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3日讯 今天是中国24节气之首:立春,立春不仅意味着万物复苏,也意味着牛年已至,青岛春节的氛围也愈发浓厚。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年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过上了中国年。
2月3日下午,一场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的别开生面的“国际友人@Qingdao”迎新春国际联欢沙龙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热闹开启。红色灯笼、中国结等春节元素让现场看起来年味十足,来自8个国家的10位国际友人在青岛感受浓浓的中国年,深入体验中国文化。
“现在我们写中国字‘福’,它在中文里的寓意是‘happiness’”,活动现场书法老师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字“福”的寓意,并指导他们一笔一画地写下“福”“新年好”“新春快乐”等字句。现场不少国际友人已在青定居多年,对中国文化并不陌生,当知道要写春节标志性礼俗之一的春联时,不少人兴奋起来。
来自美国的Kim是青岛大学商学院教授,她已经在青岛生活十多个年头,十分热爱中国文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第一个在红色纸上写下“福”字,并开心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国际友人纷纷鼓掌欢呼。
中国海洋大学留学生Robinson是第一次写毛笔字,老师握着他的手一笔一画地写下“新年快乐”。随后,当他独立完成时,新年快乐几个字变得抽象起来,他笑称自己创造了一种新字体。
对于国际友人来说,不少人已经在青岛度过多个春节,每逢春节之际,他们总能感受到青岛人的热情。来自青岛大学的Sam,今年将度过在青的第三个春节,每逢节日,他的中国同学都会请他去家中一起欢庆佳节,当谈起对中国春节的印象时,他总是最先想起春节之际的美味佳肴。“在春节总是有丰富的美味,朋友家有我爱喝的青岛啤酒,还有我爱吃的饺子。”
活动现场,国际友人也化身“厨师”,体验如何包饺子。不过饺子繁碎复杂的做法显然难住了他们。仅仅是刚开始的揉面很多人就显得力不从心,来自巴基斯坦的Jose一直将面握在手中却不知如何下手,最后他索性做起了巴基斯坦的传统面食,Kim虽然已经有12年的包饺子经历,但在把面团变成一个个大小相同的小剂子时,因为剂子尺寸太小不得不再揉成面团重新切割。
虽然包饺子不易,但在体验的过程中,大家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的魅力。Kim告诉记者,“相比起美国的圣诞节,我更喜欢中国的春节,因为很热闹很有趣,我和青岛朋友聊天的过程中,知道了好多春节知识。比如,我今天知道了倒着贴“福”字在春节寓意‘福来’的意思”。来自印度的Sam也是在今天书写春联的过程中第一次知道,贴春联意味着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他听后不禁感慨“cool”。
近年来,走进青岛、常住青岛的外国人次不断递增,从城市地域景观到文化氛围,青岛透过自己独有的文旅风情,让来自世界各处的国际友人都能在青岛找到共鸣。
但对国际友人而言,他们热爱青岛、留在青岛的原因还因为青岛浓厚的人情味。就像Kim所说:“我每次都知道青岛会满足我的预期,但她却一次次超乎我的预料。”(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芝萌)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