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1月19日特1版
青岛日报2021年1月19日特2版
青岛日报2021年1月19日特3版
青岛日报2021年1月19日特4版
未来已至!
市北擘画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蓝图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RCEP签署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亚于当年加入WTO。
时间定格在2020年11月15日,历时八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这一天正式签署,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从国家层面,RCEP的签署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于城市而言,RCEP的签署则让经济外向型城市,拥有了更多配置要素的主动权,战略地位愈加凸显。
那么,作为开放型港口城市,青岛如何抢抓风口,放大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市北区勇立潮头、向海而兴,提出以邮轮港区为“核心”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
锁定国家战略,抢抓RCEP新风口
近年来,国家战略与发展机遇在青岛叠加。从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青岛历史性地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事实证明,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国家战略的赋能至关重要。毫无疑问,RCEP的签署,是青岛推动格局重塑、实现进位赶超的又一绝佳机遇。
RCEP签署,与青岛经贸往来较为频繁的东盟、日韩等国在列,为城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拓宽贸易通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原本并没有自贸协定的中日、日韩之间也建立起了新的自贸伙伴关系,特别是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与日本,首次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这是一项历史性的突破,也是中国首次与世界前十的经济体达成双边关税减让。而在中日韩三国的版图中,青岛处于一个极其关键的位置,与日本、韩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贸往来密切。
在全国开放大局中,青岛开放的比较优势就是对外面向“一带一路”、面向日韩,对内引领山东、引领黄河流域。可以预见的是,RCEP的签署将进一步放大青岛作为“双节点”城市的价值,助推青岛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加快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风从海上来,新机遇呼唤新支点。
市北区是青岛城市发展的原点,是港口、金融、工商业等的策源地。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风口,市北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RCEP签署仅15天后,便以邮轮港区为“核心”擘画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发展蓝图,助力青岛打造面向RCEP成员国深度开放发展的新支点城市。
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规划北至舞阳路,东至重庆南路—四流南路—胶济铁路—延安三路,南至市北区南边界,西至胶州湾,总面积约34.2平方公里,建设“一核两廊五片区”。其中,“一核”为邮轮港区核心区,“两廊”为滨海产业创新走廊、滨河(李村河-张村河)创新发展走廊,“五片区”包括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以及人工智能、大健康、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高端新材料等4个千亩产业集聚区。
面向胶州湾,市北区已然成为青岛航向未来百年的新引擎。
硬核规划,打造湾区新增长极
34.2平方公里的RCEP试验基地是青岛沿海沿湾沿河最宝贵、最优势的资源,是市北区开放发展的“前沿”。
从市北区版图来看,RCEP试验基地的发展逻辑是——以市北区全域为腹地,向海而兴,沿湾“北拓”。市北全域的每条街道、每个园区、每栋楼宇都是“腹地”支撑,要通过RCEP试验基地建设,拥抱胶州湾、融合港产城、联动陆海河,高质量打造胶州湾区域新增长极,在“十四五”时期塑成国际合作新平台、对外开放新高地、创新发展新样板。
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规划图。
将其放大到整个青岛版图上,RCEP试验基地则与上合示范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互为犄角,形成“品”字形结构。其实,从青岛的城市发展格局来看,新一轮对外开放为胶州湾西岸、北岸崛起注入了强劲动力,但东岸主城区发展相对较慢,环胶州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搞活东岸主城区成为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的一项课题。由此可见,建设RCEP试验基地,将为胶州湾东岸城区发展注入新的空间、动能和活力。未来,RCEP试验基地与上合示范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将三点成面、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引爆湾区,共同构成青岛新一轮开放发展的格局,引领青岛全域纵深开放。
面对历史性机遇,市北区为何敢于最先响应,将自身放置于青岛开放发展的最前沿?自信源于“港产城”等优渥的资源禀赋和肥沃的“土壤”。
大港是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发展原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的更新改造作为事关青岛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顶格推进;市北区拥有亚洲最大豪华客货轮“新金桥5号”,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等航运科研机构及中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位于主城核心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各类要素流动和集聚效应凸显;老城区改造释放的40多万平方米土地资源和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资源,以及全区重点规划打造的六个“千亩量级”的产业集聚区等支撑载体,这些都让市北区打造RCEP试验基地底气十足。
围绕加快推进邮轮港区更新改造和RCEP试验基地建设,市北区列出新年目标——于年底前完成探海坊、居海坊的控规及修详规编制,通海坊、尚海坊控规形成初步编制成果;聚焦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加快推动设立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交易中心、青岛航运交易所等核心机构,争取“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发展一个,辐射一片”。
乘着RCEP试验基地的东风,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为“引爆点”,市北区精选的5大产业赛场、17条产业赛道将聚势而强、全面突破,预计到2022年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完善、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创新机制,重塑发展新生态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北区与RCEP这一国家战略相拥,让城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无限想象。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谋定”之后,如何务实作为,将RCEP试验基地的美好蓝图落地为“施工图”,推动RCEP试验基地建设破题开篇?
