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主城区真的在走下坡路吗?真相是……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青岛各区市都在奋力奔跑。

观象君梳理“十三五”时期各区市经济数据发现,五年间,青岛主城区在全市大盘中的地位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增强:

2015年,青岛主城区GDP总和为2410.92亿元,到2020年,增加到3666.8亿元,增加了1255.88亿元,名义增幅达到52.09%,远高于全市43.22%的平均增幅。

主城4区中,除了市南区增幅(36.6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其余三区增幅都显著高于全市,其中,市北区增幅为50.30%,李沧区增幅为68.16%,崂山区增幅为72.12%。

青岛主城区GDP占全市的比重从2015年的27.84%提高到2020年的29.57%,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从全市排名看,五年间,4区排名都很稳定,其中,市南区排名第3位,市北区排名第6位,李沧区2020年排名第10位,均与2015年相同;而崂山区排名则由2015年的第8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7名。

此消彼长。同期,青岛非主城区经济体量在全市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GDP占全市的比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青岛主城区是青岛的根和魂,无论青岛发展到哪个阶段,其地位和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

当然,随着产业的梯次转移,青岛主城区必须打破路径依赖,找到适合自己的新路,否则,就会陷入“成长的烦恼”。

去年,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增速不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市南:关键是精耕细作

作为老城区,市南区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在全市都排在后面,但经济的表现不赖:以占全市0.3%的土地、6%的人口,贡献了全市10.26%的GDP。

2020年,市南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1万元(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万元)。如果全市人均水平全部赶上市南区,那青岛GDP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与苏州不相上下,可以排在全国第6位。

市南区地域狭窄,土地极其有限,加之肩负着不小的老城区风貌保护等历史负担,发展空间受限,难以辗转腾挪,发展前景其实不怎么被看好。

市南的出路,就是精耕细作。对二产,尤其是“去工业”是迫不得已,也是必由之路。

市南的工业曾占据了一席之地。最高峰的2017年,市南区工业总产值高达235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从2018年起,大幅跳水至25亿元,只剩下个零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是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市南区在过去五年间,市南区GDP占全市的比重始终维持在10%以上,2020年比2015年轻微下降了0.49个百分点。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靠的是什么?显然是服务业。五年间,市南区新增营业收入过100亿行业3个,其中过300亿行业1个,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90%左右。

一是总部,二是金融。五年间,市南区新增知名企业区域总部(机构)80家;引进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等重点金融机构和企业87家、创投风投基金71支;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市的40%、60%;新增航运物流企业520家,总数占全市的70%。

虽然土地极其有限,但五年间,市南区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实现了年均10.85%的增长。2020年,市南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8%,不仅远高于全市3.2%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西海岸新区(1.5%)、即墨区(4.4%)、胶州市(4.5%)、城阳区(不含高新区)(7%),实现了逆袭。

从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5%,“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68.5%。开通5G基站809处,新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5%。

资本对市南依旧青睐有加。2020年,市南区引进世界500强联合圣保罗服务公司、中国500强德龙钢铁等项目510个,实际利用内资126亿元、外资4亿美元,入选“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

市南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国内大多数老城区转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比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新动能培育不足,产业发展空间亟需拓展,城区有机更新步伐仍需加快等等。

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去解决。面向“十四五”,市南区要有曾经作为青岛第一区的心气儿,立足自身实际,发挥优势特色,比谁转得快,转得好。只要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战胜了自我,市南就赢了。

2、市北:找到了“引爆点”


市北区面临的形势与市南有相似的地方,但也不完全相同。

作为青岛东岸老城区的市北区,不仅有丰富的文化根脉和历史风貌建筑,也是青岛近代产业的摇篮,工业基础完善。

在大批老企业搬离之后,市北区一度面临着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这是市北的唯一出路。“十三五”以来,市北区立足港、产、城协调发展的独特优势,加快推动老城区改造复兴,探索出一条以创新赋能增量崛起、存量盘活的产业升级新路径。

