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青山村:绿水青山,留住乡愁

青岛日报2021年1月18日9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五部分·美丽乡村

100

青山村:绿水青山,留住乡愁

东方既白,透过云层,一轮红日从海上喷薄而出,柔和的初光洒向崂山脚下的青山村,开启了这个600多年古老渔村的新晨。

沿着曲折的山路行进,看到书写着“青山渔村”四个字的牌坊,就来到了青山村,这也是青山村精品旅游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远眺青山村。 纪春章 摄

初见青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整个村落被茂密的森林包围,梯田依势而建,栽种茶叶,层层叠叠的红瓦房坐落于山脚迎着大海。这番耕海牧渔、种植劳作的绝美乡村画卷,在“海上仙山”崂山的映衬下,犹如世外桃源之景。

青山村位于崂山风景区内,史料记载,青山渔村是明朝万历年间大移民时形成的自然村落,有“林、姜、唐、温、刘”等姓氏,其先祖来自遥远的彩云之南,此处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故名青山村。

明代进士高弘图在《崂山九游记》中的“第七游”就是住在青山村所看所思。

清代进士江如瑛的《青山道中》描绘了清代的青山村:“不减山阴道,迂回一径通。海连松涧碧,叶落草桥红。鸥队闲云外,人家乱石中。居民浑太古,十石半渔翁。”村子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石桥、古石碾、明代石刻、林家祠堂门楼等古建筑遗迹12处,为发展打造传统民居村落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通过对百年民居、传统技艺、民俗文化、古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和修复,青山村逐步打造出“进得来、留得住、记得起”的传统民居村落,在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的同时,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走在狭窄的石板路上,感受着厚重的历史沉淀,不经意间,来来往往的游客们触碰着封存在光阴中的古老记忆。

在保护好社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区、街两级先后投资对村庄的石牌坊、旅游进村路、停车场、1400平方米门头房、旅游码头、500余米的仿古“渔村特色一条街”等进行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努力打造特色渔村,凭借天然山、海、林、石等生态优势,打造了魅力海岸观光旅游带,吸引了市民游客来渔村采茶、炒茶、品茶,体验百年特色渔村的民俗文化和崂山茶的悠久历史文化,让崂山的非遗项目“活”起来。

当地还鼓励居民大力发展旅游业,开渔家宴、特色民宿,带动了社区特色经济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了富民增收,逐渐成为崂山“景社”融合发展的样板。

2012年,“青山特色渔村”被评为中国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记忆乡村;2016年被确定为美丽乡村精品村。2018年,青山渔村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美食与亲情的温暖讲述中,渔村美景展现在观众面前。

根据住建部要求,2020年9月,青山社区举行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挂牌仪式。此前,《青岛市崂山区青山渔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已经完成,为科学系统性保护传统村落提供了指导,以“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发展并行”的思路促推百年村落的传承与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保护村庄传统风貌、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崂山区王哥庄街道青山社区顺势而为积极发展全域旅游,走出了景区融合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新道路,构建起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居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这里正逐渐建成集历史文化、艺术创作、旅游体验、度假养生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而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青山画卷,正逐步展现在世界的眼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101

产芝村:芝兰馥郁 进士故里

莱西水集街道产芝村,东邻大沽河,北靠胶东半岛最大的水库莱西湖;村落有芝兰草种植传统,有徐崇儒、王丕煦两处进士宅邸,有老作坊、民俗文化博物馆等场馆。天然胜景,百年文脉,赋予产芝村自然优势、人文资源优势;近年来,产芝村依托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为天南地北的游客打造了“产芝老家”的文旅品牌,让每个造访者在这里找到充满乡情、乡韵、乡贤的心灵归宿,得到了无限的内心滋养。

产芝村一角。

明朝洪武年间,最早的先民迁居此地;也有说法称:永乐元年,杜姓由云南迁此建村,因当地盛产一种芝兰草,故村庄得名“产芝”。

大沽河的经久滋养,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芝兰花千年馥香沉浸,让产芝村成为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产芝村有两座修葺一新的“进士”府第,分别为徐崇儒故居与王丕煦故居。徐姓、王姓为产芝村两大宗族,徐崇儒为光绪年间的“明经进士”,他儒学研究精深,培养了大批济世人才。王丕煦也是光绪年间进士,他曾任山东省布政使、省财政厅长等职。两位进士宅邸相邻,徐崇儒故居历史文化韵味十足,王丕煦故居结构严谨、古朴典雅,两座进士故居白墙黛瓦,古香古韵,深具北方建筑特色,也是产芝村的重要文化标识。

产芝村王丕煦故居。 王 雷 摄

村中一棵600多年光景的大槐树,见证着一代代产芝村人的乡愁。近年来,产芝村借助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底蕴,重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发掘整理了一村两进士、泥塑柳编、千年大龙槐、风水谷传说等历史文化遗存。

