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威海利好”,在融入胶东经济圈过程中实现新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威海如何迈好第一步?2月2日上午,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长李干杰代表省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与威海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被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大盘子,尤其是在开放、海洋、一体化发展等三方面,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为威海市今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利好支持。

做好开放文章 在深耕日韩上取得新突破

■报告点击:做大做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

紧抓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改革试点的政策叠加机遇,去年以来,威海市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34.6亿元,占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的25%,居全省第2位;跨境电商零售直购出口27.4亿元,占全省的54.4%,为全省第一。

以报告为指导,威海市将研究国内物流发展布局,推动顺丰集团在威海设立保税“中心仓”,建设顺丰综合物流园,争取跨境电商进口有所突破。同时,推动速卖通在威海设立“边境仓”。加快建设皇朝马汉保税物流中心,争取尽快验收封关运行。

同时,支持韩国商品交易中心升级改造,继续鼓励玖罗保税展示中心丰富商品类别,推动综保区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尽快投入运营,研究韩国化妆品由“进口+销售”转为“国内生产+销售”。

■报告点击: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培育荣成服务外包产业园、环翠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特色载体,搭建国际运输、文化旅游等10余个服务贸易专业服务平台……开展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以来,威海市服务贸易从业主体年均增长50家以上,服务进出口实现年均增长15%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威海将积极培育大数据、云服务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认真总结服务贸易试点经验,不断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威海经验”。同时,建设威海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线下展示平台”,集中展示威海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企业案例、重点产品、合作经验,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企业产品及服务搭建展示推广平台。开展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认定工作,争取将荣成修造船基地纳入全省“大盘子”,带动辐射相关企业集聚发展。

■报告点击:打造与日韩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

报告提出,要加密空运海运航班航线,打造与日韩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支持威海与韩国仁川整车运输常态化。在威海,已构建起向东与韩国、日本海港、空港联动,向西至中亚、欧洲的东西互联互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由此,威海正由支端末梢变为连接国内腹地和日韩、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城市。

在提升中韩通道软环境支撑上,威海力争今年启动中韩整车运输业务试运行,争取实现常态化运行,并探讨推动威海与仁川口岸间开展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三互”通关合作。在完善中韩通道硬支撑方面,威海市将深化威海港与青岛港一体化发展,将威海港对韩航线优势和青岛港市场资源优势相结合;适时新开或加密至韩国海上航线,增加威海至韩国全货运航班、空中航线和航班,争取实现对韩重点机场全覆盖。

 做好海洋文章 争当海洋强省建设排头兵

■报告点击:新创建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近年来,威海市不断由海洋大市迈向海洋强市,由“浅蓝”驶向“深蓝”。对报告提出的推广深远海智能网箱装备应用,新创建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威海市提前谋划,已签下一批深远海装备型牧场项目,并于去年新申报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新增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围绕推广深远海智能网箱装备应用和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威海市今年内将争取建设30个以上深远海养殖装备(网箱、平台、工船),争取新增1-2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海洋牧场示范规模,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报告点击:更实举措发展海洋经济

报告提出,要出台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产业。作为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威海市是中国重要的游艇出口生产基地和玻璃钢船艇生产基地,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100余家。同时,威海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近100项科研成果进入产业化阶段,构建出涵盖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等10余个领域完整产业链条,形成园区支撑、产业链优化聚集发展格局。

在今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规划中,威海将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融合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存量,盘活困难企业;加强精准招商和对外交流合作,引进一批海工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智能制造等手段,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做优做强。

针对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产业发展,威海市将推进产品向价值链高端、销售向市场终端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推进南海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实施;搭建更多政府、部门、企业与专家的共享交流平台,实现人才、技术等资源互补、共享。通过三大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海洋生物产业向规模集群化升级。

做好一体化文章 在融入胶东经济圈过程中实现新发展

■报告点击:提升“一群两心三圈”协同发展水平

作为“三圈”之一,胶东经济圈在2020年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之际加速成型。威海港与青岛港实现一体规划,胶东五市公积金实现异地“互认互贷”……威海市与胶东各市“攥指成拳”,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在今后一段时期,威海市在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将推进口岸通关一体化建设。建立完善口岸联络协调机制,加强口岸跨市协作,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互联互通合作机制,推进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开放企业评价结果信息查询功能,实现“通关+物流”数据点对点对接共享,推动胶东经济圈通关一体化便利化。以“四港联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中韩口岸协作,推动两地海关开展信息互换及以企业为单元的通关、认证许可、标准计量等。加强中日、中韩海关间“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建设中日韩“海陆空”跨境电商高速物流通道。

■报告点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文登抽水蓄能电站等基础设施,被明确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莱荣高铁全省率先立项,到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再到新机场场址获民航局正式批复,一年来,威海市基础设施建设喜讯不断。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关键。在威海市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中,莱荣高铁、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新机场及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项目,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文登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工程,及重大水利项目建设都被提上日程,摆在工作首要位置,陆路交通末梢短板将得到精准补齐。(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张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