为了下好先手棋,打好特色牌,在RCEP试验基地启动之初,市北区就创新提出“八个一”工作机制,即每年举办一场RCEP高峰论坛,制定一张产业生态全景导图,实行一套“指挥部+平台公司+专业运营公司”架构,联合一批大学开展技术合作,明确一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出台一组集成性个性化政策,配置一个行业或智库支持,完善一组功能配套,直击痛点,组合发力。
诚然,RCEP是个大概念,它指向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强调的是国际间经贸往来合作。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市北既有港、产、城等优势基础,也面临老城区转型发展的难题和困惑,问题直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干部队伍、城市综合品质等方面。市北区急需“补课”!
经过半个多月的酝酿,市北区进一步细化RCEP试验基地的发展路径,印发《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行动方案》,列出“课程表”,提出提升产业结构国际化水平、提升产业生态国际化水平、提升市场主体国际化水平、提升资源配置国际化水平、提升规划建设国际化水平、提升园区运营国际化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国际化水平、提升政务服务国际化水平、提升干部素质国际化水平、提升城市营销国际化水平等“十大国际化工程”。按照计划,市北区将围绕“十大国际化工程”,研究梳理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改革创新任务清单,尽快形成一批标志性、可复制推广的成果。
青岛中央商务区。
由此来看,作为市北区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RCEP试验基地建设不单单是项目、产业发展的概念,而是市北区全域扩大开放、集成创新、深化改革的总抓手;不仅关系当前,也关系长远;不仅关系市北,也关系青岛、关系山东;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风从海上来,弄潮正当时。站在新百年的起点,RCEP试验基地必将会为百年港城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新的创新元素,营造新的产业生态,成为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靓丽新名片。
专家声音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商会副会长张少刚:
建设RCEP试验基地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在合作机制上将广泛吸引RCEP成员的参与,开放包容,群策群力;在合作领域上将兼顾货物、服务和投资,博采众长,突出重点。希望青岛在政策对接上下先手棋,提前布局,先行先试,真正把自身建设成为国内参与RCEP的重要前沿和示范基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研究院院长寇文煜:
RCEP试验基地是在山东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引领胶东半岛经济圈及山东省各种积极因素在城市群加速集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提出的,建设RCEP试验基地将有利于发挥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有助于青岛融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通讯员 姜 娟)
港:核心引领 引爆湾区
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释放流量强磁场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胶州湾东岸这座百年老港,或许就能明白,RCEP浪潮来临时,为何市北区能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RCEP的签署,最先并将长期受益的就是港口、航运、贸易等领域。青岛因港而生、向海而兴。港口作为青岛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在青岛对外开放、海内外联动等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市北区高标准规划了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作为全省港口核心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总部落户于此——不难看出,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市北区“港”的要素都极其突出。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规划中,“港”也毫无疑问地被放在了核心位置。
顶格推进的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扬帆起航
作为开放型港口城市,RCEP签署后,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就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深刻认识、紧紧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带来的重大机遇;要深化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青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更加突出与日韩的合作。
RCEP是国家战略,只有极其优渥的资源禀赋才能匹配上国家战略的赋能。
大港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始终是与世界沟通交流最重要的窗口。一百多年前,源源不断的货流与人流就曾在此集聚,被形容为“舳舻相属,万里连樯,风帆遮海”,掀起了青岛百年航运的篇章。进入新时代,市委、市政府则把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更新改造,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要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大举措,作为事关青岛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顶格推进。
