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店老板一句推销语,无意间揭开了一段“46个蛋挞背后的朴素故事”

“走心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教育质量是尊重出来的。”观海新闻依然记得去年十月份去青岛六十二中探校时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校长、青岛六十二中校长刘文波对记者道出的这句肺腑之言。

时隔近一年,8月15日下午,观海新闻记者再次来到这所集“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全国‘中青创奥’实验基地”、“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二百余项荣誉称号于一身的有温度的初中校园,无意间揭开了一段“46个蛋挞背后的朴素故事”。

“放心!62中有个老师经常到我这给学生买蛋挞”

故事的主人翁叫刘亚南,女,51岁,从教27年,自2005年开始加盟青岛六十二中,今年中考前任初三(1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

刘亚南

若非附近一家蛋糕店老板的“推销语”,刘亚南的同事或许至今还不知道那一系列定格在她和学生之间的温情镜头。

刘亚南所执教的这届毕业班新市民子女居多,其中一些同学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中考前的冲刺阶段,刘亚南觉得有必要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再创新一下,给这些深耕苦读的孩子们调节一下备考氛围,结合同学们的实际,心情与味蕾并重、美观与实用兼具的“糕点礼遇”便诞生了。

“那个蛋糕店的糕点很贵,一个蛋挞就14块钱!我们平时都舍不得去他家买糕点,而刘老师一买就是46个!除此之外,像面包啊、小蛋糕啊等等,全班46个同学,每一次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那种带着班主任关爱的甜美与幸福的味道。关键是刘老师一直悄悄做,从未跟我们提起过,要不是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们,我们至今还蒙在鼓里呢!”青岛六十二中教导处副主任高燕妮将目光转向刘亚南,满眼敬佩地说。

“其实也没什么,蛋挞先后买过两次,面包等小糕点记不太清了,零零散散的,就觉得这些小礼物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真能唤醒惊喜,要买就买点好的、让孩子们吃着放心的、快乐的……”一旁的刘亚南缓言缓语微笑着补充道。

确保不让一个孩子落下课,她悄悄将女儿手机借给了学生

随着无限制主题聊天的进行,观海新闻又通过青岛六十二中副校长王圣芹及教导处副主任高燕妮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刘亚南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都是来源于家长,她们眼前这位温文儒雅的“老大姐”从未提起过,有些细节对于她们来说,也是首次披露。

刘亚南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期,学子们不能按原计划返校,青岛六十二中根据李沧区教育和体育局的统一部署要求,全面启用了一直存在着的“空中课堂”。课堂开始前,刘亚南则悄悄从家里拿了部正在法国留学深造的女儿留下来的智能手机,送到了班里一名同学的手中,并给他充上了话费,让这名同学在一个多月的居家学习中从未旷过一节课。

“这个孩子老家是外地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我去他家家访过很多次,有些地方不方便说,不过我借用女儿的手机是征求过她的意见的,她也很乐意,对我的行为比较支持。”刘亚南微笑着说。

自掏腰包给学生充饭卡,她告诉家长这是“学校救济”

班里还有名同学,也是来自外地,有一个时期,其家庭因为某种变故出现了经济危机,刘亚南了解到情况后,悄悄给这名同学充了三四个月的饭费,直到其家庭经济条件好转。期间家长问起,刘亚南并没有跟家长说这是“自掏腰包”,而是说来自于“学校救济”,让家长嘱咐孩子安心学习,其它方面若有需要,学校会帮着处理。直到另一名家长向学校提出“那个孩子没低保证咋给他办了救济?”的疑问,这个秘密才得以昭示。

刘亚南给毕业生私人订制的金属书签

“我这不算什么,当时郭忠伟(现任职青岛东川路小学)老师为了给一个老家在外地、在我们学校就读、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孩子申请低保家庭政策,专门到他老家的相关部门网站上找了一天的材料,联系、查询、佐证、对比、核实,忙活了整整一天,最终打印出了一摞相关政策依据和登记信息,并提报区教体局。我们区教体局经过详细了解、求证后,也是一路‘绿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这个孩子办理了低保手续,保证他在学校衣食无忧,足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刘亚南说,身边全是为学生主动出击的优秀榜样,自己的行为则微不足道。

家长接送孩子打不开时间差,她家就成了接送点

观海新闻发现,“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似乎是李沧教育的一个思维底线,刘亚南和同事们也一直在践行。

今年春季初中复学后,刘亚南班里的一个女同学经常在放学后被她带回家,晚饭、辅导……直到这名同学的爸爸赶来接她。

这名同学也是新市民子女,毕业前家住城阳,父母开了个小店,做些小本生意,此前都是放学后按时来学校接,但有一个阶段,刘亚南发现这名同学的家长总是迟到,得知家长手里的活跟接送孩子打不开时差后,她便与家长商量,放学后由她先领“孩子”回家照顾,等家长忙完手里的活了直接去她家接。从此,这名同学的放学接送点便固定在了刘亚南所在的小区。

“这个孩子学习能力不强,但能歌善舞,小学是在青岛李村小学上的,能唱一出比较拿手的京剧,这也是李村小学的特色之一。今年中考成绩出来后,我结合她的家庭及个人状况做了仔细分析,最终推荐她到平度师范学校就读,面试时她落落大方,京剧嗓一亮,学校马上就收下了。”刘亚南笑着说,事后,这名同学的姐姐专门给她发来感谢的短信,感谢这三年来她对自己妹妹胜似父母的操劳与付出。

