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向全面见效转变,河流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美丽的蚬河河畔(资料片)

2020年12月30日,首批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名单出炉,烟台12条河湖获此殊荣。消息传来,一片欢庆。

这是烟台市河长制湖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的一个显著成果。2020年,烟台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美丽示范河湖建设等工作。每当晨曦初露,河湖碧波荡漾,一幅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各级河湖长共巡查25.1万余次

2020年3月10日,烟台市委书记、市总河长张术平到栖霞市砂河进行巡查调研;3月16日,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级总河(湖)长陈飞到福山区巡查门楼水库;6月24日上午,陈飞到福山区门楼水库开展巡湖;9月30日,张术平到福山区调研老岚水库工程建设并开展巡河……

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破解治水难题、保障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两位总河长的足迹,就是烟台市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河湖治理的缩影。烟台市将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最早的河流生态环境没人管,到河长制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烟台一路走来,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

2020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级总河长会议等,专题研究年度重点工作。市级总河长签发第5号、6号总河长令,对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作出具体部署。落实《烟台市基层河(湖)长巡查规定》,各级河湖长共巡查河湖25.1万余次,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社会参与守护家门口的河湖

烟台河流水库众多,要实行全面监管、长效到位,必须拓宽市民参与覆盖面,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为此,烟台市搭建了“河湖长+民间河长+河管员”三级联动工作网络,实行河湖警长制,实现了河湖管护网格化管理。

为提升群众积极性,烟台市创新党建引领治河思路,推行“党组织+河长制”治河模式,积极开展“党员护河岗”等行动,将河长制湖长制纳入党员教育实践日常活动,促使河道长治久安。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设为全市河长制湖长制群众投诉举报电话,2020年,接到举报疑似问题60余起。举办志愿者巡河活动,共招募民间河长700余名、志愿者1.6万余名,成立了烟台市“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启动“河小青”助力治水攻坚行动。

出台《烟台市河湖管理员管理办法》,督促加强责任河湖巡查,提升河湖巡查能力和管护水平,全市3900余名河湖管理员共巡查河湖24.5万余次。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烟台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灵动与活力。

烟台开展河湖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核查整改各类疑似问题980余处,自查自纠河湖问题21处,维护和巩固了清违清障成效,保持问题动态清零。

强化水污染防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污染物源头控制,在线监控重点排污单位;全面监管环境风险源企业,防范控制水环境污染隐患。规范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实施“一证式”管理。

推动实施全域绿化工程。有序推进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8平方公里。大力实施森林生态修复保护、森林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8.2万亩,大幅提升水系生态防护和景观功能。

挖掘地方特色。在美丽示范河湖创建过程中,结合河湖现状,维护河流自然面貌,改造提升河道景观。

在海阳,东村河水清若空,至此奔流碧海通;在开发区白银河,全面优化景观绿化,实现“和清水晏”美景;在莱州南阳河,南北辉映形成“生态画廊、历史长卷”风光带……地域文化与治水文化相结合,每一条河流都成为当地独特、靓丽的风景。(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徐晓静 孙晓熠 摄影报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