时间推至2019年2月6日,大年初二,王清宪刚刚到任即赴港区调研并作出指示,强调把邮轮港区建设放在城市整体建设的大坐标中来审视,坚持规划引领,正确处理好港口与城市、与产业的关系,整合全球优质要素资源,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2020年3月6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专题听取港区更新改造推进工作汇报,要求港区功能定位要放大坐标,从全市未来发展方向及与历史城区的关系等方面考虑。2020年3月28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规划出炉,将依托百年老港优质资源,集聚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发展成为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元素集聚地,滋养青年人成长、发展、创业的新平台,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青岛)的核心区。当天,青岛国际邮轮港区面向全球招商,总投资313.5亿元的15个项目现场签约。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邮轮港区的招商取得丰硕成果,再次“引爆”——启动区乐海坊项目将全面开工,占地77公顷,规划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除保留建筑和在建的山东港口大厦以外,新开工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亿元。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正引弓满弦、蓄势待发!
背靠未来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巨无霸”山东省港口集团是RCEP试验基地建设的基石。
一体化改革后,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港口的强辐射,让青岛港交出了一份关于2020年的亮眼答卷——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港口收入、利润总额实现逆势“四增长”;海铁联运突破165万标准箱,继续保持全国沿海第一;第55条集装箱班列“洛阳—青岛”班列成功开行;“青岛—秦皇岛”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成功首航。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球港航业遭遇重创,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报告称,2020年海上贸易预计下降4.1%。在这一背景下,山东港口却“逆势增长”,领跑全国沿海港口,发展势头强劲,其“港航”承载力如此可见一斑。
在RCEP试验基地启动当天,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曾表示,青岛在面向日韩、东盟往来中区位便利、优势突出,特别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使山东雄厚的港口资源得以集中整合、握指成拳,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山东省港口集团将始终锁定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基本方向,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全力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其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港口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人、物、信息流、资金流的循环,在这个大的循环格局中,港口是枢纽。而在RCEP中,山东港口则位于中日韩三国最核心的区域。
抢抓新机遇,担当新使命。在RCEP的大背景下,山东港口青岛港列出发展目标——
抢抓当前东南亚、日韩及澳新航线市场需求持续向好有利时机,吸引船公司持续加密青岛港东南亚、日韩及澳新航线等近洋航线规模,不断强化青岛港对接RCEP各成员国物流大通道建设。
持续放大青岛港东南亚及日韩航线优势,开发欧美航线对接东南亚及日韩航线的国际中转通道,提升青岛口岸集装箱中转规模,实现中转增量与中转通道的双增长,推动口岸中转枢纽能力升级。
加快推进内贸集装箱航线向南、向西南延伸,向南对接海南洋浦、广州南沙等港口,向西南对接广西北部湾,积极向内陆拓展货源腹地,打造国内大循环格局下内贸集装箱发展新格局。
搭建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RCEP成员国铁矿石供应链,稳定干散货货源,打造国际矿石贸易加工分拨中心。
以青岛港为枢纽,全力支持船公司打造辐射RCEP各成员国的进口消费品精品航线组群,加速东南亚水果、日韩数码产品及澳新奶制品等优质消费品进口,打造辐射沿黄流域腹地市场的进口消费品分拨中心。
以港为媒崛起东岸老城
一年前,在国家战略加持,青岛迎来发展新风口的历史机遇下,市北区以开放为内生动力,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为龙头,提出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做活“港”的文章;一年后,市北区又敏锐地抓住了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风口,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为引爆点,提出打造RCEP试验基地发展蓝图,崛起湾区新增长极。
