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昂扬向上斗志,攻关智能空轨系统! “连钢创新团队”:创新路上加速跑

青岛日报2021年1月1日8版

灯光秀致敬“连钢创新团队”


2020年12月31日晚,“致敬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等字样出现在浮山湾沿线楼体,传递榜样力量。据了解,主题灯光秀将持续5天,同时,全市户外大屏、公共交通工具车载电视、电梯电视等将连续7天播放“致敬‘时代楷模’”公益宣传片和海报。

正全力投入到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和全球首创的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攻关之中

“连钢创新团队”:创新路上加速跑

告别了聚光灯,远离了掌声与喝彩,张连钢和他的伙伴们又回到了熟悉的码头,进入了紧张和忙碌的工作状态。

尽管获得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这一殊荣,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并没有就此停下前行的脚步,甚至没能歇上几天。他们清楚地知道,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一个中国自动化码头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

保持昂扬向上斗志

已满60岁的带头人张连钢其实到了退休的年龄,再加上身体不好,几个月前刚做过第二次肺癌手术,很多人都劝他歇一歇。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离不开这个像自己孩子一样的自动化码头。

就在2020年12月22日,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张连钢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如今,他最新的职务是山东港口集团高级别专家。

“港口要办的事情太多了,很多工作必须按照时间节点来推进,确实需要我回来,另外自动化码头也是我最大的心愿。”张连钢说,“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人不应该停歇,应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和状态。”

作为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党委书记、总经理,团队成员殷健现在负责自动化码头的大小事务,他没有感觉到一丝轻松,而是沉甸甸的压力。他说:“‘时代楷模’称号对我们更多的是鼓励和鞭策,我们要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齐心协力,作出更多贡献,回报全国人民的期望。”

“现在还是很忙,虽然一期、二期工程都已经投产,但我们还有很多智能化升级工作和新的研发创新项目,团队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提升。”核心团队中唯一的女将李永翠对记者说。

作为青岛市第五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的一员,团队成员李波此刻已经身处上千公里外的深圳,他将在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体悟实训3个月。青岛正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而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正是这些新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

“希望把深圳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港口实践中去,这也契合山东港口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要求。具体而言,就是研究无人机在港口场景的应用,比如对港口交通的控制和对港口机械的检测等,再就是学习深圳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特别是城市与港口在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等方面如何协调发展。”李波表示。

攻关智能空轨系统

摆在“连钢创新团队”面前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全球首创的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这也是他们继建设世界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后,在智慧港口建设领域又一关键创新。

当前,港口集装箱运输大都使用集卡车。有了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集装箱就能乘坐空轨进出,实现港口、陆路、铁路联运“零换乘”,大大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压力。

2020年12月27日,张连钢(前右一)围绕新系统研发课题与信息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优化方案。新华社照片

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空轨技术与码头集装箱业务相融合,以立体的思维构建未来港口物流的集疏运网络,实现港口的智能、高效、无缝衔接。项目将采用智能空轨系统与AGV、IGV、无人集卡和有人集卡多种交互方式,精准对接海铁联运、中转业务、海关查验等8种港口业务形态,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北斗定位、机器视觉、激光扫描等高科技,实现智慧港口建设新突破。

目前,已启动的一期示范工程起于自动化码头海侧,止于相邻的人工码头箱区,线路长度612米,计划于2021年6月投入运营。二期将延伸至前湾港北岸铁路港站,项目全部建成后,全线长约9.5公里,年运输能力达150万标准箱。

对团队而言,距投产还剩半年时间,工期紧、任务重,不能有丝毫懈怠。

团队成员吕向东介绍:“智能空轨技术在港口上还没有应用的先例,我们团队正在结合作业流程进行自动化设备选型,将技术点和优化方案整合到智能空轨系统。”

“我们正在建设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和全球首创的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该系统可以将集装箱直接通过空中轨道运到铁路港站,再转运到全国各地,实现了平面运输向立体运输的全面转变。同时,我们也在全力推进码头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使整个港口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高效。”张连钢告诉记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文 刘栋/图)

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凝聚打造创业城市的磅礴力量 

“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在全市科技系统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0年12月30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是我市首个“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

