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发展力,青岛何以成“基石”?


越是艰难,越拼“内功”。

在经济结构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周期下行以及国际经贸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之下,经济运行“压力山大”,国内城市谁承压力最强?谁最有可能实现快速反弹?关键要看城市产业实力。

知名智库中国生产力学会历时一年,基于城市基本面、产业能级现状和产业发展潜力三大维度、11个方面、45项具体指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方法,形成我国657个设市城市产业发展力评价结果——《2020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力评价报告》(下称《报告》)。

按照产业发展力评价结果,《报告》将657个设市城市被划分成五级,分别是引领型城市(5个)、基石型城市(20个)、潜力型城市(35个)、机会型城市(100个)和追随型城市(497个),呈现“五级金字塔”格局。各类型城市具有不同的产业发展特征和城市发展驱动力。

青岛在全国657个设市城市中排名第17位,被划为20个“基石型城市”之一。这一排名略低于青岛城市整体实力排名,表明青岛产业发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1、这5个塔尖城市凭什么“引领”?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5城为“引领型城市”,高居金字塔塔尖。这5城2019年GDP分别排名全国第1、第2、第4、第3、第9,总量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

《报告》认为,这5个城市综合实力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产业创新能力强,对其它城市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引领型城市将通过创新驱动和资本驱动,带动所在城市群的整体产业发展。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根据“城市产业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组将影响城市基本面、城市产业能级和城市产业发展潜力分解为11个二级指标,包括城市经济实力、财富水平、配套资源、交通通达、产业集聚度、产业活力度、产业协调度、产业开放度、产业创新度、产业支撑度、产业生态度。

评价结果显示,现阶段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群和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均形成了规模大、层次高、实力强、数量多的产业集群,并迅速向周边扩散,形成了带状产业集群或集团式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能级。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杭州分别排在产业集聚度第1、第4、第5、第6、第7位。

从产业协调度来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产业发展协调度最高,长三角城市也实现了城市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分别排在产业集聚度第1、第2、第3、第4、第7位。

从产业开放度来看,沿海城市因地域优势而领先。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分别排名第1、第2、第3、第6、第7。

从产业创新度来看,北上广深在科研实力和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遥遥领先,引领着我国产业创新方向。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占据产业创新度前五位。

从产业活力度来看,5个引领型城市依旧牢牢占据塔尖位置。杭州位居榜首,原因是城市产业活力突出,人口、消费、投资、经济等各项增速指标都位居前列,特别是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高达25%,说明金融市场活跃,资本和创新双轮驱动对城市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

在5个“引领型城市”中,作为非一线城市的代表,杭州首次跻身第一梯队。杭州跃迁的密码是注重创新,“十三五”以来将产业发展重点转移到信息经济,以服务业优先、数字经济优先带动三产发展,城市整体产业发展力明显提升。

2、这20城何以为“基石”?

金字塔要稳,必须有牢固的塔基。

《报告》将成都、苏州、武汉、南京、重庆、长沙、天津、宁波、西安、郑州、无锡、青岛、合肥、东莞、福州、济南、常州、南通、佛山、厦门等20城划为“基石型城市”。

从城市经济实力看,这20个城市中有12个万亿之城,还有7个准万亿之城,2019年GDP合计约占全国GDP总量的四分之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基石型城市中长三角城市云集。这源于长三角城市注重区域产业资源整合,加强要素共享和产业分工协作,协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体系。

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基石型城市将通过技术驱动和资源驱动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巩固其作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基石的核心地位,同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分指标看,不少“基石型城市”的排名很靠前,甚至高于塔尖城市。比如,在产业集聚度上,东莞、苏州仅次于上海,位列全国第2、第3位。

东莞、苏州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的典型城市,均形成了规模大、层次高、实力强、数量多的产业集群,并迅速向周边扩散,形成了带状产业集群或集团式产业集群。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全球每四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是东莞制造”“世界工厂”……在东莞,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每个产业前有专业市场,中间有大、中、小各类型加工厂,而后面拥有很好的产业配套支撑,产业集聚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苏州凭借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坚定地以“制造业立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终创造了“苏州奇迹”,并成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模式之一。今年上半年,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成功超越上海、深圳,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产业强,经济就强。在上半年的GDP排行榜上,长沙成为最大赢家:以2.2%的GDP增速名列“万亿俱乐部”17城首位,排名由上年末的第16位上升至第12位,一口气上升了4个位次。长沙能够成功上位,工业立下汗马功劳。上半年,长沙凭借3.9%的增长率位列“万亿俱乐部”城市工业增加值增幅第一。

在这个阵营中,以制造业立市、闻名的城市还有很多,比如宁波、无锡、佛山等,他们在城市产业发展力榜单上的排名都很高。

如果说5个“引领型城市”代表的是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力的高度,那作为“基石”的20城,代表的就是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力的厚度。它们最有实力站上塔尖。

3、青岛产业发展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青岛产业发展力在全国657个设市城市中排名第17位,被划为20个“基石型城市”之一。

这个排名略低于城市GDP排名(第14位),说明青岛产业发展力与城市的整体实力还不相称,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产业集聚度上,青岛排名全国第17位,说明青岛产业集聚度还有待提升。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形成集群效应,是提升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虽然青岛早前已规划建设了一批工业产业集聚区,但各区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仍存在产业层次低、布局散、集而不群、产业竞争力弱等问题,且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青岛制造业历史悠久、技术雄厚,是全国第九个、全省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过万亿的城市,在家电、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船舶海工装备产业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先发优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这些产业没有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在2019年5月26日晚举行的“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行动方案答辩会上,一位熟谙青岛产业家底的官员列举的几个数据发人深省:家电产业,青岛本地配套大约是40%,而合肥是70%;海工装备产业,青岛多是制造组装企业,而上海长兴岛的海工产业基地,不仅产业链条完善,还拥有众多知名品牌;汽车制造业,青岛本地配套率大约是30%到50%,重庆则达到了80%。

为了提升产业集聚度,青岛于2019年出台了《青岛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创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计划到2021年,创建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集聚区10个以上,300—500亿元的集聚区5个,500—1000亿元的集聚区3个,过1000亿元的集聚区3个,基本形成承接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平台。这个目标如能实现,青岛产业集聚度将显著提高。

青岛的产业开放度还不错,在全国排名第10位。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开放是青岛的底色。“走出去”与“引进来”,在与世界的共舞中,开放融入青岛产业、青岛制造的基因。

开放度是青岛产业的优势,要想巩固提升青岛产业发展力,必须发挥好这一优势。对今天的青岛来讲,最核心、最基础的开放就是产业开放,有效的做法就是积极融入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技术链、人才链、资本链。

今年上半年,青岛新设立外资企业408家,实际使用外资29.4亿美元,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45.6%;实际到位的重点内资项目425个,到位资金952.8亿元,同比增长10.8%。这表明,虽然遭受疫情的冲击,但青岛产业在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维度上的步伐没有减缓。

青岛产业生态度表现相当不错,在全国排名第4位。排在前三位的是三亚、深圳和海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岛如果能有效发挥优质生态基底优势,着力构建生态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单纯的生态治理与保护向“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转变,那青岛的产业发展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榜单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优点和不足。青岛应当以塔尖城市为标杆,抓紧补齐短板,做长长板,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力,从而为城市前行注入强大的产业动能。

作者 | 沈默    编辑 | 木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