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李慰农、胡信之:“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青岛日报2021年2月1日8版

同仇敌忾

烈士李慰农和胡信之,一个是中共早期党员、青岛党组织负责人,一个是民主革命者、《青岛公民报》主笔,两人原本不相识。1925年夏,轰轰烈烈的青岛日资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让他俩坚定地走在了一起,“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血雨腥风中,前者临危受命,将生死置之度外,始终坚持在对敌斗争第一线;后者不畏权势和强暴,“本良心之主持”,口诛笔伐;“援可怜之工人”,鼓舞斗志。面对黑恶势力的威胁恫吓,他公开发表紧急声明,表达了血战到底、慷慨赴死的勇气。

1925年7月29日晚7时许,李慰农、胡信之被反动军阀枪杀于团岛。

自此,百年中共党史和百余年中国言论史上刻下了两个不朽的名字,青岛这座山海之城增添了几许英雄气概。

李慰农、胡信之:“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不要管我,保卫工会”

李慰农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中的这句经典,用在95年前、是年30岁的共产党人李慰农身上恰如其分。

彼时,青岛日商大康、内外棉、隆兴等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高潮渐起,日商6大纱厂20余万枚纱锭全部停止运转。气急败坏,日厂主、日驻青总领事馆联手施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顷刻间黑云压城,1925年5月4日青岛党组织负责人邓恩铭在住处被捕。一周后,商埠警察厅以“工潮首领”之罪将其驱逐出青岛。

战事既开,前方岂能无帅?中共山东地委迅速安排自莫斯科东方大学学成归来、赴鲁工作月余的李慰农,以胶济铁路总工会宣传指导员、青岛地执委书记身份赶赴青岛,接替邓恩铭,领导青岛党的工作。

继续组织纱厂工人大罢工

化名王伦的李慰农抵青时,日商纱厂厂主与罢工工人代表已达成“改善工人待遇、每人每天增加一分钱的伙食费、工伤由厂方支付医疗费”等9项复工条件,日厂主签字同意,工人于5月10日晚10时复工。

日厂主、工人暂时相安无事,商埠渐趋平静。抓住工运时工人群众对党组织、工会组织归属感日益增强的有利时机,李慰农将精力投入到党团、工会组织建设和发展上。为便于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进步工人联系,他在工人集中的四方地区建立四方支部(李慰农任书记),随后在四方机厂、胶澳商埠水道局、日商三大纱厂发展新党员十余人。他还组织在四方党的秘密活动点三育小学开办夜校,吸纳党团员、工会积极分子前来集中学习。经过一番努力,四方一带又有十余家工厂建起工会,大康、内外棉、隆兴三家日商纱厂200 余名女工集会成立了四方纱厂工会女子执行委员会。

进入5月下旬,形势突变。日厂主均无意于履行协议,以工会纵容工人怠工为由,指使胶澳商埠督署对三家纱厂工会的登记申请不予批准,必须解散。商埠警察厅厅长陈韬亲率保安队员300余人开赴四方,强行将大康、内外棉、隆兴三家纱厂工会牌子摘掉。工人们遵照此前青岛党组织、工会组织的决定,工会牌子被摘时,三厂立即同时停工,工人不出厂、不干活——是为第二次日商纱厂同盟大罢工。

27日,日驻华公使芳泽面见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沈瑞麟,要求中国政府“急派在济南山东督办之军队前往保护,取有效适当之处置”,并以“如不能取缔不法之暴动,则日本出于自卫实属势所当然”相威胁。

28日,日本政府调遣“樱”号、“桦”号两艘军舰自旅顺港赶至胶州湾,“鸣炮数十发,隆隆震耳”,向罢工工人示威。同日,山东督军张宗昌命张培勋旅自济南东开,并电令胶澳商埠督办温树德“有必要即可开枪”。当夜,温树德与胶澳戒严司令王翰章密商后,调海军陆战队、保安大队等共计两千人,全市戒严,封锁四方,包围三家纱厂与工人宿舍,监视水道局、发电厂、四方机厂。29日凌晨3时30分, 军警和日本人向罢工纠察队猛烈开枪,当场死8人、重伤17人、轻伤无数。

翌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两起血案相连故称“青沪惨案”。惨案发生后,李慰农紧急组织胶济铁路总工会沪青惨案后援会,发动工人积极分子在青岛、李村、高密、坊子、张店、济南等地城镇街道、乡村集市和胶济线列车上,通过讲演、散发传单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发动捐款,救援罢工的阶级兄弟,壮大革命力量,增强工农团结。