可以说,在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发展战略和RCEP试验基地发展布局的叠加作用下,作为老城区的市北,正在被重新定义。而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则是蝶变的支点。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占地14平方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资源、丰富的历史工业遗存、9公里优质海岸线和主城区唯一的规模化稀缺存量资源。项目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团队完成了邮轮港区核心区4.2平方公里规划方案设计,总建设面积539万平方米,分为乐海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居海坊等五大片区,将于2021年—2025年分批完成土地收储。
其中,乐海坊为启动区,范围包括青岛港老港区1号、2号、6号码头及其腹地,占地77公顷,规划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根据RCEP试验基地规划,这一区域也将重点建设“五中心一所一平台”。
——建设中国(青岛)RCEP国际博览中心。重点发展“10+5”成员国的国际展会等新业态、现代商贸服务业,打造全球展销中心、品牌中心、采购中心等。
——建设跨境贸易创新中心。集聚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场所等海关作业区域,集中开展商品监管,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降低仓储运营成本。
——建设国际健康管理中心。整合山东省港口集团下属资源,成立健康管理联盟、基金等,面向RCEP成员国,招引世界知名公司入驻,助力青岛建设中国北方一流的医疗中心城市。
——建设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筹建1个油气商品线上交易平台、1个金融服务平台、1个信息服务平台,形成油气商品贸易创新生态体系,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
——建设国际航运金融中心。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创新保险、金融科技、创投风投,探讨设立FTA账户,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设立青岛航运交易所。做大做强航运交易、法律服务、金融保险三大航运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平台,发挥规范交易、交流信息、配置资源、聚集要素作用。
——打造大宗贸易数字化科技平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建设集大宗原材料交易中心、流通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于一体的产业数字化科技平台。
可以预见,乘着RCEP试验基地建设的东风,坐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这一事关青岛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省港口集团这一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市北区必将成为吸引“10+5”国家的海量流量、资源要素等涌入的强磁场,重构青岛、市北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和人才链,重塑胶州湾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专家声音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盼,成为共同追求的主旋律,港口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始终锁定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基本方向,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全力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杨斌:
青岛RCEP试验基地是青岛港航业拥抱RCEP的核心载体,在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的核心功能打造,高端港航服务功能和业态的培育、孵化,在港产城深度融合与功能升级,在对标国际自贸区营建最高标准的对外开放和营商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核心作用,将发挥巨大效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通讯员 姜 娟)
产:产业迭代 重塑生态
布局“1+6+N”产业,精选5大产业赛场、17条产业赛道
围绕推进老城区高质量发展,从“1412”发展格局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到厘清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三新”产业发展方向,到精选“5大产业赛场、17条产业赛道”,再到“1+6+N”产业布局。一轮轮的探索、迭代、升级,让市北区的家底和潜力越来越清晰,也有了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底气。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青岛也将迎来建市13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节点上,市北区与RCEP这一国家战略站在了一起,让未来发展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建设RCEP试验基地,标志着市北区对外开放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和空间格局提供了绝佳时机。
“三新”产业走出发展新路子
“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实现老城蝶变,就要做好更高水平开放创新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去年年初,结合市北区原有的优势产业资源,著名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为市北区量身定制了“三新”产业发展规划,即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
