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她是年入60万的女老板,因"追剧"痴迷上了一门不赚钱手艺

随着中式婚礼的流行、汉服的大热,凤冠成了不少女孩的心头好,而说到这种精美绝伦的头饰,就不得不提咱青岛的手艺人陈杰。2008年入行,如今已有十几个年头,陈杰的凤冠在青岛饰品圈数一数二,而靠着这些凤冠,陈杰也成了年入60万的成功女性。

然而,年近半百、事业有成的陈杰却不甘于此,一部大火的电视剧《延禧攻略》让她迷上了绒花,这种起源于盛唐时期的头饰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如今早已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绒花的制作流程繁杂,小小的绒花要经历煮丝、染色、修剪等十多道工艺,不管是哪一步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为了能够拜师学艺,48岁的陈杰放下如日中天的凤冠事业南下扬州,每天她都坐在桌前做十几个小时的绒花。而每做出一朵花,陈杰都会捧在手里端详很久,她说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有温度、有感情、有故事,这是机器不能比的。说起最大的心愿,这位“手工女强人”瞬间露出小女子般娇羞的神色:“我想在结婚25周年纪念日上,戴上我亲手做的凤冠绒花,拍一张最美的结婚照。”

她是从“901”走出来的女老板 靠卖饰品年入六十万

走进陈杰位于富地商城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屋的“金银”首饰,几十个精美的凤冠摆满了展台,将人的思绪一下就拉回了千年前的那个汉唐盛世,“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眼前的陈杰妆容得体、穿戴时髦,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快50岁的样子,说起自己与饰品的情缘,她指着对面的“901”告诉我们,那就是她白手起家的地方。

大名鼎鼎的“901”曾是青岛红极一时的小商品市场,不管是衣服、包包还是耳环、项链,进了“901”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市场鼎盛时期,仅一面2米见方的墙面租金就高达4万元,而不少摊主就靠这一面墙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其中就包括陈杰。“我最早的时候倒卖耳环,去义乌背货回来卖,后来又卖成套的项链,卖成了‘901’的爆款。”也许这就是女人对于饰品独到的眼光,陈杰很快就靠这些小东西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有爆款自然就会有仿品,陈杰每卖出一次爆款,仿品便铺天盖地,怎么办?陈杰坦言,那是她第一次认识到“独家”的重要性,“我把卖不动的饰品进行‘组装’再加工,做出来的成品谁也仿不出来。”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从没学过美术的陈杰做起饰品竟然有模有样,“我自己是最喜欢凤冠、珠钗、团扇这些东西的,靠加工小饰品锻炼出手艺,我就开始做凤冠。”让陈杰没想到的是,起初只是为了“躲避”仿品而选的路,日后竟让她成了青岛古风饰品“一姐”,靠精美的凤冠和团扇,这位女老板一年赚个六七十万不成问题。

一部《延禧攻略》让她迷上绒花 48岁竟要南下学艺

上过班,当过全职太太,38岁开始经营小本生意,48岁事业有成实现财富自由,这样的人生怎么看都应该要进入“享福”的后半段了,但热爱古风饰品的陈杰却不甘于此,2018年,一部大火的电视剧《延禧攻略》让她迷上了绒花。

绒花是一种起源于盛唐时期的头饰,被列为皇室贡品,也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绒花在康熙、乾隆年间盛极一时,造型上,可与真花媲美,经久不衰;寓意上,绒花谐音“荣华”,具有吉祥祝福之意。电视剧里富察皇后“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随着电视剧的大火,绒花文化也真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由于绒花特殊的手法直到现在都无法用机器生产,只能手工制作,200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学绒花,就要师从非遗传承人,陈杰说,全国只有三个城市能够学得这门手艺,一是北京、二是扬州、三是南京。打定主意的陈杰便开始多方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视频平台上,陈杰找到了自己的恩师——绒花非遗传承人刘梅。

俗话说学无止境,学习从来与年龄无关,找到老师的陈杰决定下扬州学手艺,48岁还要经历枯燥的学艺生活,她笑着说自己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学生。

做绒花工艺复杂利润不高“我要做的是传承而不是赚钱”

绒花的制作工艺相当繁杂,从一根根蚕丝到一件件精致的绒花,这其中要经历十余种步骤,单是桑蚕丝染色工艺,就连巧手的陈杰都直呼“最难”。“水的多少,颜料的多少都会直接影响调出的色,而哪个色深一点哪个色浅一点都直接影响到成品的美观度。”

不仅如此,染好的丝线裹住铜丝后还要进行修剪,老手艺人们就连拿剪刀的手法里都暗藏学问,在哪个部分要端起来剪刀的角度都完全不一样,“你剪出来的密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最后成品的效果,有些地方剪得稀疏了,花就不好看了。”因此,制作绒花的每一部都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但凡哪一步出了问题,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半斤桑蚕丝要1000多块钱,哪一步做不好所有丝线就废了。”那么一朵做好的绒花售价几何?陈杰坦言:“两三百块。”这里面还有时间和人工成本,利润率远不及凤冠和团扇。“了解了绒花以后,我觉得钱多钱少不重要了,尤其是看到那些老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我要做的是传承而不是赚钱。”

老手艺濒临失传,这是不少非遗正面临的窘境,工艺复杂的绒花亦是如此,这让陈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学成归来后,她每天趴在桌上做十几个小时的绒花,她不在乎卖多少钱,也不在乎能卖出去多少个,她在乎的是技艺是否精进,做出的花是否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对我来说,这是我作为商人到手艺人的转变。”

她做的凤冠配绒花全国罕见“结婚纪念日我想亲自戴上”

抛下如日中天的凤冠事业,48岁只身南下学艺,这样的魄力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虽然陈杰嘴上说自己是老天爷赏饭吃,一双巧手有赖于老天恩赐,但好学和肯吃苦的闯劲儿,才是这个“女强人”成功的关键。“等我把绒花学成了,我愿意毫无保留的教给想要学的人,让这门老手艺能传承下去。”

如今,陈杰这套绒花手艺在青岛可是“独一份”,做出的绒花如果再搭配上凤冠,更是全国罕见。

自己做的这些凤冠绒花有没有亲自试戴过?陈杰笑说:“从来没有。”每当做完一朵绒花,她会拿在手里端详很久,“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有温度、有感情、有故事,这是机器不能比的。”

不管是凤冠还是绒花,陈杰这些年来都是为别人做“嫁衣”,她坦言自己当年结婚时可没有这些好看的饰品。说到最大的心愿,这位“手工女强人”的脸上瞬间露出小女子般娇羞的神色,“再过两年就是我和我先生结婚25周年纪念日,我想戴上我自己亲手做的凤冠和绒花,拍一张最美的结婚照。”(李倍/文 张力伟/图/视频)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