包括广兴里所在的四方路街区在内,“十三五”以来,市北区陆续完成了6个历史文化街区、25万平方米历史保护建筑的征收工作。

在对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的同时,市北区大力发展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创意设计等新业态,为老城区注入新活力。

充分利用老企业搬迁后腾出的老厂房和闲置土地,培育新产业,招引新项目。在青岛纺织谷,昔日的青岛国棉五厂旧厂房被打造为青岛人工智能国际客厅,目前已吸引华为、旷视、海尔卡奥斯等40余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落户。

截至目前,市北区已梳理出土地资源6600余亩,重点打造人工智能、大健康、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高端新材料、数字科技大道、产业互联网等“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点亮城市更新的同时全面提升城区发展的功能品质,为老城区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老城区的市北,正在被重新定义。

老城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途径。面向“十四五”,市北区心气儿很高,目标是要打造新高地、建设核心区、争当驱动器。全力培养新型产业发展体系,强化城市有机更新与港产城融合,构建坐东向西、向海而兴的城区空间新格局。

城市有机更新与港产城融合正是市北迈向新未来的“引爆点”。

3、李沧:正在走出“空笼期”

曾经被视为主城区“边缘地带”的李沧,表现不错。

随着青钢、青岛碱业等一众骨干企业的外迁,让这个曾经创造过“上青天”的工业老区,一下子没了支柱,难,可想而知。

李沧区的未来在哪里?以什么安身立命?

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李沧区都不太明确往哪个方向走。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回头路是坚决不能走的。

2017年举行的李沧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对李沧进行了精准定位:打造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并明确了路径:强化人才和科技“两大支撑”。这次会议对李沧未来发展相当重要。正是这次会议让李沧区加快由积蓄势能向释放动能转变,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

腾笼后的李沧,换来了新鸟。2020年,生命药洲竣工运营,引进医药工业国际互联中心、细胞治疗等15个项目,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全市首座日加氢500公斤的35兆帕科研示范加氢站投入使用,年产5000套的氢燃料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培育了中瑞车联、云裳物联等一批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经济平台加快发展,实现税收2.1亿元;新增专精特新企业94家、增长91.8%。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22家、增长173.3%。

“十三五”时期,李沧区生产总值连跨400亿元、500亿元台阶,预计年均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1%。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家,是“十二五”末的5.8倍。

但与其他区市相比,李沧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形成,进步的空间还有很大,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4、崂山:关键是打好“创新牌”

很多人不会想到,“十三五”期间,青岛唯一实现进位的区市是崂山区。

2015年,崂山区GDP为515亿元,排名全市第八位,占全市的比重为5.95%。“十三五”期间,崂山区GDP连跨三个百亿台阶,实现了从500亿元到800亿元的跨越。五年后的2020年,崂山区GDP增加到886.42亿元,增加了371.42亿元,增量居全市第4位;增幅高达72.12%,居全市第一位;排名从2015年的第8位,上升至第7位;占全市的比重提高到7.15%,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从2015年落后平度市72亿元,到2020年领先平度171亿元;同时,与市北区的差距从2015年的125亿元,缩小到2020年的76亿元。

朝气蓬勃、勇往直前、成长迅速,崂山区被称为青岛“最像深圳的区”。

高新技术是崂山区的一张王牌。

“十三五”期间,崂山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打造青岛高端产业引领区目标,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效益。

崂山区逐步形成了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特色园区为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海智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

目前,汇聚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高层次科研院所11个,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五项指标均保持全省各区县首位;年技术交易额由“十二五”末期的20亿元增至40.27亿元,增长率百分之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一直维持高占比,2020年达到84.6%,保持全省领先。累计培育6家独角兽企业,实现了山东省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稳居北方第二。

面向“十四五”,崂山区只要坚持打好创新牌,就有机会实现赶超。

作者 | 沈默    编辑 | 长亭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