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2月2日6版
周君:“创业板第一股”的“创业经”
写在前面的话
2020年11月底,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启动分拆子公司特来电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不久后,青岛证监局官网披露,特来电已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银河证券。距离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特来电又近了一步,而“二次创业”6年多的特锐德,也将借此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创业眼光”。
成立于2004年的特锐德,从一个23人的团队,到以铁路电力装备领域“黑马”的姿态登陆创业板,仅用5年时间。那时它是中国创业板第一股,股票代码300001。
二次创业,特锐德提出了在外人看来天马行空的“充电网”概念,在质疑声中前后累计投资70亿元,研发投资11亿元,建起全国最大新能源汽车充电网。如今,已服务城市335个,拥有110家城市运营公司,支撑全国15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每天充电量超过1000万度……2020年,特来电以超过140亿元估值跻身独角兽行列。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愿闻其详的创业故事。在特锐德建设的中国新能源生态科技馆中,老家天津的80后总裁周君讲述了企业的“创业经”。
面试的时候,于总(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就跟我说,电气行业是一个永远的朝阳行业,电力设备制造是跟着技术发展和能源革命,一直向前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能不能不断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过去16年多,特锐德算是比较成功的。从箱式变电装备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我们都在行业内做到了领先,从一家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转变为一家新基建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如今,特锐德正在打造“第三条曲线”,目标是最具创新活力的能源管理公司。
这中间,除了技术这一根本,也离不开特锐德独特的团队建设、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以及始终保持的一份危机感。
青岛制造·高端访谈 对话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君(右)
关于团队
“特锐德人才流失率几乎为零,关键在 ‘找对人’”
团队,是特锐德各个核心竞争力当中“核心的核心”。
我们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狼性团队,凝聚力特别强大。2004年创业至今特锐德人才流失率几乎为零,这在民营企业中是很少见的。关键在于特锐德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坚持“找对人”,找志同道合的人。
做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时,我们没有从原有团队中抽调任何人,而是完全对外招聘。十位首席科学家,几乎全部是于总亲自从各个领域的“大拿”中邀请回来的。于总跟他们讲自己的理念、想法,他们也都看好新能源充电事业,大家一拍即合。
在团队建设时,我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法”。采取“扬长避短、克服缺点”原则,规避缺点,挖掘优点,促使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包容以达成共同目标。
我们的案例被清华大学挖掘后,写进了清华大学教学案例。后来哈佛大学教授也来我们这儿考察。本来他们以为有了先前的案例,一天两天就能看透。结果一来就被我们团队吸引了,调研了一周多时间,回去之后将我们写进了哈佛大学教学案例,每个在哈佛读工商管理的学生,都会学到特锐德团队建设的案例。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周 君
关于资本
“资本能给快速发展型企业插上翅膀”
2009年,创业板开闸,特锐德第一个向发审机构递报了各种材料、第一个发布招股说明书、第一个通过发审会,一路下来,拿到了“300001”。
我记得非常清楚,正式敲钟前一晚于总半夜给我发短信,“001稳了”,后来就兴奋得一直没睡着,第二天起来就期待上市的那个时刻。
事实上,最初我们并没想争这个“创业板第一股”。
特锐德创业,是抓住了铁路电气化改造机遇。2006年前后,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特锐德在业内已小有名气。中国首条高铁线路京津客专的电力装备项目就被特锐德全线拿下。随后几年,特锐德在国内高铁电力箱变市场的占有率迅速提升至70%,每年业绩都翻番增长,相当符合上市公司各项要求。但当时,我们并没有认为特锐德需要上市。崂山区和券商主动找来,我们才想明白了,启动了上市计划。从想上市到上市成功,前后只用了100天左右时间。
特锐德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我们认为资本能给快速发展型企业插上翅膀。特锐德作为一家一直都在追求可持续增长的企业,资本市场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支撑。
上市成功那一刻,资本市场对特锐德的资金注入比前5年的利润总和还要多得多。瞬间感觉自己有钱了,能购入更多新设备、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引进更多人才,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有了基础。
