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3日讯 日前,青岛中能俱乐部的王韬、李苏达顺利入选了男足U18国家集训队。如果顺利经过考察,他们有望代表中国U19国青队,参加2023年举办的亚洲U19男足锦标赛。两位目前正随恩师许翔在广州备战全运会的小将,都期待着能够为国效力,在足球场上展现青岛“足球城”的风采。
就在青岛足球收获两名新星的同时,青岛校园足球的发展引起了人民日报的关注,1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青岛校园足球传承创新,让孩子兼顾爱好与学业——绿茵场上,快乐成长》,专门报道青岛校园足球。
王韬:
球场当球星 课堂是“学霸”
2003年出生在江苏盐城的王韬,四岁时就随当兵的父亲来到青岛。小时候,王韬身体比较瘦弱,父母给他报了足球班,最初是希望让他通过接触足球来强身健体。到了9岁,王韬在“市长杯”全市校园足球大赛中拿到了那届比赛的“银靴”,那也是他开始练球的第一年,随后他就被教练许翔选拔进入中能梯队。
2018年,王韬考入青岛实验高中,在第24届山东省运会的决赛当中,王韬打进一粒关键进球并在点球大战中一蹴而就,为青岛队夺冠立下头功;随后,他帮助青岛U16男足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第四名。在2019年渭南杯赛上,王韬为U16国青队打进一粒进球,创造了青岛实验高中足球队的历史。早在去年,王韬就入选过U19男足国家队,并在那次集训中展现了自己不俗的实力,并得到了教练的认可,此番再次入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回忆起上次集训,王韬坦承自己既紧张又激动,“国青队中的大多数球员比我大两岁,不过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愿意服输的人,我喜欢与比我强大的球员对抗并向他们学习。我认为自己的身体对抗能力与他们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因为我年龄小,所以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和包袱,在场上可能更放得开。”而对于即将到来的集训,王韬也是充满了期待,“自己的薄弱环节是脚下技术还不够细腻、移动步伐还不够灵活,另外就是有点懒,给人感觉不是太勤奋,这点必须要改进。”王韬说,在教练的帮助下,经过一年苦练,希望通过利用这次集训来检验一下效果。
作为青岛实验高中的一名学生,王韬球踢得好,学业同样也没受太大的影响,学习成绩一直稳居级部前200名,化学成绩甚至在班级处于前列,“我不仅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球员,还想考上一所好大学,所以无论是足球还是学业,我都不会放弃。我不认同踢足球就会耽误学习的说法,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只要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完全可以两全其美。”
李苏达:力争成为“中国马塞洛”
出生于2004年2月9日的李苏达,在场上司职左后卫。10年前,他在北仲二小踢球时,“意外”被青岛中能梯队教练许翔发现,才开始正式接触足球。在许翔的言传身教下,李苏达的球技突飞猛进,在2018年省运会男足甲组决赛中,李苏达随队获得冠军。同年,李苏达入选U14国足,并在武汉国际少年足球邀请赛对阵阿联酋队的比赛中首发登场,帮助国少队以2:1力克对手。2019年,李苏达又入选U15国家队,在第19届亚足联U16预选赛中多次首发的他帮助中国队获得小组第一,时隔6年再次晋级2020年亚少赛决赛阶段比赛。
李苏达以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身份被青岛实验高中录取,作为该校的学生在国内各类比赛和校园足球赛中屡创佳绩。在2019年山东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联赛暨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菁英杯”足球联赛中,李苏达入选青岛校园足球队获得U16组冠军。在2019年“市长杯”比赛中,李苏达也多次在关键比赛中打入进球。
由于场上位置的原因,李苏达一直把马塞洛当作自己心目中的偶像,“速度并不是他的强项,但他的个人技术是世界一流的,总是给队友送出妙传。在场上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队友接到我的妙传进球,这比我自己进球都开心。”此番得到U18国家队的征召,李苏达自己也很开心,“我在这次集训中,年龄肯定不占优势。但我还是希望在场上展现我自己的特点,力争能够留下来。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是每个足球运动员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许翔:十年付出终有回报
王韬和许翔。
“从他们8岁,带到他们现在18岁,整整十年了。”作为两名队员的恩师,许翔颇有些感慨,“能够入选国青队,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好回报。希望他们能够放平心态、摆正位置,多向优秀的教练、队友学习,争取早日成材。”
当年驰骋职业赛场,“快马”许翔曾是青岛足球的宠儿。因为对足球的热爱,退役后的许翔在中能俱乐部担任梯队教练。“王韬、李苏达这批队员,是我十年前组队招入队中的。”回忆起当年一幕,许翔坦言历历在目,“王韬是从‘市长杯’比赛中选拔的,李苏达是我从北仲二小训练场路过时发现的。最初感觉就是他们俩比较有特点,所以才招入队中。”对于爱徒,许翔给出的第一评价就是刻苦,“他们每天放学后,都要赶到天泰外场训练,这种毅力在同龄孩子中是不多见的。”
在许翔眼中,王韬身体强壮,是能打硬仗的中锋,而李苏达的边路技术也是他的一大特色。其实,在目前许翔带领的这支中能队里,还拥有孙唯嘉、黄英豪、滕晖等天赋异禀的小将,这支队伍近年来在全国大赛中屡获佳绩,甚至有行内人预测,这支球队堪比当年曾走出过姜宁、郑龙等球员的那支中能队。“他们只能说是崭露头角,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外,更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在许翔看来,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教练,队员们的成长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青岛市体育局、中能足球俱乐部、青岛实验高中,都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很大帮助,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他们的成长也不会这么顺利。”(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许诺)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点赞青岛校园足球
1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青岛校园足球传承创新,让孩子兼顾爱好与学业——绿茵场上,快乐成长》,关注作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青岛校园足球发展,点赞青岛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模式。
人民日报1月12日15版
作为青岛的传统足球赛事,进入第31个赛季的“市长杯”如今已经形成了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2015年,青岛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从2017年起,根据学校足球竞技水平,“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实施甲、乙、丙分级联赛和升降级制度,扩大了参赛球队规模。4年多来,“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共组织了3694场比赛,1510支球队的22553名队员参与其中。具有传承的赛事和全情投入的孩子,共同让青岛成为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沃土。
完备的校园足球赛事体系,让青岛的足球小将不会过早脱离校园,“体学双优”的球员并不鲜见。中超球员于大宝就是代表,他曾就读于人民路第一小学,不但球技出色,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如今,新一代的青岛校园足球小球员延续了传统,青岛实验高中高三学生王韬是学校球队主力,也曾入选国家少年队,他在文化课学习上同样出色。
培养像王韬这样的学生球员,逐渐成为青岛校园足球育人的方向和目标,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借助校园足球这条航道,驶向各自擅长的领域。青岛校园足球也在不断向体教融合的更深领域进行探索,一系列保障政策的出台和先试先行的做法,为喜欢踢球又兼顾学业的孩子提供了保障。
截至2020年,青岛城阳区5年间共有31人入选各级国家队,青岛高中毕业生3年间获得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及以上等级203人。未来,青岛还将通过弥补师资短板,同时更注重将校园足球作为育才的“快乐通道”,让孩子们得以在球场上收获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健康。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