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日讯 清晨6点,市区温度零下6度。在2021年岛城的第一缕阳光之前,青岛能源开源后海热力公司第三供热站的“90后”负责人李永星已经到设备间用测温枪和听针对供热站的循环泵进行完了例行的体检,准备前往下一个子站。
今年30岁的李永星是后海热力公司最年轻的供热站负责人。他负责的第三供热站共有18个子站,为周边18000多户居民提供供热服务。每天,李永星的任务除了看电脑上的数据,还要把18个子站都走上一遍,这一趟下来就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再加上入户回访、维修等工作,基本上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虽然电脑上会显示供热温度以及一些基本参数,但是预防供热设备出现问题造成停热事故,还是要靠每天例行的巡检。”
面对这次“霸王级”的寒潮降温,李永星已经连续四天睡在供热站里的长凳上——虽然站上有值班人员,但是他不放心。“今年的这次寒潮比往年的时间更长、温度更低,回到家也睡不踏实,索性就睡在站上。”李永星一边骑着电动车往下一个子站走,一边告诉记者。在经过一个供热井时,李永星停下车来钻进井里,检查里面的供热管道。在供热站工作了10年,李永星对辖区内供热管道和供热站的情况特别熟,哪个片区供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哪里是管道高风险点,甚至哪户居民有特殊需求,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我们供热片区今年有2000多户停热用户,也需要不定时去巡检一下他们的管道,以防天气太冷冻裂供热管道。”而就在两天前,他于凌晨5点查看电脑监控数据时发现有个小区提温慢,便顶着零下12度的低温,到子站去给设备调压。当居民醒来时,家里的气温温暖如春,丝毫不知道他们的供热管家给他们的“守护”。
在巡检完18个子站后,李永星决定到去年12月5号刚刚供上热的书院路239号做个回访。因为这里周边是商圈和平房,因此要供热,困难重重。在街道、社区和商铺的共同努力下,供热站采取了白天施工、晚上平整回填的方法,最终让这里的居民在这次寒潮来临前供上了热。在6楼2单元1户的刘大爷家,看到李永星来了,老人拉着他的手连说“感谢”。“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以前每年都是靠往楼上提煤取暖,随着年纪大了,煤也提不动了,感谢政府和企业克服了这么多困难,让我也住上了暖气房。”
作为片区供热的“大管家”,李永星不仅要技术好,还得情绪好。随着供热服务的提升,供热不仅仅是把热通上,还得满足居民对供热的精细化需求。刚刚过去的2020年,李永星和同事们啃下了周边的几块硬骨头,让常年没有供上热的居民住上了暖气房,并且帮助有需求的居民免费清洗了管网,供热质量大大提升。
面对家长里短的琐碎和一到供热季便全年无休的劳累,和李永星同年到供热站的12个大学生中,只有他一人留了下来。而他所在的供热站,也从当初的7000户用户到了现在的18000户用户。“有时候很委屈,但是很快就忘了。比如有个供热用户老打投诉电话,一会儿说他家供热阀坏了,一会儿说家里温度不舒适。多次上门后,我们发现老人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感到孤独,打电话投诉就是为了让我们上门家里有点人气儿。后来,我们跟老人‘结对’,把老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留下了管家的电话,巡检时会不定期的上门,现在老人家里东西坏了,都是我们过去修。”
观海记者了解到,我市有4000多名像李永星一样的供热管家服务在供热一线,为居民第一时间提供调试服务,确保今冬供热安全稳定运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责任编辑: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