所以从上市至今,企业持股的核心人员没有一个抛售手里的股份。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支持了特锐德,特锐德就要把资本市场给我们的这份希望转化到企业发展里去。哪怕在2018年,全国性去杠杆时遇到过资金紧张,我们也坚持下来了。不久后,我们可能会开启一个和资本市场的全新对接。
关于危机感
“发展最好的时候,恰是要着眼于布局新未来的时候”
2014年,特来电成立,特锐德开启二次创业。
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高铁装备市场的天花板。
管理学上有个说法,叫“跨域S曲线”,一家企业在经历一条S形曲线增长的基础上,就要在最优的时候开启第二条S曲线。换句话说,发展最好的时候,恰是要着眼于考虑布局新未来的时候。
上市时,特锐德高铁做得是最棒的。但随后铁路系统内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提醒了我们一件事,只依赖一个市场是十分危险的。一方面,我们拓展了电网、石油石化等电力装备应用的新行业。短短两三年时间,特锐德对铁路市场的依赖就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就是拓展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网这个新业务。当制造业业务达到顶峰时,要有一个新的增长极支撑集团持续快速发展。
特来电成立之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了几年。第一批特斯拉进入中国后,国内专家和企业对电动路线更加坚定。我们做电力行业的,迅速明白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不过,我们不是要做充电桩,而是要做充电网。这是最初就明确的。
2013年底,特来电正式成立之前,召开了一次研讨会,管理层达成战略上的共识:电动汽车的属性会发生变化,在过去单纯交通属性上会增加能源属性,可以比喻为一个巨大的充电宝,不仅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能和电网形成友好互动。同时,电池、电机、电控替代发动机、变速箱成为汽车的核心,电子化之后必然会有信息传递,汽车也会新增数字化属性。所以,充电桩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插头,而是一个能源和信息链接的端口。
开始的时候步子迈得非常艰难。别人都做充电桩,就特来电一家做充电网,理念太超前了,大家都不认同。特锐德作为“母体”,源源不断给特来电输血,包括投借、运营平台建设和团队打造。坚持下来,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2017年,我们开始酝酿“第三条曲线”——微电网。能源转型一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不久前,国家提出“3060”目标,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特锐德的微电网是要打造一个面向新能源市场的能源综合管理智能化系统。比如,建设一个连接光、储、充的微电网,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能与电网有序交互。这个业务板块会是一个真正的大集成,特锐德的制造、特来电的运营,以及未来能源和生态性行业的布局将形成合力,画出“第三条曲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 欣 整理)
谈技术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技术引领是海信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50余年来,不管环境和竞争的挑战多么纷繁复杂,追求技术领先一直是海信超越行业技术迭代挑战,实现规模增长的核心秘诀之一。
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世界一流的彩电生产线,还是研发中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无论是建成国产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还是牵头LED国际标准的制定;无论是ULED产品的广泛应用,还是光接入模块的全球领先,技术的关键一小步往往推动着海信转型的一大步。
海信房地产能够以高品质得到社会高度评价,优秀的研发与设计能力是首要因素。如果没有网络科技团队打破国外垄断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艰难一单,也不会有今天147个城市使用着海信的智能交通产品;如果没有CAS在7年前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也没有今天一万多个疑难病例被破解,海信医疗逐步实现产业化升级;如果没有激光团队7年只投不产的苦心孤诣,也没有今天激光电视从0到1、并带动全球激光显示产业争春竞艳……
这些海信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无一不是与技术引领紧密相关。
掌握关键技术是海信进入新行业的先决条件。无论是智能交通,抑或是智慧医疗、光模块产品,在进入这些新产业新领域时,海信总是遵循人才引进、建立课题组、开始预研,建立研究所、设立新公司的技术孵化产业的路径,坚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稳步实现产业拓展。我们特别强调重视技术预研,强调产品开发遵循着“预研一代、储备一代、应市一代”的研发路径,主动投入资源对前瞻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进行立项研究。海信超声产品,历经三年孵化、三年提升、三年攻坚,正是时间对我们最好的馈赠,更是我们对技术立企战略的践行。