自2013年组建以来,“连钢创新团队”坚持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破解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建成了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这样的精神在全市科技系统工作者中引发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点赞喝彩,表示“连钢创新团队”用行动诠释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意义,是中国自主创新成功的“样板”;他们矢志报国、勇于创新的家国情怀和勇挑重担、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值得所有科技工作者学习。

掀起学习热潮,让“连钢创新团队”成为青岛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

市科技局局长吕鹏表示,“连钢创新团队”是新时代青岛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是这座青春之岛、创业之城最好的注脚。他们矢志报国、勇于创新,“从0到1”打造了属于中国自己的自动化码头,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世界领先,让全市科技工作者为之振奋、为之自豪、为之向往。

吕鹏表示,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把弘扬“连钢创新团队”精神、推广团队及青岛港创新经验作为工作重点,立即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中掀起学习热潮,传导时代担当、鼓荡创业激情,凝聚起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磅礴力量。

对此,吕鹏表示,要积极释放“连钢创新团队”和青岛港自主创新经验做法的外溢效应,复制推广,争取产生更多聚焦产业需求的科技创新“青岛方案”,借此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让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在这座城市奔流不息,推动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促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要以此为契机,向全国讲好青岛科技创新的故事,宣传好青岛创新创业生态,擦亮青岛科创IP,增强城市感召力,吸引集聚更多创意创新创造元素,进一步搞活青岛这座城。

2020年,在市科协的推荐下,张连钢获评“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建表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连钢创新团队”秉承科技报国志向,坚持自主创新理念,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王建表示,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要积极发挥科协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通过学习宣传以张连钢为代表的最美科技工作者,举才荐才引才,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要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投身科技主战场,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科技力量。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王建说,市科协将大力弘扬“连钢创新团队”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团结和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搭建平台、链接资源,通过开展“会展赛”和科技智库服务试点工作,助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壮大科技创新“生力军”

青岛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郑蕾激动地表示,“连钢创新团队”用奋斗擘画出世界自动化码头领域的“中国身影”,他们的伟大实践和创新精神激励着高校科研人员和广大学子。郑蕾说,大学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作为高校科研人员,他们倍感重担在肩、使命在身。“我们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她说。

三迪时空集团董事长李培学则表示,从“振超团队”到“连钢创新团队”,都给了青岛企业极大的鼓舞。“企业要强化创新主体地位,立足自身实际需求进行差异化技术创新;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短板,提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解决各类‘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李培学说。

联通集团于2018年开始便与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进行5G智慧港口合作,在与“连钢创新团队”共事过程中深深被激励。青岛联通泛交旅行业CEO李海强说:“‘连钢创新团队’成员身上体现了不畏艰难、永不服输的创新精神,我们将带着这种精神,充分发挥在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信息技术研发创新等领域的独特优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为智慧港口建设奉献力量。”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孵化载体功不可没。作为科技孵化园区的管理者,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滕云枫说:“‘连钢创新团队’身上坚持创新、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与工研院‘建全国顶尖孵化平台、引世界领先科技、聚海内外高端人才’的使命不谋而合。”她表示,作为连年考核优秀的国家级孵化器,工研院将继续夯实“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打造开放、活力、创新、奋斗的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专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创业。

凝聚科技创新团队力量,在关键领域突破

从事科研工作近40年,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宝维显得十分激动,他说,“连钢创新团队”打破了国外技术的行业垄断,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创造了新的行业纪录,值得广大科研人员学习。

王宝维特别强调,“连钢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充分发挥和体现了团队的力量,这是取得创新成功的关键。他说,在科研团队打造的过程中,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与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间要形成科研精神、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传承,互为补充、砥砺奋进,才能为科技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取得更多突破成果。

同为科研工作者,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分子微生物工程研究组组长李福利与王宝维不谋而合。他表示,科研团队要有“连钢创新团队”的精神,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

同时,李福利强调,“连钢创新团队”的创新极大推动了实际产业的发展,科研工作也应如此,把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真正打通产学研之间的转化路径。“只有原始成果却不加以转化没有意义,只关注产业发展没有原理创新也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科研和产业相辅相成,才能像‘连钢创新团队’一样,创造出更大的实际价值。”(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