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自1月1日起,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正式施行。1月4日,新年首个工作日,广州、北京、上海、重庆等多地法院陆续宣判了当地首起适用民法典的案件。这些案件直击民生痛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中可以清晰听见我国法治进步的足音。
1
其一,厘清边界,避免审判“和稀泥”。
4日上午,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这也是民法典正式施行后广州首个宣判的案件。被告黄某某的小孩从35楼扔下一个矿泉水瓶,导致年近七旬的原告庾阿婆受到惊吓、摔倒,致十级伤残。法院当庭判决黄某某赔偿庾阿婆医药费、护理费等共计9万多元。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事件已成为城市毒瘤。在过去,因存在举证难、调查难等问题,常常出现“一人告全楼”的现象。这种本应属于最终“兜底”的救济方式屡屡上演,既不能有效惩罚作恶者,也有违公平正义。而民法典中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安全保障责任和公安机关的调查责任作出了规定。此次事故发生后,物业公司没有推卸责任,立即提供了小区的视频监控,协助查明事故原因。于是,肇事者被顺利找了出来。
4日,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也宣判了北京首例适用《民法典》“自甘冒险”条款的民事案件。原告宋某在自发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中被对方击出的羽毛球击中右眼受伤,其将球友周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院认定,宋某为“自甘冒险”的行为,且被告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这样的判决令人信服。在过去,办案人员往往会按照侵权责任法中的“公平责任原则”进行处置,即使被告没有过错,但受伤过程中存在因果关系,也会要求对原告给予一定补偿或赔偿。这就容易造成“谁弱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谁身亡谁有理”。如今,民法典有了明确规定,避免了“和稀泥”。
2
其二,填补空白,彰显“以人为本”。
4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梅陇法庭对一起婚姻案件进行宣判。原告李某与被告江某经人介绍相识确定了恋爱关系,并订婚、同居。李某怀孕后,双方登记结婚。登记后,江某向妻子坦白,自己已身患艾滋病数年且长期服药。李某几经内心挣扎,决定终止妊娠,并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婚姻。法院依据民法典撤销了原被告的婚姻关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艾滋病不属于导致婚姻无效的疾病。不过,民法典第1053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 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民法典不仅将登记结婚前隐瞒重大病情作为无过错方可以撤销婚姻的情形之一,还赋予了无过错方主张损害赔偿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原告愿意,就能依法维权、索赔。
4日,重庆丰都县人民法院也依法作出了首起适用民法典的离婚判决。秦某某和彭某某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常因家庭生活琐事发生纠纷。早在2016年12月,彭某某独自离家外出,秦某某多方查找无音讯,分居至今。去年9月,秦某某向丰都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依法判决准许其与彭某某离婚。法院审理认为,根据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认定其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判决准许原告秦某某与被告彭某某离婚。
对民法典中关于婚姻的规定,很多人只关注到“离婚冷静期”。事实上,民法典对于“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规定也更为具体,且明确了“应当准予离婚”。这比过去最高法司法解释中的“可以”二字更具强制性,更强调对公民意志的尊重。
闵行离婚案中的医学检验结果
3
其三,规范经营,给新业态立规矩。
4日,上海金融法院首次适用民法典,二审审结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田某、周某和中原信托有限公司签订贷款合同,约定利率11.88%,实际利率却高达20.94%。法院改判中原信托将多收取的利息84万余元返还给田某、周某。
民法典规定,格式条款提供者应当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并明确未履行该义务时的法律后果。若因贷款人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导致借款人没有注意或者理解借款合同的实际利率,贷款人无权主张按照该利率计算利息。
可以说,这一判决体现了弘扬正义的契约精神以及诚信负责的法治精神。同时,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如今,众多网贷产品只强调较低的日利率或月利率,而掩盖其较高的年利率,很多年轻人为了超前消费而选择网贷,谁知借款容易还款难,这样的乱象正可以依法整治。
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标的额近3000万元的保理合同纠纷,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这也是上海首例适用《民法典》审结的保理合同案件。商业保理业务在我国属于较为新兴的金融服务,相关立法相对滞后。而民法典的实施实现了这一领域的历史性突破,自此,保理合同不再是“无名合同”,司法裁决终于有法可依。
4
一日之内,民法典各地的“首案”引发集中关注。在每一起判决之后,还能看见法官对于判决的详细分析。这既让公众信服,也是一堂堂生动的普法课。
从这些判决当中,可以清晰看见我国的法治进步。民法典体现了时代精神,彰显了随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民法典不仅是一般民众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百科全书。 它的实施,无疑也会对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
应该说,为了让民法典更好实施,相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要想让其从纸面到完全落地,仍需多方努力。比如,做好新旧法律衔接,理顺上位法和下位法、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问题。尽管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增强可操作性。另外,立法机关也要加强对民法典实践的监督,防止审判偏离初衷。要让人民群众在更多的司法案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当然,良法善治,不仅需要良好的法律,也需要全社会对法律的自觉遵守,时刻将法律精神铭记于心。让我们一起把对法治的信仰,化为铿锵的脚步,共同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