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今年1月1日,是全国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媒体在各地街头各类餐饮店走访时发现,很多大型餐饮企业、各品牌奶茶店和咖啡店都已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换成了纸质吸管,也有的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还有一部分用可直接饮用的杯盖来代替。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是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动作。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被称为“史上最强限塑令”,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阶段。2020年5月29日山东两部门印发《山东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从报道来看,很多餐饮企业已闻风而动。与此同时,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也催生了大量可降解吸管的市场需求。各地对纸质吸管需求旺盛,下游不少吸管经销商不得不面临订单排队的情况,有的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四月份。
不过,调查中也发现,很多消费者表示,纸质吸管的体验欠佳,用着用着一不小心就“塌了”,还有人担心纸吸管的纸中有漂白剂。而且,一些餐饮店中依然能见到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影子。
必须明确,告别一次性塑料吸管,已经是板上钉钉,必须要做的事。这不仅是禁令的明确要求,更是环保的客观需要。用不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不就是那么小的一根吗?又不像塑料袋那么大,何必大惊小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万吨,约合460亿根。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另有数据显示,塑料吸管在“最常丢弃于海滩的垃圾”中排第五位。这些吸管一旦处理不当进入海洋,就会形成海洋塑料污染。很多海洋生物因无意中吸食了塑料垃圾,而导致死亡。众多国际环保机构早已对于那些使用塑料吸管的餐饮大户提出了抗议。
告别一次性塑料吸管,无疑将会大量减少对塑料的消耗。即便一时略有不适,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克服。对大多数人来说,就算不用塑料吸管,生活质量也不会有什么下降。当然,凡事总有特殊。对那些由于特殊原因而需要吸管的人,比如残疾人,餐饮企业也应积极提供便利。
而对那些依然使用一次性吸管的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以确保制度的刚性。此外,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让某些商家打着禁塑的旗号,将本来免费提供的吸管变成一门生意。就像以前“禁塑令”之后,很多超市通过卖塑料袋,攫取上亿元的利润,这样的讽刺不能在吸管问题上重演。
限塑禁塑是全社会的责任,从相关部门到各行各业,再到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主动尽责。既要完善相关制度,紧跟时代脚步,也要改变生活习惯,日拱一卒。一次性塑料吸管只是一小步,而通过无数个“一小步”的积累,才能抵达环保的终点。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