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949年12月10日《青岛日报》创刊时的办公地,太平路33号在此前的主要用途是酒店。
这座建筑大约营造于1900年前后,是德租青岛早期在海因里希亲王饭店之后建成的另一家颇有规模的酒店。业主为兄弟二人——海因里希·克里本多夫(Heinrich Krippendorff)与胡戈·克里本多夫(Hugo Krippendorff),故而,饭店也以他们的姓氏命名,Krippendorff 的字样同时出现在了饭店的外墙上。饭店建筑面积2053平方米,地上有3层,地下1层,砖木结构,屋顶为平顶。立面采用了不对称的布局,西侧为砖墙砌造,南立面有木制外廊。立面的中间与西侧各设一处大门,南大门通往二楼、三楼,西大门应为餐厅入口;楼内有客房30间。
克里本多夫饭店营造之初。
克里本多夫饭店内景 。
克里本多夫饭店内景 王栋供图。
1904年1月,据说胡戈·克里本多夫官司缠身,饭店因之被卖给他人,改称中和饭店(Central Hotel)。有资料证实,1906年8月,饭店被卖给了奥古斯特·帕布斯特(August Pabst)。帕布斯特接手后对饭店做了改造。原南立面敞开式的木外廊,被仿照西侧样式做了砖混式的外砌,使外廊变为砖墙、拱窗。
中和饭店时期。
1914年春,在三年前成为海因里希亲王饭店物业新持有者的哈利洋行,从帕布斯特手中买下了中和饭店,使之成为亲王饭店的一部分。未及意料的是,同年日德战争爆发,海因里希亲王饭店的东馆部分充当了总督官署医院辅助医院的角色。这也使得日军在占据青岛后有了极充分的劫收理由。哈利洋行的财产被日军没收,中和饭店与海因里希亲王饭店一同转入日本人之手,成为日人经营的青岛大饭店(日语:青島グランドホテル,英语:Grand Hotel)。
日据时代,作为青岛大饭店时期。
尽管终至1922年岁末北洋政府取回了青岛的主权,但依然无法收回这些经营性机构。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该楼外墙的英文标识才被刷新,改为Y.M.C.A,NAVY.U.S.A,作为了美国海军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的驻地。在北美影响甚巨的基督教青年会是神学世俗化的践行者,它在倡导培养青年完美人格的同时传播社会福音,它的机构形式也有着极浓重的世俗化色彩。故而这座青岛老建筑一度成了设施齐全、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海军后勤接待基地。有回忆说,餐厅的部分不仅开辟出了跳舞厅,还曾搭建过一个不大的拳击台。美国水兵在这里跳舞、“捣毛克斯(BOX)”,后来这项洋式拳击运动也在青岛一度风靡。
作为美国海军基督教青年会驻地时期。
1949年6月2日,解放军接管青岛。不久后,这里被用来作为青岛日报社和新华社青岛分社的办公地。1950年代,根据前海建筑的风貌特征样式对建筑屋顶做了改造,由平顶改为红瓦坡顶。1970年代初,为了解决报社轮转印刷机的安放问题,青岛市革委会曾有决议将广西路青岛市总工会办公楼改建成报社印刷厂,青岛日报社根据印刷机安置的需要,对地下室的柱体结构进行了加固改造,后整体划拨未果,大楼在短暂应用为青岛显像管厂后复归青岛市总工会使用。1987年,青岛日报社开始在院内营建新的印刷车间,院内原有的单层建筑被拆除,这座房子一直用作报社的资料室和报纸库。1988年的三四月间,青岛日报社印刷厂搬进了新盖起的四层楼里。这座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从外置楼梯上至四层即是后来《青岛晚报》的编辑部;其他部分用作印刷厂、资料室和单身集体宿舍。
1987年新建的印刷厂楼,与青岛日报社大楼相邻。
1990年代,青岛日报社主楼。
在这座楼开建之前,原克里本多夫饭店的餐厅北侧也在1984年做了延伸建设。三层筒子楼与青岛日报社的主楼毗邻,一楼应用为车库,后改为一间酒店;二楼曾是《信息画报》的编辑部(1992年易名《青岛画报》),三楼则也曾用作报社的单身宿舍,自西藏支援边疆建设后来青的杨兆振,以及谢忠琳、于修已、姜作杰、张仁荣等编辑记者亦曾在该楼安家。
1996年9月16日,青岛市政府发出会议纪要(1996)88号文,正式通知报社:广西路青岛市总工会大楼有偿转给青岛日报社使用。而青岛市总工会的原址,最初是建于1901年前后的博德维希商业大楼。在这座楼的一层,柏林商人恩斯特·卡比施(Ernst Kabisch)于1900年开设有的卡式施洋行(Kabisch & Co.)。这家商店售卖欧洲时装、化妆品、烟酒以及中国工艺品、茶叶,日本丝绸、布料,同时也销售市郊农场出产的新鲜果蔬。店内另还雇有裁缝,可为顾客订制服装。1904年印行的《青岛及近郊指南》中曾有对这间洋行的描述。二次日据时代,鲁大矿业公司在1940年前后拆除了博德维希商业大楼,新建起了有明显现代主义风格特征的公司新楼,而成为日据时代极少拆除德式建筑的个别案例。这间成立于1923年的中日合资公司,此前就注册在这座楼里,主营业务为山东内地矿业,拥有坊子、淄川两处煤矿及金岭铁矿。公司自成立到日据时代结束,一直被日本人控制,最大股东是占55%股份的满铁公司。1949年6月16日,青岛市职工联合总会筹备委员会在鲁大矿业公司旧址举行第一次会议,次年,青岛市总工会正式宣告成立。而总工会的机关报《青岛工人》也于1949年9月4日在此楼中创刊。这张报纸于1953年被划并进青岛日报社。
博德维希商业大楼旧影,对面为现邮电博物馆和良友书坊所在地。
鲁大矿业公司旧貌而自1992年《青岛晚报》创刊后,青岛日报社在快速积累发展中进入高歌猛进的时期,子报子刊的陆续诞生,使得报社有了翻造新大楼的规划。
当时华能大厦落成和泛海名人酒店拆除海因里希旧址新建,均已在太平路展开,时任青岛日报副总编辑的蔡晓滨先生在2020年出版的新著——《青岛文化地图》中道及了新建前后的情形 “1997年,太平路33号被鉴定为危楼,拆除势在必行。时任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李乃胜)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系,他力主保留外墙,里面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他说:拆掉了,盖得再好,也不是原来的东西了。报社的想法是,通过翻建,扩大办公面积,实现报社的现代化改造。”
1998年拆除现场1998年3月30日,年近百岁的克里本多夫饭店旧址被拆除;继而,拓建的筒子楼、鲁大矿业旧址,以及1987年新建的印刷厂楼座先后被拆除。据后来担任青岛日报社社长的蔡晓滨先生回忆,虽然旧楼在拆除时墙面和砖块已酥软,但建筑的木框架依然完好,它载满了青岛报人半个世纪的情感记忆,在拆除之后,“老杨和同事们曾多番惋惜”。1998年11月28日,总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青岛日报社新建办公大楼宣告封顶。青岛日报社在其时金灿灿的阳光里,期待新世纪的到来。
迎接2008年奥帆赛前的报社新大楼,今为北服时尚产业园。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