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写下这几个字并不轻松,离家求学、工作近7年,春节于我的意义并非仅是一个假期,而更多地是寄托着一年来对与家人团聚的期待。
大年初一,石老人海水浴场游人如织。
家里很快寄来了年货,各类食材分门别类地装好,还贴心地用便签写好了做法;本地的亲友纷纷发来一同过年的邀请;喜庆的年宵花和各色花馍、家家户户换新的春联、超市里的新年歌单,营造出十足的“年味”,即使身在异乡,也不免被这样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第一次离家过年的我也学着家中长辈的样子“忙年”,扫尘、贴对联、包饺子、守岁……无论在哪,都要好好过年。
年初一的清晨,石老人海水浴场上游人如织,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这里,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孩子们奔跑嬉戏,大人则尽情享受难得的假日。有人在沙滩上写下:“祝全市人民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牛转乾坤、新年快乐”,在新年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和耀眼。入了夜,海边的小酒馆人声鼎沸、一座难求,民谣歌手的歌声和着潮声入耳,大红灯笼和各色花灯点亮大街小巷,高层建筑上的灯光秀也换上了新年主题,向全市人民拜年。
沙滩上,有人写下对全市人民的祝福。
打车回家的路上,恰逢红灯,出租车司机的儿子打来电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爷爷说让你回来前说一声,他要下饺子了。”背景里传来爷爷的声音:“让他别再跑了,赶快回家过年!”司机满口答应着:“好好,跑完这单就回家……”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一早就在群里送上新年祝福;免费乘坐的公交车上,投币口被一张小巧的“福”字盖住,司机查验健康码后总要对乘客说上一句“新年快乐”;片区的快递员小张准时上门取走准备寄回家的年货时说:“今年过年不休息,有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菜市场的大姐依然笑容可掬,得知我们不能回家过年,还不忘随手抓上几根小葱塞进袋子里;外卖小哥一如既往地骑着电动车奔驰在大街小巷,带来便利的同时总记得捎上一句新年的祝福……他们中,有一家老小都在本地的青岛人,也有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外乡人,因为“就地过年”的号召,在新年这个团圆的节日在青岛相遇。
石老人日出。
“现在只想多挣点钱,等天气暖和点就回趟老家,看看家人。”这是交流中很多留青过年的外地人都会说的一句话,过年的地点虽然变了,但不变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冀,还有那跨越千山万水也不会缺席的真情与祝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蔺君妍 文/图)
责任编辑: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