6月初,驻青日领事馆函送商埠警察厅一纸“李村方面发现匿名油印文件”:

中国亡了吗?日本鬼子唆使中国工人杀死中国这些人,大家为什么一声不响?起!起!起!赶快起!大家齐事为死者伸冤,为国家雪耻。大家一致高呼:“打死我们几个人,拿几个日本鬼子来偿命。一天凶手不到案,一天工厂不开工。谁为日本鬼子做工,谁替鬼子偿命。”

在日人面前自矮三分的厅长陈韬,在属下面前则是官威十足,立即指责李村、四方警察署“巡官未获举报,警署亦漫无觉察,实属疏忽已极”,要求“传谕申斥巡官等人,记大过一次,以示惩戒;仍查取职名,当报备案。”

在反动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双重逼迫下,日资纱厂工人为糊口忍辱负重, 6月10日后陆续复工,“但上工人数已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6月中旬,日厂主命令工人重新登记,并填写保证书,“保证不参加工会,不参加罢工,绝对服从厂规”。7月22日,大康纱厂厂主继续开除工人,并无故将一名12岁的童工打得头破血流,不省人事。暴行激起工人们的愤怒,全厂工人商讨后提出10个条件,要求日厂主4小时内答复,否则罢工抗议。日厂主未予答复,大康工人遂联合内外棉、隆兴纱厂工人举行第三次同盟罢工。

24日,《新闻报》报道:“二十二夜,四方日纱厂殴伤工人头部,工人四千余名群起罢工。警察厅长陈韬托人调停。”

《益世报》转发路透社青岛24日电:“四方纱厂五千工人宣布罢工,将请求当局用力平息。”

1984年7月29日,李慰农牺牲55周年纪念日,青岛日报刊登其遗诗两首以示怀念。

拒不交代“同党”惨遭枪杀

青岛工人大罢工又起,国内外舆论关注。张宗昌在济南坐不住了,7月25日匆匆抵青。在接待张氏的晚宴上,地方政客、亲日商绅摇唇鼓舌,添油加醋,污蔑工人罢工斗争,张宗昌决定再开杀戒。

血腥与恐怖,笼罩青岛上空。

获悉张宗昌将武力镇压工人运动的情报后,工人代表、共产党员傅书堂提醒李慰农暂时躲避。李慰农态度坚决:“不要管我,目前最重要的是警惕起来,保卫工会。”

26日凌晨,奉张宗昌之令,颟顸武夫尹锡吾率领大批军警包围三家纱厂,再次封闭胶济铁路总工会、各厂工会以及青岛工界援助各地惨案联合会、各界联合外交促进会、青岛学生联合会、青岛公民报社等爱国社团,大肆搜捕中共党员、工人领袖和爱国人士。

千钧一发。26日晚,李慰农在大鲍岛召开骨干分子紧急会议,布置应变对策。会后,他匆匆赶往四方住处,途经四方河西侧时,发现该区域已被封锁,警察暗探正逐户搜查。此时返回市内躲避尚有机会,但李慰农想到住处有党的机密文件和全体党员花名册,于是毫不迟疑地加快脚步。回到住处后,他用桌子顶住房门,一一点燃文件……当敌人冲破房门涌入时,屋内余烟尚存,文件已化成灰烬。

被押三日,李慰农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面对各种威逼利诱,拒不交代“同党”。他还把法庭当讲坛,痛斥反动军阀勾结日人残害同胞的罪行。

7月29日,张宗昌下令,以“煽动纱厂工人罢工风潮” 和“肆意行邪论,鼓动风潮,扰乱社会,引起重大纠纷,群情慌惧”之罪,将李慰农、《青岛公民报》主笔胡信之枪决。

枪决李、胡二人,没有选择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是在是日晚7时——黄昏时分,此举一则避人耳目(“枪决时由军政执法处押至团岛,乘汽车急驰,市民不察也”),二则又不违背“公开执法”的法律要求,张宗昌们煞费苦心。

8月11日,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在《向导周报》发表《为南京青岛的屠杀告工人学生和兵士》,痛斥敌人杀害李慰农等同志罪行,号召团结战斗,向帝国主义及其工具进行斗争。

1984年7月29日,李慰农牺牲55周年纪念日。《青岛日报》刊登李慰农遗诗两首——《登太白楼》《游采石乘轮出发》,以示纪念。两诗写于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其时,李慰农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芜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留校任农场管理员,风华正茂,立志革命,以诗言志。兹抄录《游采石乘轮出发》:

