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如何更好聚人才?局长与自媒体大V畅聊两个小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0日讯 “青岛吸引人才应该多措并举,比如能不能引入‘项目制’。通过项目把人才聚在一起,有项目时一起做,没有项目时解散,不一定常住青岛。人才只要能为青岛所用即可。”

8月20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网信办主办的“青岛大家谈”茶座活动迎来第五期,10多位自媒体大V面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义瑛,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提出多个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建议。

胡义瑛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事关社会民生,联系千家万户,承担着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重任。宣传好青岛的人才政策离不开自媒体的支持,对于各位大V的建议我们认真采纳,对于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

今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不断加强部门联动,深化产才融合,实施靶向引才。1-7月份,全市引进聚集各类人才12.3万人。为5.2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安家费、住房补贴、小微企业就业补贴资金2.64亿元。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用机制,积极营造“4+1”的发展生态。一是瞄准企业需求靶向引才。开展专题调研,编制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助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提供人才支持。二是促进产教融合定向育才。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启动首批工业互联网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申报。三是构建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围绕人才关注的“税学医房”等问题,以企业和人才需求为导向,提升人才服务综合效能,营造让企业家和人才感到舒服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五期青岛大家谈茶座活动现场

引入的人才“留青率”高

城市间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这两年,“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各大城市各显神通,推出降低落户门槛、提供住房补贴等种种举措。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中,青岛的表现可圈可点。胡义瑛介绍说,2019年青岛吸引集聚各类人才超过25万人,据社保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人才转出数量在8000左右,属于人才的正常流动,说明绝大多数人才选择留在青岛发展。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义瑛

“今年我市共吸引“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人才来青就业3068人,占全省总量22%”胡义瑛说,一方面说明青岛发起的十五个攻势,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起势,产业结构变化,最终带来了人才结构的改善。另一方面体现出,青岛出台的各类政策得到了人才的认可。

此外,上半年青岛新增就业8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招聘多,城市的活力就足。”

时事评论员张楠之(左)提问

“面对问题,不能当‘鸵鸟’”

两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大V们也毫不避讳问题。

时事评论员张楠之讲述了一个案例。青年人才来青创新创新,非常关注青岛的各项人才补贴政策,其朋友申请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补贴发放时间周期较长。

胡义瑛回应说,出现此类问题,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短板。2019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创建“青岛人社·学历汇”毕业生学历信息采集平台,业务办理实现“全程网办”。但有时因申领人信息需进一步核实,影响了补贴发放效率。关于大V反映的问题,人社部门主动认领,抓紧研究整改。面对问题,工作人员不能当“鸵鸟”。

“人才的诉求往往都是非常具体的,一旦解决不好,会给人不好的体验,最终影响人才对城市的评价。”胡义瑛说,好政策的关键在于兑现和落实。

对于胡局长的答复,自媒体大V“青记”表示认同。他说,当事人遇到问题,很多时候只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渠道畅通,理说清、事说开,事情就基本解决了。

活动结束,胡义瑛和大V们在走廊上交流

从7月13日首期开始,“青岛大家谈”茶座活动已成功举办5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毛加栾表示,大家谈茶座在政府部门“一把手”和自媒体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无论是吐槽还是建议,大家开诚布公地交流,消除了各自认知中的盲点,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今后,大家谈茶座活动将继续走进市直部门和区市,更好地讲好青岛故事。(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国钰)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