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杜绝 “舌尖上的浪费”,让勤俭节约成为城市新时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朴实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价值取向,更是代代相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关于勤俭节约,既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苦涩写照,也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曾几何时,国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究其原因,重虚荣、讲攀比的“面子文化”,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难辞其咎。虽然近些年,餐桌文化在改变,打包、光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但“舌尖上的浪费”仍屡见不鲜。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曾测算,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在 1700万至 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另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估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面临粮食不安全的人口可能由1.35亿增至2.65亿人,20亿人无法稳定获得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

由此可见,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尤其是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势下,杜绝 “舌尖上的浪费”,就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是为了“中国粮仓”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更是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有人曾戏言:好不容易爬到食物链顶端,你却让我吃素?的确,人类用了几百万年爬到食物链顶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前,便有少数人觉得资源大国不用怕、浪费一点不算啥。但节俭并不等于降低生活质量,生活条件越是改善,就越不能丢了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食物及自己钱包的尊重,更是对辛勤付出的农民、工人、餐饮服务人员等整条食物生产链的尊重。

杜绝 “舌尖上的浪费”,不应当是一阵风,而应是长期的、全社会的共识和行为,需要柔性引导与刚性约束。对于家庭,需要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从小绷紧节约之弦;对于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不仅要鼓励提供“半份菜”等常规做法,也要鼓励其探索通过积分奖励、停车优惠等创新方式,激发大众节约积极性。当然,刚性要适度,避免出现“顾客留食物,厨师受处罚”等现象发生。

有句顺口溜总结得好:按需点菜,亦显热情;光盘净碗,尽显文明。

杜绝 “舌尖上的浪费”,让勤俭节约成为城市新时尚、新品格,需要市民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踊跃参与。反之,一个崇尚节俭、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城市,也将反哺每一位市民。(青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