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青岛理工学子扛把铁锨,将暑期社会实践“培”在了家乡抗洪一线

编者按:“家燕”不负桑梓,“归巢”筑梦青春。2020年暑假已经过半,有的已近尾声,对高校学子而言,几乎每个暑期都是参与社会历练、奉献青春的大潮期,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灭绝,给社会实践带来挑战或阻滞,但来自“象牙塔”的时代新秀仍坚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驻青高校,不少大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暑假从身边事做起,结合自身专业,发挥“智库”或“示范”作用,勇承重载,主动承担起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你今年参加社会实践了吗?本期观海新闻教育频道将开通“2020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征集”活动,欢迎将你在这个暑期所开展的社会实践,以文字+照片、视频的方式上传,我们将择优分享。

出场人物:青岛理工大学 商学院 周康


周康是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统计191班的学生。7月底,周康回到家乡安徽省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虾溪村时,村里已经连下了半个月的雨。看着不断上涨的河水,他不禁回想起2016年家乡的堤坝曾经决堤,给村民们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当他听父亲说堤坝前几日也曾决堤导致村内部分农田被淹没时,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想:“2016年,我还是个初中生,年龄尚小,还不能为村民们做什么,可现在我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理应勇承重载,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于是,“00后”的周康主动联系了村委会,请求加入到家乡抗洪救灾志愿者队伍中,并将抗洪志愿服务作为了自己暑期社会实践任务。


周康承担的抗洪志愿服务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每日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开展排查隐患、清淤清障、防洪宣传等工作;二、定期总结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抗洪意见。村里有一大一小两个堤坝,大堤坝由军队接管,保护村民安全。周康每天的工作主要围着小堤坝开展,工作时间从早上6时持续到下午6时,周康需要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上下午各巡视一次,其余时间则要守在道路被淹处值班,防止车辆行人蹚水发生意外。“如果遇上雨天,就需要停止值班,到堤坝上驻守。驻守堤坝,一是看水位有没有过高,二是看堤坝的土有没有松动,三是要仔细巡视有没有其它地方出现管漏。”周康说。

堤坝驻守工作并非没有危险,因连日下雨,周康巡视堤坝必走的那条小路已经泥泞不堪,边缘处甚至发生了坍塌,一着不慎便会滑落坝下,落入湍急的河水,但周康从没有一天迟到早退,并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及时向村委会提出抗洪建议。周康用自己扎实的工作获得了村长和党员干部们的一致认可。

伴随着雨季的结束,周康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服务工作。周康说:“这一次志愿工作,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情,也让我体会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坚守。虽然工作辛苦,但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一秒,我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我身为大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能够守卫家乡、守卫祖国,我很骄傲,也很自豪。这也是我这个暑假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周康的一举一动,不仅体现着他的殷殷爱国情,也践行着他的青年报国志。我们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战”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必然能够打赢这场防汛抗洪的硬仗。(青报全媒体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王俪燕 薛诚 曹玉洁)

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