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品牌”:一座“卓越城市”的成长逻辑

上海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进程中,把打响“四大品牌”当作构筑战略优势的重要抓手,居于首位的“上海服务”则凭借现代服务业形成的超强能级,成为驱动“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三大品牌的主引擎——

“四大品牌”:一座“卓越城市”的成长逻辑

一座城市要实现跃迁,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找到并做长“长板”。

在新一轮全球城市竞争中,锚定“卓越”的上海,依托既有优势,把“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当作构筑战略优势的重要抓手。在上海的发展棋局中,能否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能否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一步、快着一招,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能否再上层楼,最为关键的“胜负手”就是“四大品牌”能否打响。

而打响“四大品牌”,上海的逻辑是用上海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形成的、在全球格局下的能级优势,用“上海服务”更好地驱动“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

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能级确实令人艳羡。

作为金融中心,上海融通全球——在今年3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中,上海首次晋级全球第四位,连续四次位列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行列。

作为贸易中心,上海买卖全球——2019年,上海以进出口额34046.8亿元排名全国第一,是唯一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位居全球城市首位。

作为航运中心,上海覆盖全球——2019年发布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新加坡、中国香港、伦敦位列全球国际航运中心三甲,上海继续位列第四。

作为科创中心,上海影响全球——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3.5件……

于是,凭借现代服务业的超强能级,上海可以更高效地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可以更有力地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在“上海服务”的驱动之下,迅速蝶变。

支撑“制造”美誉度

在上海的产业结构中,服务经济绝对是大头。但上海将制造业作为产业之基的战略定位从来没有动摇过。在上海决策层眼中,制造业占比或许不很高,但含金量必须要高。“上海制造”要成为高质量、高品质的代名词。

上海着力把“高端制造”做大做强,发力的是先进制造业。而这些对技术更迭、产业革新高度敏感的“新制造”,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在产业演进中,表现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高度融合。

十几年前,就是在这个季节,有志愿报考上海交大的高考生遇到了一个选择的疑惑:航空航天学院刚组建,听说毕业后要去造“大飞机”,该不该冒险去尝试?在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影儿都没有的事儿”的否定声中,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在浦东机场首次起飞,78分钟后,平稳着陆。国产大飞机从一个概念到凌云而起,中国制造的高度被再一次刷新。它的坐标格外清晰:中国上海。

C919的研制使我国制造业第一次站在了全球分工的最高端,而这也正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才能孕育的传奇。现在的上海,沿着黄浦江,从紫竹到张江、临港,有一条集聚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融合二、三产业的清晰的航空产业链。

就像这条航空产业链一样,由于服务和制造的深度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控制等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时刻刷新着“上海制造”的品牌形象。 早已走出了凤凰自行车、海鸥照相机、大白兔奶糖等“上海制造”的刻板印象,汽车、大飞机、海洋工程、航天、核电等高端制造,“集成电路芯片研发”“大型客机机体数字化装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等可以主导产业格局的核心技术,成为“上海制造”更耀目的新名片。

驱动“购物”体验度

“上海购物”,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上海的内在定义实际上是指包括各种新消费、新体验在内的“需求满足”,是在体验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对消费体验的不断升级,而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逛商场、买东西。打响“上海购物”,上海的目标直指国际消费城市、世界时尚之都。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商业城市,上海全力放大既有的资源优势,不仅要有效地满足需求,更要在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上做文章。

上海把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当作放大优势的机遇之窗。连续两届的成功举办,让“进博会是世界优质商品的盛宴”的观念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博会这个窗口,更多全球优质商品、服务和有实力的零售商、采购商加速进入上海,更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选择在上海开出首店、首发全球新品。

根据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报告,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达到54.4%,在全球城市排名中紧随伦敦和迪拜,位列第三位,超过纽约、莫斯科、巴黎。知名品牌集聚度超过90%,路易威登、香奈儿、爱马仕、古驰、蒂芙尼、雅诗兰黛等众多国际高端品牌纷纷选择上海作为其中国地区总部、亚太地区总部所在地,如今在上海几乎没有买不到的世界名牌。仅去年一年,上海新进的首店数量已经超过900家,上海引进首店的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当前,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最后四个月的倒计时阶段。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进博会筹备工作并未减慢脚步,各国企业报名踊跃,签约展览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90%,部分展区已趋饱和,其中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等展区签约面积早已超过规划面积,展位“一位难求”的现象再次出现。

与此同时,打响“上海购物”,上海还紧紧抓住了“新零售”的风口。这个曾经错过了阿里的城市,正在成为“新零售”的“网红城市”。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的融合式发展新格局。猩便利、苏宁BIU店、简24、欧尚盒子等无人店,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宝燕商城等跨界零售新物种,食行生鲜、厨易时代、强丰、易果生鲜、万有集市等“互联网+社区服务”新模式……上海购物的版图被不断拓展。

赋能“文化”标识度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具识别度的竞争力。它为一座城市积攒起的认同感、归属感、尊崇感,是任何经济数据都无法替代的。上海的态度很坚决——只有提升了文化功能和文化品质,一座城市才会真正不负“卓越”二字。

记者到上海后参观的两个场景,就很直观地传递着这座城市在文化上对卓越的追求。

人脸识别、火苗捕捉器、移动侦测系统、玻璃震动探测系统……全球尖端安防保护的,是一件青花瓷器,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这家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联通着全世界最为知名的拍卖行,形成了艺术品交易洽购、评估鉴定、金融保险的全产业链服务。2013年,上海自贸区用18分钟完成了挂牌仪式,接下来的七年,则不断靠便捷、舒适的营商环境,来诠释这18分钟的意义。对艺术品交易企业而言,这些政策的优化,服务的便捷,意味着艺术品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自由流通,意味着通关时间降至原来的1/4,也意味着,上海开始与新加坡、瑞士这样的国际艺术交易中心对标。

而在相距不到20公里的虹口,建设年代为1933年、原为上海工部局宰牲场的“1933老场坊”,也正在实现身份的“蝶变”。以生活方式、创意、求知为核心要素,这个原来的屠宰场,变成了融时尚发布、创意设计、品牌定制、文化求知、创意休闲为一体的“集成仓”,成为上海城市的时尚秀场。

一个关乎全球文化资源的配置,体现着上海强大的文化集聚力和辐射力;一个涉及城市既有文化资源、载体和要素的挖掘、打开、激活、利用。这两者,恰恰也是“上海文化”品牌拓展的重要维度。

现在置身上海,世界名团、国际大师频频造访,已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常态;汇聚上海乃至全国、世界各地的人文资源的公共空间,正成为上海市民公共文化生活的承载地;上海既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载体和要素,正成为密布于城市运行网络的节点,成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可亲近、可感知的存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书展、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等一批已进入国际一流阵营的重大节展品牌活动,正成为上海集聚优势文化资源、文化市场要素的重要平台……

丰富的文化生态,不断推高着“上海文化”的品牌价值。同时,仅从产业层面观察,上海文化也已成为上海经济重要的底色和支撑,文化展示、文化演艺、文化市场,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成长,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驻沪记者 胡相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