自认也有情绪化的时候,实则出于父母般的操心与关爱

“其实我也是个情绪化的人,一次在跟一个孩子谈心时因为恨铁不成钢,没控制住,朝他头上轻轻搂了一下……这也是我从教27年来第一次‘动手’。这个孩子特爱看书,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但太情绪化,各科老师都曾向我告过他的状,每次都是破坏课堂秩序。我去家访时也从他爸爸那里了解到了管教中的太多无奈,发现他爸爸的管教方式太过简单粗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于是我便担负起其第二家长的任务,必须在三年里将他塑造出来,先从收敛性子、约束课堂纪律出发。”刘亚南娓娓道。

刘亚南自掏腰包给学生私人订制的叶脉金属书签

“后来我们班的其他孩子告诉我,这个孩子表面上不听劝导,喜欢顶撞老师,但内心还是特别尊敬我、能听进话去的。他经常在随笔里表达老师尤其是我对他的教导,虽然表述有时也比较任性,但能看出那种春风化雨的效果来。他最爱看的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且读了很多遍,我也经常以这本书的内容为切入点跟他谈心,坦诚布公地交流。刚入学时,他的成绩位于级部中下游,之后不断上升,今年中考已经进入中上游,并通过自招被一类优质普通高中录取。三年来,无论性情,抑或成绩,他的发展变化都是挺让人喜悦的。”刘亚南欣慰道。

“新生家长请放心,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月16日,青岛六十二中召开2020级新生家长会,刘亚南以初一年级“奋进班”的班主出现在40多位崭新的面孔前,面对那一双双满含期待的眼神,刘亚南没有刻意地微笑,表情仍是以前的泰然自若,就像本届初三学子毕业前夕她为46个孩子私人订制的叶脉金属书签,从接手扉页的那一刻,便有了“映隙曛”的从容,亦有“紫檀未灭,我亦未去”的盟誓,不论之于新市民子弟,还是对于本地学子,无论对方家境殷实,抑或家徒四壁……

初一新生家长会

今年中考,青岛六十二中再创佳绩,纯普高达线率超出区原计划目标3.4%,普高达线率超区计划目标14.3%。青岛六十二中副校长王圣芹告诉观海新闻,成绩的取得,正是来自于刘亚南般李沧教育人的勤恳付出、孜孜不倦。

在青岛六十二中,老师和学生都在记录《幸福笔记》

在青岛六十二中,每位教师都有一本《幸福笔记》,这本由校长刘文波担任总策划的笔记本因走心的设计而变得特别珍贵,扉页前言中,刘文波用一句话概括了该笔记本的寓意:“成长不能等待,岁月需要珍惜,幸福就在寻梦的路上。”这本81页的笔记本里,通过署名老师学生的水墨画和座右铭,插入了81句正能量言语和《幸福守则》,诚邀使用者记录幸福人生,督促教师们注重自己的成长和成就学子们的成长,从而都收获幸福。

在青岛六十二中,名师或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自愿结为师徒,制定相关职责,布置双方的目标任务,通过任务驱使,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与综合素养,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则主动制定个人年度发展规划,每学期参与不少于30节的听评课,积极参加学校展评课、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及读书工程;由名师牵头,各学科建立起学校名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的工作,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带动青年教师“微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观念共识、知识更新、技能打磨,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教师培训、课题带动、课例研究、阅读分享等形式开展青年教师团队建设;结合学校实际,依据青年教师发展需求,为教师确定个性化专业发展规划,结合培养目标,转变教师教育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新媒体新技术应用能力。

青岛六十二中本届初三英语组

在青岛六十二中,有一系列的机制体制主导推动教师向名、特、优方向发展,通过教育沙龙、专家讲学、外出培训、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拓展教师的成长空间,营造“开放与沟通、包容与欣赏、豁达与乐观、诚信与多赢”和谐温馨的团队氛围,打造了一个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精良的教师群体。

神采奕奕的青岛六十二中青年教师

目前,青岛六十二中有教职工142人,其中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63人,山东省教学能手3人、市教学能手12人,青岛市优秀教师5人、区优秀教师17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21人,青岛市、李沧区优秀班主任9人,青岛市、李沧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0人。  

王圣芹告诉观海新闻,在青岛六十二中,她们致力的是以“多彩教育”特色建设为主线,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支点,以“办学质量”的提升为圆点,紧紧围绕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多元发展两大核心要素,通过“品质课堂”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心理素质、情感、态度、习惯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生命的绽放。

来自青岛六十二中的青岛市好少年

刘亚南在最近的一次家访时,一位同学家里正在做排骨米饭,临走时,学生家长非得打包一份给她带上,刘亚南再三推辞不得,拎着这包排骨米饭上了车,当晚回家较晚,但排骨米饭还热着,对饮食比较讲究的刘亚南不舍得浪费,趁热扒拉干净,她说:“原来排骨米饭那么好吃!”观海新闻认为,这句话里肯定含有几段关于幸福的故事……(青报全媒体记者 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