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宇宙再写《海信史》,关于时间、金钱与未来的16年

8月19日,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中国制造变革与创新研讨会上,海信官方授权传记《海信史(2003—2019)》正式发布。

该书由商业人物创始人、著名财经作家迟宇宙带领团队在深入访谈60余位海信集团内部人士、掌握大量一手素材的基础上精心撰写完成,全景式地记录了海信从家电企业到科技企业的转型之路。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我们不可能去脱离制造业谈一个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强大。”《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在发言时说:在制造业创新上,海信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中国正在发生从商品经济进入到价值经济的范式改变,商品经济是以物品为中心,价值经济是以人为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蔡剑教授认为,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要盯住主要群体需求痛点设计产品和服务。

海信学院院长马宝龙表示,在51年的发展历程中,海信身处竞争最激烈最充分的电子信息行业,穿越了几个非常大的周期。当下,面对疫情的“极限冲击”和“压力测试”,上下游关联企业众多、员工高达8万余人的海信,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今年6月,海信集团整体营业收入实现了今年以来单月首次同比增长;7月当月集团整体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同比大幅增长,尤其是海外收入也实现了较大规模增长。

“在参加海信集团办公会的时候,周厚健董事长说,今天我们遇到的困境我也从来没有遇到过,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们也没有遇到过,大家不用担心,只要扎扎实实的把眼前的工作抓好,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一定会走出这个周期。”马宝龙说,作为中国制造韧性的代表,海信穿越周期没有什么秘密,其实就在于对诚实正直、务实创新、用户至上、永续经营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

迟宇宙表示:海信走过的50年,可谓是中国制造业的50年。两本《海信史》恰恰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改变与未来。

目前,中国需要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有技术实力、制定游戏规则的实力、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实力。这些实力,核心的就是技术实力。“青岛不是一线城市,海信处于竞争极其充分的行业,利润率与其它很多行业相比更低,技术上有这么多突破就更难能可贵。”


以下为迟宇宙先生分享全文——

大家好,我是迟宇宙,《海信史》的作者,很巧合的是,我也曾是《经济观察报》创刊时的首席记者,并且以这个身份第一次采访了海信,带着这个身份完成了《海信史》的采访与写作。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2002年,我大半年都在海信度过,每天在海信各个园区采访,时间呆的最多的是江西路,因为海信的档案室就在那里,查阅、复印档案是我当时最快乐的事之一。从原始档案中窥测历史,这是很诱人的一项工作。我当时住的地方也离档案室很近,步行只要五分钟。夏天的时候,除了查阅档案、采访,我还在那儿看了一些日韩世界杯比赛,写过两个世界杯专栏。很值得怀念的一个夏天。

2003年春天,我完成了海信史的写作。我印象极为深刻,因为我最后写的是“绪论”,一边喝酒一边写,写完就去睡觉,准备第二天一早进行校对和修订,第二天早上发现,没出现一个错别字,读完也觉得还流畅,就没有进行改动。

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企业史,《海信史》,有一些评价说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史。我对这个评价很忐忑,也很欢喜。

时隔十七年,为什么要写第二本《海信史》?

这里面依旧有一些巧合,一些错综复杂的命运之线的纠缠。2019年是海信的五十周年。五十年,对于一家中国企业来说是不短的年头。从青岛无线电二厂到今天的海信,时间本身就是最好的叙事者,将规则深深地刻在了这个载体之上。在这五十年里,海信、中国制造业、青岛、中国、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变,曾经辉煌的坍塌了,曾经落后的领先了曾经弱小的强大了,曾经卑微的高尚了,曾经落后的领先了……

海信的五十年,可谓是中国制造业的五十年,也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开放走向领先,成为世界潮流领导者的五十年。中国家电制造业先是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开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到接下来通过价格战等一系列手段在国内市场进行残酷竞争,然后通过出口、建厂、收购等方式参与全球竞争,如今已经是全球家电市场上最主要的玩家。

全球电视机市场,目前主要是韩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进行竞争,韩国的是三星与LG,中国是海信与TCL。以前荣耀属于日本企业,现在中国企业取代了日本企业的位置,还收购了很多日本企业,譬如海信收购了东芝的电视机业务。