一年来,围绕航运做强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市北区已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发展生态链条。其中,新航运领域,注册资金69亿元的省港口集团金控板块、注册资金10亿元的邮轮文旅板块及航运板块、海上快车邮轮项目落户;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产业基地揭牌,青岛市航运服务业协会、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入驻。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
新贸易领域,建设“跨境贸易+特色消费”集聚区;全省首家市区内跨境新零售体验中心——青岛跨境电商全球购新零售体验中心开业,率先实现青岛9710、9810跨境电商试点韩国出口首单。
青岛跨境电商基地。
新金融领域,以“六个一”模式打造新金融集聚区,春光里创投生态综合体、青岛新金融产业园先后开园,以馆陶路为核心的创投风投生态圈初具成效;中国船东互保协会青岛分会、东方数字普惠金融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全区落地基金总规模突破100亿元,新增金融机构及金融类企业36家。
为进一步细化发展路径,市北区在“三新”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又聚焦高成长性产业,厘清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产业等5大重点产业方向,规划出船舶管理、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工业互联网、医养健康等17条产业发展赛道,形成创新中心核心区产业发展图谱。
根据规划,力争到2022年,市北区重点产业领域新引进头部企业达3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行业达到6个以上,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4个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2%,投资额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完善、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对外贸易领域,市北区与RCEP国家有着密切的合作。目前,南洋银行、凯德MALL、永旺、韩进等RCEP成员国投资的企业相继落户,百洋医药与日本伊藤忠、小林制药分别开展了战略合作,青建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分别建有海外仓。市北区2020年1-8月外贸进出口增长13.4%,对东盟十国、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贸易额占比达到26.5%,经贸合作往来密切。
但也要看到,市北区目前着力谋划推进的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等产业尚在成长阶段,整体上还不够强、不够优,特别是国际化水平不够高。建设RCEP试验基地,发挥好RCEP在双多边机制中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市北承接RCEP成员国特别是日韩两国的产业链,有利于支持产业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进而加快市北产业结构国际化进程。
“1+6+N”产业体系加速产业集聚
去年以来,市北区按照“六个一”的建设模式,以定目标、换赛道、建生态、优环境为路径,补齐产业发展各种要素,围绕“1+6+N”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
“1+6+N”产业体系中,“1”即国际邮轮港区,将加快转型改造进度,率先建成山东港口大厦和配套商务项目,盘活历史城区40万平方米存量载体资源,充分发挥龙头引领、辐射带动作用。“6”即利用6600余亩可开发利用土地,规划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聚焦人工智能、国际大健康、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高端新材料、数字科技、产业互联网等6个主导产业方向,培育发展千亿级产业集群。“N”即统筹陆海、统筹地上地下、统筹存量增量、协调周边区市,立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打造山东半岛乃至沿黄流域“走出去、引进来”的前沿阵地。
青岛人工智能国际客厅。
为此,市北区创新思路,将海晶化工、青啤麦芽厂等老企业搬迁,并对棚户区改造拆出来的空间进行盘点、整合,梳理出可开发利用土地6600余亩,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改造腾出空间。
其中,青啤麦芽厂在2018年下半年就已经完成拆除,腾空后的土地资源将目标锁定人工智能,建设企业总部、高端星级酒店、科创办公商务集群、工业主题场景式社区、潮流商街等。青啤麦芽厂改造一期项目是千亩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的启动项目,将与国际邮轮港区协同发展,建设地铁、公交换乘交通枢纽,以构建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为引领的产业生态体系为主导,联动周边千亩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千亩国际大健康和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千亩国际大健康产业集聚区2020年健康产业产值首破100亿元;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总投资近15亿元的钢研“一院一园”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建成运营后将引入高级专家50人以上,各类科技工作人员300人以上……项目“生长”将会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在市北区集聚。