如今游客来到产芝村,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乡村人文体验。在泥塑柳编馆内,有艺人们绘制独具地方特色的各式彩绘泥老虎。在面食文化馆,当地巧手面点师制作的花饽饽争奇斗艳,寓意吉祥。民俗博物馆里各种老物件凝结了时间的痕迹,纺车石磨、农具渔具都留下了先人手泽。

而产芝村“全鱼宴”则是北方乡村美食文化的代表。产芝村周边水库、池塘盛产各种鱼类,当地素有“一鱼十吃”说法,村里的当家厨师能做上百道鱼宴菜肴。美食、美景加上深厚的乡村文化积淀,使得产芝村成为著名的独具胶东特色的传统代表村落。

对于当下时代来说,产芝村的可贵之处在于留下了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范式,呈现了鲜活的耕读乡村传承。在产芝村里,村民们世代呵护“进士村”荣誉,形成了“尚学、诚信、友善、报国”的村风民俗。由村民集体制定的《村规民约》,使现实中存在的婚丧嫁娶、邻里纠纷、赡养老人等现实问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产芝村不是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而是满载着乡土人情的精神归宿,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寻找心灵栖息之所。

历经多年发展,产芝村先后获得了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示范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青岛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2020年国庆期间,产芝村举行了“产芝老家‘鱼’你同乐——2020莱西市水集街道首届金秋鱼乐文化节”,用房车露营地、音乐潮玩节、萌宠嘉年华等多彩活动搭配田园风光、水库风情,邀请游人和市民同乐。

产芝村还注册了“产芝老家”旅游品牌,打造了开心农场、泥塑馆、国学讲堂、民俗博物馆等旅游景点,配套了特色鱼馆、面食工坊、农家乐等服务设施,年接待游客三万余人次。在历史、文化、自然的交汇点上,产芝村以其历久弥新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向人文胜景中的人们释放着芝兰香气。(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102

青峰村:毛公山脚下的一抹青翠活力

崂山西麓,毛公山脚下,三面环山的青峰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5%,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说起村名的由来,据说最初因村子正位于山凹的风口,所以在清代中期立村之时,就叫作“风(凤)口子”,直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村中有数位有见识的长者,常远望群山,见葱郁古松,满目青翠,又参阅古之诗咏佳句,得“青峰”二字,遂更名为青峰村。

俯视青峰村。 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供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青峰村丰厚的山川禀赋。村北的佛手山,山峰陡峭,石壁如削,山顶数峰排列如张开的手指,古人亦有“孤掌南府华楼巅”之颂。山顶南壁上有一洞穴,早已成为各种鸟类的栖息之所;村东的龙口峰,远望酷似龙头,时而藏于云端。“龙口”中常年吐出一股清泉,跌宕20余米汇入一湾清潭,其水清甘洌,天旱亦不竭,村民多以此水烹茶待客;酷似高山城堡的王乔崮,传说是明永乐年间王、乔两位将军兵败避祸藏身之地。由王乔崮向南,沿途山峰林立、奇石迭出。其中一座天然雕像,形态逼真,像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身着中山装东眺崂山水库的神态,这座山石被命名为“毛公石”,而“毛公山”也因此得名。

青峰村村居一角。

从2009年开始,青峰村正是以发现毛泽东天然雕像为契机,拉开了以文化旅游促乡村振兴的大幕。他们打造红色旅游、田园风光融合发展的特色景区,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旅游为引擎带动社区腾飞、居民增收的新路子。曾经不起眼儿的贫困小山村,开启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生态型转换。毛公山脚下的那一抹青翠,活力绽放。

2018年,毛公山景区获评国家级3A景区。是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岛市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青岛市“十佳”森林公园。一年前景区迎来发展新契机,惜福镇街道与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乡缔结友好街乡,携手开创红色基因深入传承新格局。

青峰社区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开发建设毛公山景区,景区爆棚的人气,一方面推动了农家宴、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文旅新产品的运营,让当地农户年均增收超过3万元以上。另一方面,文旅产业链的拓展也催生了民宿等配套产业发展。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休闲+观光+采摘”的田园特色体验新模式……

青峰社区,曾经宽不过3米的进村小土路现在是双向四车道,独门独栋的多层“小洋楼”依山而建,家家户户都有前后院儿和敞亮的观光阳台。深蓝色的屋顶,灰白相间的仿灰砖结构墙面,映衬青山绿树田园之间,仿若世外桃源。同时,村里还配套建设了老人房,每户约60平方米的独门独院儿,70岁以上社区老人可免费拎包入住……如今的青峰社区,在当地居民看来是“我在画中住”,在观光者看来则是“人在画中游”,2018年,这里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又入选了“山东省美丽村居”。

这里还成为全市第一家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社区,家家户户挂国旗,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村民们还把自家的家训制成对联式的门匾,悬挂在家门口,成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典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