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1日讯 “近年来,我院共标准化办理涉民营经济案件86件,为国家追回税款损失500余万元,为企业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精准助推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8月19日,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田峰在出席山东省检察机关标准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时介绍:“案件办理标准化、检察服务精准化的‘闭环式’检察标准流程,是以推进标准化的理念、路径、方法、措施进行标准化再造,制定多项基层检察院民营经济服务规范并贯彻实施,增强了检察工作的内生动力,为检察机关办理涉民营经济案件提供标准化的指引和规范。”
据悉 ,即墨检察院这项检察服务标准的制度创新工作,已被山东省、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为试点项目。
“即墨区是千年商都,民营经济发达。如何更好地营造法治营商环境,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不断探索检察机关执法办案与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走出了一条具有即墨检察特色、精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该院服务民营经济标准化部门负责人傅圣敏表示。
即墨区检察院精心创制核心标准,打造“闭环式”案件办理和检察服务流程,形成了服务民营经济标准化体系。该院按照“企业有所需,检察有所为”的原则,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包括“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为主体的标准体系架构。结合检察实践,进行标准化流程再造,创制了《涉民营企业案件办理流程规定》、《涉民营经济案件分级评估细则》、《涉民营经济案件案后跟踪评估规范》等28项核心标准制度,“闭环式”涵盖了“案前、案中、案后”,形成了从线索管理、备案登记、汇报决定、风险等级评估、案后跟踪反馈到参与社会治理的“案件办理和检察服务操作规程”。与知名民营企业酷特云蓝集团公司(上市公司),联合申报了“涉企案件风险等级评估”团体标准(青岛),进行案件标准化办理试点。为验证运行效果,组织召开“服务民营经济典型案例专题研讨会”,进行经验提炼和推广。检察业务部门严格落实提出意见,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修订完善。7月15日,该团体标准顺利通过验收,为整体试点工作提供成熟经验和强大助力。
本着“办案想到标准、办案要用标准、办案服务企业发展”,今年以来,该院办理涉企案件58件,实现办案标准化率、已办结案件走访(电话)评估率、涉案企业和当地政府满意率“三个百分之百”。如,办理的姜某鹏等人侵犯全球最大非晶带材生产企业青岛某先进材料公司商业秘密、造成许可费损失1926万元一案,在组织案后走访评估时,发现该公司涉密管理存在再次失泄密的重大隐患,立即向该公司制发送达检察建议,协助健全涉密管理等6项制度,避免了企业更大损失,企业专程送锦旗致谢。在“检察护航民营经济”见面会上,民营企业家和主管部门领导,一致认为检察服务大局的新标准,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独有的检察力量。
该院通过案中评估和案后跟踪反馈,增强了对涉案企业情况的全面了解,为案件处置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和参考,避免了“单纯就案办案,办完一了百了”,使办案过程成为了“企业有所需,检察有所为”的精准服务过程。今年以来,通过风险等级评估,依法对6名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稳定了职工就业。如办理的周某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该企业已成立34年,员工200余人,案发时已不能正常运转,员工面临失业风险。考虑到周某认罪认罚和企业发展需要,最终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使周某悔过自新,重新投入生产经营,企业起死回生,员工生活重新得到保障。又比如,在办理某公司5G项目负责人刘某某虚开增值税发票一案时,该院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后认为,刘某某系初犯偶犯,案发后自愿认罪且税款已全部补交,该企业为当地高新龙头企业,对刘某某起诉可能导致高新项目遭受重大损失,造成多名工人失业风险。即墨区检察院综合案情和风险评估结果,最终做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使其负责的项目如期展开。案件办结后,启动跟踪评估程序,进行追加服务,疫情期间在得知该企业高新项目用地审批存在困难时,检察长亲自与当地政府协调沟通,得到企业的真诚感谢。
与此同时,通过案后跟踪评估和走访企业,更为精准地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及时安排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干警走进企业,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法律解答、法律支持和以案释法。同时,通过“检察手机报”定期发送企业经营风险防控提醒,赠送《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防控知识100则》等,为企业及时送上“检察法律大餐”。今年以来,走访企业50余家,征求企业需求60余条,帮助解困纾难20余件。比如,在走访了解江苏某建设集团(在即墨地区有2个项目)复工复产情况时得知,该企业员工众多,口罩需求量大,但进货渠道不畅。该院立即联系当地生产口罩的企业,为集团急购5000只口罩,使企业得以顺利复工。(青报全媒体记者 戴谦 通讯员 傅圣敏 吕秀丽 )
责任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