“十三五”期间,市北区突出重点项目集聚引领,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国际邮轮港区建设全域铺开,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三新”产业加速起势。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创新片区建设全面加速,“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快速崛起。中车四方智汇港等总投资过千亿元的13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大厦等117个项目竣工启用,山东省港口集团等一批高端优质项目相继落地。
今后,市北区将深化“1+6+N”产业发展布局与RCEP试验基地的融合升级,围绕新材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研发、制造、营销等各环节的国际化发展水平,逐步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市北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绘就RCEP试验基地未来蓝图
市北区按照相关要求,抢抓机遇,提出以邮轮港区为核心区,协同周边历史城区和4个千亩园区,打造RCEP试验基地,助推产业发展聚势而强,重塑发展新生态。
核心区邮轮港区规划为乐海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居海坊等五大片区,2021年至2025年将分批完成土地收储。
作为协同区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与邮轮港区仅一街之隔,被定义为“RCEP产业先行承载区”。街区分为四方路、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无棣路、黄台路、三江路、长山路7大片区,整体征收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区域内文保建筑、风貌保护建筑共约26万平方米。为加速老城产业复兴,市北区确定了“改造+招商”并进的模式,在进行建筑修缮的同时,结合七大街区现状条件、历史文脉、协同融合等因素,瞄准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等多个产业方向,点穴式引入重点产业项目,赋能老城高质量发展。
馆陶路打造新金融集聚区。
如四方路街区将以工业设计创新、文化创意等总部经济为主,南片打造RCEP工业设计街区,北片打造RCEP青年文化街区;上世纪30年代有着青岛“华尔街”美誉的馆陶路,将着力打造RCEP金融街区;利用上海路-武定路街区庭院别墅打造RCEP国际商务街区;三江路打造RCEP文创展示街区;黄台路-无棣路街区打造RCEP特色教育及产业拓展街区……
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4个千亩园区中,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重点聚焦AI金融、AI医疗、AI基础技术等领域,构建“人工智能科技加工场+总部经济”,形成AI科技能量核。国际大健康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核心产业示范区、生物科技创新区等五大功能区,导入健康医疗、研发孵化、金融服务等核心产业。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集聚区重点引进跨国企业区域总部与研发中心、新经济企业总部,融合会展、商业、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强化区域功能配套和服务支撑,打造青岛经济发展新高地、对外交流新窗口、滨海国际会客厅。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橡塑材料、绿色化工、高温合金等产业,打造集技术研发、新材料检测、学术交流、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生态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北方新材料创新研发和技术支撑先导区。
今后五年,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市北区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加快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RCEP试验基地的建设,让市北区“十四五”时期推进高质量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专家声音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张帆:
RCEP包括中欧CAI协议的签订是“双循环”背景下青岛发展的重要契机,RCEP试验基地的建设应围绕青岛靠近日韩的地利之便、产业场景丰富的雄厚基础,在亚太经贸及供应链体系重构的趋势下,把握企业重新布局的需求,形成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实体产业供应链循环的新战略枢纽。
洪泰基金合伙人、山海会创始人范如倩:
作为市北区的“城市合伙人”,洪泰山海会将与市北区携手抓住RCEP国家战略赋能青岛的叠加机遇,以资本为连接,持续打造创投生态圈,搭建一个由顶尖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行业专家、头部投资基金等构成的生态网络,做优质科创企业的孵化器,做社群运营与媒体生态的信息茧房,做深入产业发展升级的助推器,共同探索新金融聚集发展的全新模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 涛 通讯员 安 迪)
城:格局重塑 进位赶超
推动老城蝶变焕新,打造胶州湾东岸新增长极
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为青岛、为市北带来的,不仅是产业链条的重塑,更是城市空间的重构,是城市的全方位更新。
从市北全域发展来看,RCEP试验基地相当于给了市北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成为重塑市北发展生态的助推器,是市北全域扩大开放、集成创新、深化改革的总抓手。