好的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永动机”。对研发人员的重视,让预研人员不坐冷板凳也是海信一贯的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顶着压力设立“人才特区”是海信赢得技术跑道的重要一步。2002年,集团启动“科技创新奖”评选,拿出专项资金奖励取得显著科研成绩的研发人员,信芯团队、VIDAA操作系统团队、刘卫东、高玉岭、曹建伟等研发带头人曾纷纷获奖,更有百余项科研项目获得嘉奖。海信不久前正式印发《集团重大前沿及核心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对主动承担重大前沿创新性研究课题承担者,最高给予800万元奖励。去年,彩超研发团队就因此获得300万元奖励。
通过大张旗鼓鼓励研发的亮剑精神,希望更多有胆魄与卓识的人才勇于主动承担重大前沿创新性研究课题,敢于开发市场领先的技术,以此确保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持海信的技术领先,持续打造高质量好产品,支撑整个海信的永续经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 欣 整理)
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
企业家“吐槽”青岛
即使融到资,仍不得不到外地组建新团队
移动互联网创业,资金和人才是两大要素。成立三年,我们拿到了天使轮融资,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等大牌投资人也联系过我们。但取得一轮融资之后,我们仍然准备去上海或者南京组建新团队,开展VR游戏开发,关键就在人才受限。
互联网创业必须要有人才持续输出的环境,才能不断开展新的研发项目。相比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青岛在人才方面有明显差距,一是高校相关的软件专业人才资源少,不像南京每年都输出一批软件人才;再就是青岛的互联网人才招引主要是大企业驱动,中小企业很难吸引留住人才。一些本土互联网创业公司也因为人才、技术等原因慢慢离开青岛,去北上广深发展。
——青岛某互联网初创公司负责人
免费停车场,服务不应打折扣
近日去高新区办事,遭遇了一件停车烦心事儿。所拜访企业位于智力岛路,按地图提示找到了附近免费的地面公共停车场,发现入口处已排起长队。起初以为是来附近办事车辆太多,场内停车位已满所致。后来发现问题出在入口处的车辆识别系统上。
与很多大商场系统的超“敏锐”识别不同,在这里,几乎每辆车都要来回调整两三次位置,摄像头才能识别到车牌,然后自动起杆,导致车辆入场效率大幅降低。加之由于停车场位置原因,两路车辆从两个方向同时汇入一个入口,谁先谁后,难免有所争抢,停车场管理员完全视若无睹。从出门到高新区,一路上才用了40分钟,但进停车场就用了近20分钟。免费停车场紧临高新区管委,设置初衷肯定是为了方便大家。青岛现在全力提升营商环境,但除了政策环境,停车这些小细节也很重要,如果因为服务跟不上而让办事者感到糟心,就得不偿失了。
——一家企业负责人
鼓励企业上市,补贴不能只是“毛毛雨”
我们是青岛的一家高科技企业,拥有核心产品与技术,近几年持续盈利,基本符合企业上市的条件,我们也有登陆科创板的打算,希望能够借助资本的力量再上层楼。但说实话,企业的上市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尤其是高昂的上市中介费用,就令人有些望而却步。
我们专门了解过青岛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内容,说实话,补助的金额不太让我们心动。比如青岛鼓励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根据企业上市进程分阶段给予补贴,累计补助金额300万元。一般企业上市各种中介费用要占到上市总募资额的一成左右,知名投行、券商收费还会更高。如果我们顺利登陆A股,募集一个亿的话,中介费用就要一千万元左右。相比之下,政府的上市补贴真的是“毛毛雨”,而且还要分阶段到位。
现在各大城市都在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IPO补贴也是水涨船高。济南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挂牌的企业一次性补助600万元;成都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上市申请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的,给予200万元奖励,首发上市时,再一次性给予800万元奖励;河南则提出对于在沪深交易所主板(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以及在境外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给予500万元奖补。
鼓励企业上市,青岛能否多增些“真金白银”?
——青岛一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
建立归属感,不是靠物业水电优惠
我们作为吸引外资项目的平台型机构,从去年开始在青岛注册了公司,准备引入一批海外项目在青岛落地。我们来到青岛,是带着海外真实可靠的项目来的,是想实实在在地找到合作伙伴,通过资源的对接把相关产业做起来。我们带来的许多项目不仅在产业方向上与青岛相契合,发展潜力更是不容小觑。一年来,我们走访了青岛上百家企业,发现有许多可以合作的方向,很多企业也愿意和我们合作。
这些海外项目的落地要有周期,在前期投入阶段,我们需要政府有一定的扶持,后期随着项目的引进落地,可以实现造血功能。但在与政府部门实际对接过程中,我们没有感受到足够的重视,政府官员关心的都是项目投资额、税收,而不是项目有怎样的发展前景,能与青岛相关产业如何结合。
在我看来,虽然青岛一直在提平台思维,但政府很多部门并没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平台,也不清楚平台的价值所在。谈到支持政策,政府部门就只和我们谈一些物业水电办公室等等琐碎的问题,显得很没有诚意。
青岛要打造创业城市,招商引资不应该只注重项目投资额,而忽视海外项目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对于我们这样可以真正落地项目的平台机构,也应该有一套普适性的扶持政策,这样对整个青岛的招商工作也是一个促进。
——青岛某外商服务机构负责人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