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开窍”,反复教也不会,怎么办?早报会客厅嘉宾支招——

出场嘉宾:

刘倩,青岛七中专职心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青岛市教学能手,国际沙游协会候选分析师,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

郭斐,青岛宁夏路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教学能手,市南区学科带头人,青岛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导师。

孩子反复教也不会,怎么办?

家长:孩子上小学,有些知识点教几遍都教不会,有时候辅导学习不但口干舌燥而且是火冒三丈。想知道孩子不开窍家长上火怎么办?

郭斐:当有些知识点教几遍都教不会的时候,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亲子沟通出现了问题。并不是家长”教”了,孩子就一定会“懂”。成人思维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等方面都远成熟于孩子。此外,每个人都有各自适合的学习方法,例如图示学习、逻辑分析、体验式学习等等。成人会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给孩子讲题,但却往往忽略了孩子也是有自身适合的学习方法的。例如一位惯用逻辑分析法的家长给适合图示学习法的孩子讲题,就会出现无论家长怎样卖力讲解,孩子始终听不明白的情形,这样的“教授”过程持续下去,两人就会出现沟通偏差,家长会越讲越怒,孩子则越听越委屈,最终成为了负性情绪的宣泄,偏离了最初“教题”的目的。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受脑发育等因素影响,学习的方法也不同。例如低年级的孩子适合绘图讲解,中年级的孩子处于图像思维学习向逻辑思维的转变过程中,适合图示学习、思维启发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适当增加逻辑分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有时候家长给孩子讲题的时候,不是孩子“不开窍”,而是教授方法需要调整。

孩子写作业“不独立”怎么办?

家长: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质量偏低,必须是家长坐在身边监督着写,作业质量才能提高,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郭斐: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单纯地“陪坐”,也不是一味地“有问必答”,而是提供思路。许多家长误以为陪孩子写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帮他们解答不会的题,结果导致孩子依赖成性,一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家长,自己一点也不积极动脑筋,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遇到难题求助时,给予思路,让孩子自己探寻答案。

低年级的孩子是需要家长陪伴学习的,陪孩子写作业是为了教会孩子自主学习,重点在于帮助孩子掌握方法,学会思考,逐步强化自我管理。家长一定要明确,完成作业不是最终目的,写作业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后面 “不用陪”的目的。真正有效、正确的“陪”应该是“陪伴”时间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能独立学习。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简洁的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除了必要的学习用具外,不要有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用品。同时要设置合理的作业暂停点,引导孩子学会“专注”。比如晚上六点开始做语文学科,休息十分钟,开始做数学作业。这样能够让孩子形成习惯,有利于迅速集中精神学习。每到周末,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作业总体质量回顾,查漏补缺,帮助孩子归纳错题类别,理顺自己的学习重难点;共同制定下周作业质量提升计划,这样的陪伴,会令孩子的作业质量和效率都得到稳步的提升。

看手机影响学习怎么办?

家长:孩子平时看手机时间太长,影响学习,家长应该怎样处理?

刘倩:如果孩子开始沉迷游戏,首先,家长要自我反思觉察,自己是不是也经常玩手机?与孩子的沟通和亲子关系是否出现问题,让游戏有了可乘之机?然后,去帮助孩子认识游戏上瘾背后的秘密,和孩子探索游戏为什么会上瘾,有哪些元素吸引人?用一个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对游戏更健康的态度。家长要和孩子站在一起,鼓励孩子有效地运用意志力克服游戏的吸引,学会自我管理,增强自控能力。如果需要约法三章,也不是父母单方面规定的霸王条款,而是多商量,少强制,讨论一个让孩子愿意遵守能够做到的约定;最后,父母能否坚决执行也是约定是否成败的重中之重。

孩子总是要接触手机的,那怎样让孩子从手机上学到知识,学会自律,得到成长就很重要。家长可以以身作则,用高质量的陪伴替代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及时肯定孩子,鼓励他有效控制手机的能力。相信你的孩子会从父母的真诚和爱中慢慢领会到责任与担当,并逐步改变自己。如果孩子已经对手机或游戏上瘾,有必要的话要求助专业认识,如家庭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等。

老师布置作业多家长如何跟老师沟通

家长:某科作业非常多,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科目作业的完成质量,甚至影响到孩子睡眠,身为家长,该怎样和作业布置多的老师沟通?

刘倩:首先,家长需要全面了解孩子完成作业的真实情况。曾经有个孩子说:“我不喜欢太早完成作业,因为回家后我妈妈会再给我布置新作业,我还不如先在学校里玩了,回家后再做作业。 ”作为家长,可以先从老师的角度换位思考,老师可能太想让孩子能够考个好成绩,甚至忽视了自己的工作量,因为布置的作业越多,意味着她自己批作业的负担也会越重。我们需要理解体谅老师期待孩子做到全面高效复习的那份爱心。她可能一时考虑自己的学科多了一些,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孩子的作业承受能力。这一点家长可以委婉地向老师描述一下孩子目前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向老师求教该如何处理,相信老师会及时调整的。请家长给老师多一分宽容和理解,老师自然也会报之以理解和尊重,这种良性循环,最终的受益者是我们的孩子。

如果家长要和老师进行面谈,最好先提前预约一下,防止到校后老师有事外出,沟通主要内容家长提前做些准备。沟通是一门艺术,以尊重为前提,以换位思考为主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宋振涛)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