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转型 泊里两村庄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1日讯 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由于编席从业人员众多,又是著名的红席集散中心,故有“红席之乡”之称,红席编织曾经作为其区域范围的主要家庭副业。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成功进行新旧动能转化,是延续传统改变品牌宣传方式还是创新创造因地制宜开发新产业,泊里镇张家庄村和米家庄走上了各自不断发展的道路。

图片源自网络。

张家庄:延续传统手艺 创新打造非遗品牌

采访人物1:泊里镇张家庄书记张宗生

记者:在过去张家庄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主要以什么方式获得经济收入?

张宗生:那时候,包括我们村在内的其他村基本都是种着编红席的高粱,靠生产红席为生。

记者:现在呢?

张宗生:现在没有了,后来因为红席不赚钱,很多村民都出去打工。现在村外围有些地,都是村民种的,小麦、花生、地瓜都有,主要是自产自销。

记者:据我所知张家庄是目前泊里红席集中生产人数最多的村庄,保留着编制红席的传统技艺。现在红席还有村民进行商业生产吗?

张宗生:红席现在主要是订做。疫情的时候,村民都在家里,编红席的人多了。现在市场上大席不好卖,我们就制作小席工艺品,但是非常精致。

记者:听说疫情期间泊里的手工艺人们编制了一套带有“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红白相间的红席,能具体给我们讲讲吗?

张宗生:疫情的时候村民们研究了新花样,编起来很复杂,也是抗疫时间给大家打气,大家都很用心。

记者:近些年互联网经济盛行,有没有一些新的方式来进行农产品和工艺品销售呢?

张宗生:驻村书记和各个大学的学生尝试过,现在山东科技大学的师生在帮忙做品牌推广、直播带货。对于帮助红席发展的事情我们都会尝试,主要是想在互联网传播红席文化,让更多人知道它。最近,村民们编的小席在公众号、小视频等平台经过传播后,有人打电话来想定制红席,知道红席的人越来越多。

摄影:冯琴

米家庄:整合资源引进优质作物 美化环境带动致富

采访人物2:泊里镇米家庄书记杜希征

记者:在过去泊里,大家都是编红席作为营生,现在还有吗?

杜希征:没有了,现在张家庄编红席的多。转型之后,我们村高粱,小麦、玉米、花生等等都种。

记者:米家庄现在的农作物种植状况什么样?

杜希征:现在我们调整出了成片连方的土地200亩,建农业产业园,把全村资源整合到一起,带动村民致富。现在地里种着旱稻,有紫米绿米。

记者:据了解,米家庄目前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对此您有什么感受吗?

杜希征:过去,我们村旱稻种植结构单一,竞争力弱,于是才引进了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的旱稻优质新品种,取得巨大成功。农业发展需要对症下药;再就是农业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有政策支持发展起来会更快。

记者:疫情对农产品销售造成了哪些影响?如何解决的?

杜希征:今年新冠疫情打乱了销售节奏,5000多斤旱稻米滞销。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干部刘运国同志及时向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党组反映,区总党组高度重视,利用“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该村旱稻米滞销的消息,线上推广产品。还通过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的app进行直播带货等等,积极发动工会会员,购买农产品。现在除了市场上售卖,主要通过政府和企业来大量采购。

记者:村里街道规划十分新颖,在环境整治方面书记可以分享一下相关的治理经验吗?

杜希征:我们村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实行党员干部联户包街巷制度,利用村庄内纵横交错的八条街、六条巷,把村庄划分成若干网格,将全村174户、486口人、33名党员、30名村民代表融入到网格里,选出威望较高的16名党员和12名村民代表,分别担任街长和巷长并划分环境卫生责任区。实行月检查、季评比、年排名的考核机制,将日常管理、检查评比、考核奖惩紧密结合。这项制度要一直保持下去,全村上下要共同来维护。

摄影:冯琴

近年来,面对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用创新转型为确定发展方向,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绘就一幅美丽的振兴图景。(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实习记者 冯琴)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