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 | 京沪流调报告“不提人”,值得借鉴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1月23日早上,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一则疫情流调报告出现了鲜明变化,其中隐去了新增确诊病例的性别、年龄、籍贯等个人信息,以涉及区域和场所的信息披露为主。1月24日,北京市公布的流调报告也隐去了确诊病例的年龄、性别等信息。这种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的做法受到广泛点赞。

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流调报告意义重大,流调做得越好,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把握就越大。积极配合流调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而相关流调机构也有义务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从上海、北京这种“只提地点不提人”的做法来看,确诊病例的轨迹等重点信息一目了然,并不影响其他人对照地点自查,足以提醒人们哪些地点最好别去。而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确诊病例的隐私,让他们在配合流调时能够更加放心和安心。

这种“只提地点不提人”的做法体现了一种自觉。公开披露个人信息只要能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即可,而不用过度披露。即便是为了防疫,也要谨守权力边界,遵循对个人权益的“最小侵害”原则。既保障公众知情权,又尊重个人隐私,尽量弱化对患者及其家人的压力。这样的自觉是一种进步。

还记得去年12月,成都感染者赵女士的流调信息公布后,遭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虽然主流舆论纷纷谴责网暴,相关责任人也被依法追责,但赵女士还是极度受伤,一度“社死”。此前,天津也有一位密切接触者个人信息被泄露,其表示,自己在隔离医院几度精神崩溃,“手机被打爆,逼得我想跳楼”。试想,假如此前当地也能做到“只提地点不提人”,相关情况是否可以避免?

应该说,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的做法值得更多地方借鉴。毕竟,披露流调报告的目的在于防疫,而无需满足其他人的好奇心或窥私欲。这种窥私欲也是应该杜绝的,因为感染者正是直接受害者,是病人,其个人隐私不是“瓜”。其他人不该抱着“吃瓜”的心态来消费别人的痛苦。而对各地相关部门而言,如何避免感染者的个人隐私泄露,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也考验当地的治理能力。

不过,也要看到,在改进流调报告的同时,还要防止其他渠道的信息泄露。比如,杭州日前就发生一起无症状感染者身份信息、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泄露者是感染科医师林某,其将流调报告发到了微信群,进而扩散开来。去年12月,北京顺义警方调查发现,某航空安保有限公司员工刘某在工作期间,将用于筛查密接人员工作的患者初步流调报告,私自拍摄并发至微信群内,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同事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隐私泄露……虽然,新闻中这些泄露隐私者受到了法律惩处,但在很多地方,仍有一些泄露隐私者逍遥法外。对这些人,只有一查到底,坚决亮剑,依法惩处,才能使其对别人的隐私形成应有的敬畏。

在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当下,各地一方面要见贤思齐,完善制度,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明确红线。双管齐下,才能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窟窿,让战疫长城更加坚不可摧。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