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城的育儿群里,妈妈们口口相传一份“宝妈就医经验”,其中看儿保科强推的医生就是市立医院本部儿保科专家王彩霞。她的儿保科接诊名单中,“铁粉”占了绝大多数,见证了宝宝们从小月孩儿长成风一般的小少年。其实,王彩霞是我市知名的新生儿科专家,经手抢救了无数危重的早产儿。为了护航早产儿健康成长,她从2011年起坐诊新生儿随访门诊。因为看诊细、讲解细、知识更新及时,久而久之,“找王彩霞”成了很多宝妈带孩子查体的首选。近日,记者采访到了专家王彩霞,听她讲述走红“秘籍”。
专业 她是行走的“育儿宝典”
极具亲和力、健谈、有耐心,是王彩霞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中午近12时,没顾上吃午饭的王彩霞就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聊起儿保科,王彩霞神采飞扬,育儿知识、萌娃故事信手拈来,活脱脱是一个行走的“育儿宝典”。随着80后、90后成为了生娃、养娃的主力军,他们有强烈的儿童保健意识,除了会在手机上恶补知识外,还会定期到儿保科寻求专业指导。有着27年儿科从业经验的王彩霞,成为了许多新手爸妈育儿道路上的“引路人”。
王彩霞每年在儿童保健门诊接诊的萌娃超过1500多人次,每次儿保科放出30个号源,很快被一抢而空。从早8时到中午12时的坐诊期间,王彩霞一刻不停地为家长讲解包括喂养、睡眠等在内的儿童保健知识。根据接诊情况,王彩霞将家长分为三类,分别是过度关注型、心大散养型和理智型。每当遇到过度关注型家长,王彩霞总强调尊重孩子个体的生长发育,像身高体重不仅要跟同龄人“横向”比较,还要根据自己的生长发育“纵向”比较。家长最关心的“喂养”也大有学问。“辅食怎么喂?像冲奶粉一样让孩子喝进去吗?光这一点很多家长就存在误区。”王彩霞介绍,辅食从泥糊状慢慢过渡到颗粒状、从8个月开始培养孩子自主进食等,这些都要不厌其烦地和家长科普。
妙招 每次给家长立小目标
一次,新手妈妈刘敏(化名)带着娃来到儿保科就诊,话还没说完就哭了起来,“王主任,我们孩子六个月大了还不会坐,也不会翻身,有医生怀疑可能是脑瘫患儿。”王彩霞先观察了宝宝的状态后,认为大动作发育迟缓应该不是疾病导致的。就在宝妈把宝宝放到观察床接受检查的时候,她找出了“病根”。“因为家长过度小心,宝妈像抱着小月孩一样抱着六个月大的孩子。原来,孩子该锻炼的抬头、拉坐等训练都没做过。”针对这种情况,王彩霞先为家长详细解释了大动作发育的重要性和训练要领,接着又立下一个月的训练小目标:坐住。一个月后,刘敏一脸幸福地跟王彩霞讲述孩子大动作发育的最新成果。通过随访,这个孩子现在已经五岁了,身体各项成长发育非常好。王彩霞告诉记者,每次看诊她必做的两件事:回顾性评估和立下小目标。一方面帮助家长查漏补缺,发现近期孩子生长发育中出现的不足;另外一方面,通过立下目标,敦促家长和宝宝一起成长。
贴心 关心萌娃更关心宝妈
王彩霞认为,妈妈是每个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老师,妈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一次,一个早产儿的妈妈忧心忡忡地找到王彩霞,因为她发现宝宝从来不笑。“其实我非常理解这位妈妈,宝宝是早产儿,为了让孩子生长发育追上同龄人,她操碎了心。”王彩霞接诊后,开始和宝妈一起分析宝宝不爱笑背后的原因。
“宝宝虽然是早产儿,但是生长发育不错。你来看我的门诊那么多次了,我也从没见过你笑呀?”王彩霞的一句话点醒了这位妈妈:自己的不快乐写在了宝宝的脸上。后来,这位妈妈试着调整心态,其他家庭成员也积极加入到育儿的队伍中来,笑容开始在宝宝的脸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王彩霞说,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她们刚进入新角色难免出现情绪起伏,坐诊时会呼吁同行的家庭成员多多关心产妇。
有时家长会把隔代育儿的分歧带到诊室,让王彩霞评评理。“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那么这时候该听谁的?我会让两个人分别说说各自的看法,当然,如何具体实施还是要听我的。”有时儿保科的诊室也像调解室,王彩霞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后,很多家庭矛盾也迎刃而解。
早产儿的“医生妈妈”
除了在第二专业儿保领域走红,王彩霞在新生儿科领域也交出了一张张高分答卷。她是“早到天使”的“医生妈妈”,救治的新生儿中体重最轻的只有650克。在去年11月17日的世界早产日,王彩霞参与救治的20多名“巴掌娃”在市立医院本部儿科重聚。看着每个茁壮成长的孩子,王彩霞的幸福与自豪溢于言表。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我国早产发生率约为1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母亲合并高血压、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双胎、脐带胎盘异常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宝贝们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呵护这些脆弱的小生命,王彩霞唯有倾注更多的爱心、细心和耐心,保持着更敏锐和细致的观察,运用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让早产儿们在起跑线上完成追赶性生长。王彩霞笑言,“我对自己的孩子都没这么用心,但是只要看到早产儿能健康成长,我会特别有成就感。”(青报全媒体记者 于波)
责任编辑: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