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1月18日5版
790个文件夹记录超级工程的“诞生”
关键词:胶州湾第二隧道
故事背景:2020年10月29日,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正式开工,青岛将迎来“双海底隧道”时代。这条“海底巨龙”将有效畅通胶州湾东西两岸人流物流,推动环胶州湾一体化发展。
发生地点:胶州湾第二隧道西海岸新区刘公岛路施工现场
出场人物:青岛国信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有限公司总工办负责人倪健
在位于西海岸新区刘公岛路的胶州湾第二隧道施工现场,倪健打开笔记本电脑,在文件搜索栏中敲入“胶州湾第二隧道”的关键词,随即790个文件夹跃然屏幕之上,滑动鼠标可以看到,每个文件都以“时间+事件”的标准格式命名,小到一次部门内部例会,大到一次专家论证会,通通囊括于此。他的电脑也因此被同事称为“二隧工程的移动资料库”。
■青岛国信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有限公司总工办负责人倪健(中)在施工现场。 王冰洁 摄
自接手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开始,倪健的时间大多被各种会议“填满”。在他看来,长期保持的归档整理工作不仅是基于个人习惯,更缘于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的“特殊性”。“二隧是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超级工程,也是青岛‘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工程,难度和意义都很大。我们统筹工程设计和施工全过程的研究审查等任务,工作战线长且繁冗复杂,隧道需要一米一米掘进,设计研究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因此实现所有数据资料可追溯十分重要。”倪健介绍说。
面对这个超大规模、超高难度的海底隧道工程,其海域段施工长度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法多,在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后,最终确定先行启动黄岛端斜井工程建设,提前直达海底的施工方案,后期待时机成熟后同步进行东段施工,形成“长隧短打、多点开挖、平衡推进”的施工态势,最终在海底实现东西两段“合龙”。
每逢周五,团队成员都会在施工现场召开一次生产调度会议。数九隆冬,建筑工人们顶着寒风进行斜井洞口的明挖,以及底板施工工作。对照设计施工图,倪健会对施工现场每个细节进行“把关”,保证最终的质量和技术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所谓的斜井就是从地面斜着向海底挖出一条长达千余米的通道,便于后续在海底开展主隧道施工作业。” 倪健告诉记者,眼下斜井明洞施工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将开展斜井的洞内施工,这就意味着隧道施工全面步入正轨,隧道施工工作面全部展开。
事实上,在过去13年里,倪健都在与海底隧道工程“打交道”,他全程参与了胶州湾隧道的建设,并作为“先遣人员”早早介入胶州湾第二隧道的筹备工作中。虽然之前已经积攒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但这一次的“超级工程”还是给他和同事出了诸多难题,“二隧所穿越的胶州湾是经过漫长演化而形成的极为独特的地貌,多条断裂带在此汇集,海底地形十分复杂。” 倪健介绍说,如何合理确定隧道两端接线规划方案,如何根据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项目施工方法,如何以最优方案穿越沧口断裂带,如何攻克超长海底隧道的通风防灾及救援技术等,在工程光环背后,每一项难题的攻破都需要经历不计其数的论证和研究。
从一隧到二隧,从普通工程师到团队负责人,青岛海底隧道建设水平不断进阶的背后,也浓缩了不少像倪健这样的参建人员的个人成长历程。“于平凡之处见证伟大,于荆棘之下历练担当”,倪健告诉记者,就像每次行驶在胶州湾隧道时,他可以对女儿骄傲地说“这是爸爸参与建设的”一样,如今他的小儿子也已经八个多月大,“等到二隧通车后,我一定载着两个孩子走一趟,把‘世界之最’的建设故事讲给他们听。”(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