时间很残酷,命运也很残酷。

海信想能够有一本书能够呈现出五十年的波澜壮阔。这是一部宏大的历史。他们觉得,之前的三十多年我已经通过第一本《海信史》写了,也觉得我比较了解海信,我们就进行了交流,开始了这一本《海信史》的写作计划。原来的计划并不是续写海信史,甚至名字也没有叫海信史,但最终我们都觉得,《海信史》是最好的名字。

时间线上的另一端,在我手中,我2015年末创立“商业人物”,主要进行一线企业家的深度访谈,海信的周厚健董事长,是熟悉的人,老朋友,我有了足够的理由重启对他的访问。在之前,我偶尔会去青岛度假,也会与海信的朋友们见面,聊聊海信,聊聊变化的行业与中国。千丝万缕的情感纠缠中,写新一本《海信史》也是我的选择。 两本《海信史》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是时代的差异,也是海信的变化,同时也是我个人的变化。

写第一本海信史的时候,我二十六岁,对未来野心勃勃,想开创一个新的写作门类,想成就一些东西。我努力去呈现我掌握的和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用一本书编织了一个华丽的花环。这个花环是充满激情的、向上的,也容易使人激动的,就如同中国之前所经历的几十年,波澜壮阔、激情洋溢、野心优雅。我尽了我最大的力,把自己在文字上的花活儿展示了出来。第一本海信史,我是满意的,也是欢喜的。

第二本海信史,我其实更想展示一个朴实的、真实的、技术创新的、波折中前行的海信。这也是我自己心态的折射。人到中年,阅历丰富了起来,华丽的、虚幻的都不能迷惑自己,质朴的、简洁的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有时候看不清道路,遵从本心,一条道走到黑就行了。

其实第二本海信史,其背景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历史,是中国成为全球化领导者并且与各种力量激烈碰撞的历史。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喧嚣的表象最易迷人眼,但背后都围绕着一个最根本的词汇,技术。技术代表未来,谁能够技术领先一步,谁就能领先未来。为了未来争斗,还有什么不能理解呢?

中国也好,世界也好,总会有一些公司昙花般璀璨一时,最终被戳破了虚幻的泡泡,也有一些公司,默默地往前走,以致人们对其印象还停留在旧日。这样的公司遍布各个行业,曾经一度,华为是这样的,海信是这样的,阿里巴巴也是这样的。我这几年访问过一些细分行业的巨头,它们声名不彰,甚至专业的财经媒体记者都未曾听说过,但它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可谓一言九鼎。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中国需要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有技术实力、制定游戏规则的实力、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实力。这些实力,核心的就是技术实力。所以我在第二本海信史中,想平静地探讨一下,海信究竟在技术创新和实现上干了些什么,以及为什么。

海信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也好,挑战也好,正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化之后,曾经面临过很多问题,遭遇抵制、打压,西班牙烧过鞋,欧洲多国都搞过反垄断等等;因为无知与傲慢,我们也吃过很多亏,交了很多学费。但那时候的挑战,是市场本身的挑战,通过适应市场规则、建厂、并购这样的手段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

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我们今天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命的问题。中国制造业什么时候掌握了核心命脉,什么时候就真正将挑战变成了机遇。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海信的激光电视、信芯、光通信模块等产品,这些产品都掌握了核心技术,不会受制于人,至少不完全受制于人。

海信干的这些事情,都是拿时间与钱堆出来的。青岛不是一线城市,海信处于竞争极其充分的行业,利润率与其它很多行业相比更低,钱、人才与时间就显得更加奢侈,技术上有这么多突破就更难能可贵。

中国有一批这样的公司,愿意花钱、人和时间去养育未来。我有一次采访浙江一位老先生,他的公司给电动汽车提供配件。我们聊起它公司的中央研究院。老先生很高兴,说已经有66位博士了。我们又聊起公司的定位,当公司与潮流同行之后,竞争对手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些公司,而是进入到新的一个领域,是新的、更强大的对手。当然,也意味着更大的未来。老先生沉默了一会儿,说:看来660个博士也不够。

现在,养育未来的行动主要是基于当下领导者的前瞻和意愿,基于对未来模糊的印象。中国企业大多历史较短,生于竞争的焦虑,死于竞争的压力,缺乏远见卓识,更缺乏哺育远见卓识的时间。

现在有了海信、华为、阿里这样的先行者,也会有前仆后继的同路人,路上就不会寂寞,路径也会清晰。

其实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真实心态——身处中国,相信中国;时在当下,相信未来。秩序出自混乱,希望生于微光。(来源:海信集团官方微信)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