切相关。

“十三五”期间,青岛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去年以来,青岛发起经略海洋攻势,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青岛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3.3%。2020年,预计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9.3%。

《建议》提出,坚持把海洋作为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更大力度统筹陆海联动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支点,巩固提升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特色优势,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在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做优做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示范区等方面做出安排。

山东《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了省上的明确支持,青岛更有底气。刚刚召开的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经略海洋的2021年年度计划,提出,坚持以更大力度统筹陆海联动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培育壮大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目前,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争夺非常激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宁波、舟山七个城市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想要胜出,必须再发力。

岁末年初,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青岛未来五年的目标已经确立,路径已经清晰,撸起袖子加油干吧,美好的蓝图一定可以变成瑰丽的现实!

作者 | 沈默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