浩浩长江天际流,风吹乐奏送行舟。

问谁敢击中流楫,舍却吾侪孰与俦。

1912年,17岁的安徽巢县农村少年李尔珍考入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后,立志“以先进农业科学知识来拯救农业,慰藉苦难的农民大众”,于是他将在塾馆时先生为其取的李尔珍改为李慰农,自此中共党史上多了一个耀眼的名字。

“认定步骤向前去干”

1925年7月29日晚7时许,青岛城区西部团岛一僻静处,几声清脆的枪响后,《青岛公民报》主笔胡信之与中共四方支部书记李慰农倒在了血泊中。

“(父亲)身中数弹,身上的麂皮衣服被血浸得彤红,好友熊冲为他买来新衣服,换装整容,还买来木板钉成棺材,入殓后埋入青岛义地公墓,并立石碑为记。”这是1978年,胡信之女儿胡晓韬口述回忆的一个片段。

胡信之

胡信之遇害时35岁,胡晓韬年仅12岁。

初来青岛之行踪

因为是个“青漂族”,青岛档案对胡信之的记录甚少,且支离破碎。

据胡晓韬晚年讲述,1890年,胡信之生于北京,其父曾在清末做过知县,为人清廉,没有什么积蓄,仅在北京西直门外留有一块坟地,全家靠薄收租金维持生计。胡信之毕业于北京大学,因家庭负担重,在京谋生不易,乃迁居青岛,先入胶澳商埠观象台任职员,后在青岛报馆做记者,靠卖文和采访新闻为生。

熊冲次子熊湘伟告诉本报记者,父亲和胡信之是北京大学校友,是追随孙中山、坚信三民主义、志同道合的民主革命者,两人在胶澳商埠观象台曾短期共事过。1924年5月9日,即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的“国耻纪念日”,胡信之、熊冲、谢石林、程序之等十人在熊冲寓所集会,探讨救国救民之道,并成立了以“钻研学术、砥砺德行、救国救民”为宗旨的志学社。胡信之被推为志学社主要负责人,熊冲负责起草《宣言》。

1924年春夏,胡信之参与创办《青岛公民报》,并任主笔。

《青岛公民报》创刊于是年9月10日。四天前,《青岛时报》刊登《青岛公民报》出版预告——

径启者 窃维实业之兴废,关乎国家之盛衰,故提倡实业,刻不容缓之图。同人等有见及此,特联合出资组织青岛公民报,专以提倡实业为宗旨,现已呈准官厅立案,择于九月十号出版。凡本埠及各埠各界及各机关、各团体,均送登广告三日,借表欢迎。如承订阅本报及刊登广告者,请径向敝报营业部接洽为盼,并望各界惠赐鸿文巨著以先篇幅,至为荣幸。先次预布,即希公鉴。社址 :山东路23号。

舍命以赴为工人鼓与呼

胡信之为青岛市民特别是被压迫的工人阶级所熟知,能够留名百年中国言论史,缘于1925年春夏,青岛日资纱厂轰轰烈烈的工人同盟大罢工。

4月,日资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伊始,青岛报界缄默,胡信之和《青岛公民报》坚决响应,率先发声,他亲自撰写发表评论,谴责日本厂主暴行,号召各界“本良心之主持,援助可怜之工人。”同时,特辟《工潮专载》栏目,大量报道罢工动态及各界各地相援信息,鼓舞工人斗志。

5月29日“青岛惨案”及翌日上海五卅惨案相继发生后,面对黑恶势力,胡信之挺身而出,除了口诛笔伐外,他还为工人的窘境积极奔走。

抓捕胡信之的警员赏金分配情况。

他邀集各报记者举行联席会议,要求同人齐心奋起声援罢工工人。同时,与青岛民众团体领袖酆洗元、李筱坡等一起奔走胶澳商埠督署、警察厅,请求释放被捕的工人。

6月上旬,为支持北大校友熊冲等人的爱国行动,胡信之免费在《青岛公民报》上刊登其倡议召开的市民雪耻大会启事。启事得到各界团体一致拥护,前往登记者络绎不绝,该报遂成联络点,胡氏自愿担任宣传员。

16日,青岛各界举行雪耻大会,胶济铁路总工会沪青惨案后援会等7个团体的成员及17所学校师生共3万余人参会。各界代表争先登台演讲,呼吁英、日工厂商店工人罢工,码头工人拒绝装卸英、日货物,强烈要求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对英、日严重交涉,释放因罢工被捕的全部纱厂工人代表。迫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胶澳当局17日释放了被关押半月多的58名罢工工人。

五卅惨案发生满月时,青岛各界举行纪念大会,胡氏成为积极参与者。

《民国日报》报道:“六月三十日早十点钟,在齐燕会馆举行青沪汉粤死难烈士追悼会,各商店休业一日,均下半旗,以示哀悼。到会团体四十余,约三万余人,主席酆洗元君报告开会宗旨,胡信之君读祭文。”

7月初,胡信之以寄韬笔名,发表社论:《还要认定步骤向前去干》,指出“实行英日经济绝交,为排斥英日之利器,势在必行。”同时,他表达了对媚日小丑们的愤慨:“坐食其肉,寝其皮,亦不足以蔽其辜也!”