新都心夜景。
从胶州湾环湾都市区的空间布局来看,RCEP试验基地将与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互为犄角,在区位上形成“品”字结构,三点成面、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引爆湾区,共同构成青岛新一轮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引领青岛全域纵深开放。
国家战略赋能,三大片区形成“品”字结构。
全面构筑港城联动的空间格局
在城市发展空间趋紧的现实下,市北区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向海而兴、沿湾“北拓”,推动港城联动、老城复兴,加快打造胶州湾区域新增长极。
“十三五”期间,“两极引领、三区联动、生态提升”城市空间格局,有效支撑了市北近年来的发展。邮轮港区和滨海新区建设,推动形成了沿胶州湾岸线高端要素集聚发展的格局雏形,为市北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化新地标提供了战略支撑。创新片区和中央商务区优势集聚,历史文化片区、新都心片区、浮山片区三大重点片区协同推进,为重构市北产业空间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市北的优势来看,邮轮港区作为市委、市政府顶格推进的历史性工程,是引领市北向海而兴的龙头;18公里海岸线、7公里李村河岸线、16座山体及众多河流,是推进陆海河联动的宝贵自然资源;便捷的对内对外交通和沧口机场改造,将大大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市北丰富的特色街区、工业遗存和产业园区,是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
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鸟瞰图。
重构格局,向海而兴。在RCEP试验基地的大背景下,市北将加快开拓胶州湾东岸城区发展新空间。围绕产业、生态、文化等特色优势,坚持“一核引领,港城联动;三足鼎立,辐射四方”,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区域统筹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构筑港城联动的空间格局。
加快建设“一核两极”组团发展的产业布局。打造以邮轮港区为“一核”、闫家山片区、浮山片区为“两极”,带动全域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转换支点。突出邮轮港区核心引领作用,推进港产城深度联动、融合发展。发挥闫家山片区北部综合换乘枢纽作用,做好地上地下结合文章,推动站产城一体化。抓住浮山片区亟须更新的先决条件,承接中央商务区辐射溢出效应,形成中央商务区新组团,稳步推进城市更新、配套升级、功能迭代。
持续优化“一廊一带”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积极构建山海生态廊,加强生态治理提升,打通山海相连的景观廊道、通风廊道。打造滨海滨河发展带,沿25公里岸线,串联邮轮港区、“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推动海洋经济、科技创新、生态休闲、品质生活一体多元发展。有机更新“两纵两横”丰富多彩的特色街区。坚持补短板与降成本相结合,加快历史城区的保护和利用、台东步行街升级改造试点建设,打造城市历史记忆群落,擦亮市北历史文化名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打造中国北方营商环境最优主城区
借力RCEP试验基地规划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市北正着力构建社会共享与幸福宜居高标准城区,打造中国北方营商环境最优主城区。这为老城蝶变焕新注入了强大的动能。绘就这张精彩答卷的元素有很多,而更优的营商环境、更高质量的民生无疑不可或缺。
为精准聚才,市北区联合智联招聘,绘制重点产业人才图谱;联合万宝盛华,瞄准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人工智能四大重点产业,编制产业布局及人才分布报告,为精准化招才引智打牢数据基础。同时,在对山东港口集团、中车四方车辆研究所等80余家重点企业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聚焦人才创新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创新打造了青岛市首个人才赋能平台,为人才提供涵盖政策、金融、法律、培训、科技、人力、关爱、交流等八大领域的专业、优质、便捷、高效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寻资源、租房子、找贷款和交朋友等需求。
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市北区还充分放大平台效应,释放引才育才聚才“灯塔”赋能效应,作为青岛市首家人才产业集聚平台,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已累计入驻万宝盛华、智联招聘、上海外服、华夏基石等知名人力资源企业92家,引进高端人才500多名,服务客户近10万家,为青岛市配置就业岗位3万余个,为数十万名员工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初步形成了人力资源产业集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2020年,集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4条、民营经济发展19条等惠企政策,搭建发展生态、完善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家成就梦想,新登记市场主体2.8万余家,其中企业1.2万余家。疫情期间,市北以政策扶持为企业“雪中送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户企业”等活动,开辟防疫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密集出台落实“政策包”,帮助企业协调融资近3亿元、签订订单1.45亿元,累计减免国有经营性房产租金4600余万元。
民生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北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领域下足功夫。“十三五”期间,新建学校5所、改扩建学校13所、新开办幼儿园38所,建成口袋公园109处,累计完成棚改征收47.7万平方米,综合整治老旧楼院1200余个,新开办社会养老机构14家、新增床位1300余张,建保障性住房1900余套、人才住房1.2万余套……社会共享与幸福宜居高标准城区正加速构建。
眺望未来,青岛老城焕新地标示范区、美丽青岛实践样板区等镌入市北坐标, 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风姿将更加绰约。
脱胎换骨式重塑再造
RCEP试验基地的建设,将推动市北开放能级站上全市、全省乃至国家的前沿,特别是市北拥有邮轮港区这一事关青岛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省港口集团这一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将吸引“10+5”国家的海量流量、资源要素等向市北流动集聚。
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RCEP指向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强调的是国际间经贸往来合作,对市北产业发展、政务服务、干部队伍、功能配套等方方面面的国际化水平都提出了“补课式”要求。对标国际一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重塑再造,市北在RCEP试验基地建设上,深度聚焦“十大国际化工程”。
“十大国际化工程”内涵丰富——
提升产业结构国际化水平。聚焦5大赛场、17条赛道,运用RCEP对航运服务、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医疗器械等行业的开放赋能。深化“1+6+N”产业发展布局与RCEP试验基地的融合升级,围绕新材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研发、制造、营销等各环节的国际化发展水平,逐步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
提升产业生态国际化水平。加快完善“一业一策”体系、探索“一国一策”,精准制定政策,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推动政策供给满足国际化市场需求。
提升市场主体国际化水平。注重国际化人才培育,发挥好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服务功能,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和培育国际化人才,提升经营管理国际化水平。
提升资源配置国际化水平。加快要素市场建设,推动设立青岛航运交易所、青岛航运贸易金融协会,建设RCEP成员国数字国际客厅或实体国际交流中心,引进相关国际商协会、RCEP联络机构等。
提升规划建设国际化水平。在坚持植根本土、个性发展的同时,提升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国际化水平。
提升园区运营国际化水平。结合RCEP试验基地产业布局,精准引进国际顶级产业运营机构,全力搭建好企业间、政企间国际经贸合作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提升城市功能国际化水平。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日韩东南亚餐饮和文化展示交流等项目。
提升政务服务国际化水平。探索推行以中英为主、兼顾日韩的多语种服务体系,包括沟通交流、标识标志、服务手册、网站和应用程序,全面实现双语甚至多语种服务。
提升干部素质国际化水平。对标国际化标准,结合形势任务要求,加强资本市场、商务谈判、外事礼仪等方面培训,推动干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过硬。
提升城市营销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塑造国际形象和国际品牌。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青岛已站在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市北区以先锋之姿推动青岛擎起“开放”巨轮驶入全球海域,这座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将被时代赋予更多可能。
专家声音
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执行长封昌红:
RCEP试验基地和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在设计和资源上双向赋能。一方面,青岛和其他成员国尤其是日韩在设计领域已经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国际化的设计驱动力,能够和广兴里的文化积淀叠加为RCEP这块试验田赋能。另一方面,RCEP是一个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它对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乃至整个青岛,都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化空间,在资源上赋能。
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杨守彬:
市北区第一时间提出打造RCEP试验基地,规划总面积为34.2平方公里的区域,标志着市北站上了青岛开放发展的最前沿。RCEP试验基地的建设对于市北区打造青岛新金融中心带来了极大的国际势能、政治势能,这一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将会逐渐释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民营经济体参与其中,从而带来极大的经济发展势能,为老城区新旧功能转换注入新活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 伟 通讯员 安 迪)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