在今天看来,正是胡氏犀利甚至带有偏激的言论,触怒了青岛商界,成为部分大亨的敌人,也成为张宗昌枪决他的又一理由。

曾任《青岛公民报》编辑的段子涵,在上个世纪60年代撰文回忆:“一天,工人代表傅书堂、伦克忠,学生会代表李萼相继来报社送信说,有人向张宗昌告发公民报,想借刀杀人,建议报社言论稍微和缓一些。第二天,鲁佛民也来送信,内容大同小异。”

对这些消息,胡信之没有引起重视,而是继续“认定步骤向前去干”。

鉴于“巨商股东勾结串通十三个团体联名上书,控告《青岛公民报》鼓动工潮,宣传异端,请求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严加制裁”,7月8日,胡信之在《青岛公民报》上发布著名的《胡信之紧急声明》,“然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不得其死,彼又安得其生”?!表达了慷慨赴死的决心。

启者 鄙人服务新闻界垂二十载,向持正大之宗旨,光明之态度,与社会恶魔相周旋,不畏势屈,不为利诱。来青先后将及十载,始为取引所问题取怨于某方,今为沪案问题又移恨鄙人。而某方也昧于责己,明于责人,主使某某有以对待丁敬臣之法对待鄙人,此其受某国之使命,而欲置鄙人于死地也无疑。不过鄙人千里来此,早置死于度外。死一胡信之,安知无似十胡信之再起而与恶魔斗?况鄙人以一介书生,与帝国主义下之资本主义战,为争社会之正义死,在鄙人固死得其所,然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不得其死,彼又安得其生?!此后,如衅自彼开,或明谋暗算,鄙人亦唯有与之周旋而已,幸各界其重察之,勿谓鄙人之不能容物也,幸甚!

在发表紧急声明的同时,胡信之还据此向法院起诉,回击十三个团体的诬告。

熊湘伟补充说,胡信之还给熊冲留下书面遗嘱:“国事家事,希我同志学友,偏劳照顾。”

学生会代表李萼回忆说,张宗昌抵青(25日)当晚,他见到胡信之时,胡说:“有人透信,叫我提高警惕。”李萼也进行了一番劝说,但胡仍不在乎:“我是赤脚不怕穿鞋的。”

26日,张宗昌下令查封《青岛公民报》,抓捕胡信之、段子涵等人,罪名是“肆意行邪论,鼓动风潮,扰乱社会,引起重大纠纷,群情慌惧。”

记者在青岛市档案馆查到了1925年8月2日,胶澳商埠警察厅第一区警察署为巡官吴惠元查获胡信之请赏的呈文,文中较详细地记录了抓捕过程:

窃据第二分驻所一等巡官吴惠元呈称:窃于七月二十六日上午二时许,面奉厅长手谕内开:公民报主笔胡信之,屡在该报倡言共产,煽动工潮,应即拿办。仰该管巡官吴惠元严密逮捕,限一日内拿获送厅,勿误。若任逃逸,即与该巡官是问。拿获赏洋百元并升一级。等因。奉此。巡官遵即彻夜四处侦查,严密逮捕。至上午九时余,在该报馆即将该胡信之查获。

呈文后,是警察厅长陈韬的指令:“呈悉。该巡官吴惠元此次办理要案,深资得力,已另有令提升。呈内赏洋,应准照发。仰即转遵照。此令。”

7月29日晚7时,胡信之、李慰农被枪杀。

8月6日,胶济铁路总工会代表将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山东枪毙工人首领及新闻记者一事广而告之北京民众。

公告称:公民报记者胡信之君,是青岛民众反帝国主义运动的指导者,他深表同情于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公民报》上的言论,无一处不站在民众的利益之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他威迫利诱无所不用其极。胡君人格高尚,信仰坚定,丝毫不为所动。屡对工人说:“只要工人阶级的利益能争得到,胡信之粉身碎骨,也心悦!”

他以果敢行动,兑现了铮铮誓言,在中国报业史上写下壮丽的一笔,垂范后人,以笔为枪,勇往直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宗伟 图片翻拍自青岛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