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全市上市企业座谈会举行。2月24日,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举行。
三天之内,两场与金融业相关的座谈会,市长均亲自参加并讲话,开诚布公地交流、高含金量地“建言献策”,足可见青岛加速发展现代金融业,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的急切与急迫。
相比较于GDP,金融业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活力与创新力,彰显发展潜力。自去年以来,城市间“金融之争”日渐激烈。环顾四周,无论是如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同为副省级的杭州、宁波等城市,再有省内的济南等,对金融业的重视与支持都前所未有地“加码”,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吸引更多金融资源成为共同行动。
也正缘于此,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在座谈会上一再表示,现代金融业是青岛重点发展的13条产业链之一,做大做强金融业是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实现争先进位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国内城市间的金融业发展竞争十分激烈,青岛的金融业发展已经等不起、慢不得,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发展,努力迈上新的台阶。
除了“加速跑”,青岛金融业已别无选择。
1、“白热化”的金融之争
经济兴,金融兴,金融强,则城市强。
伴随着北上广深等全国性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也进入跑马圈地的时代,杭州、宁波、无锡等城市纷纷提出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求同存异,打造成为金融中心,助力城市实现更高级的发展。
金融中心的重要参考纬度是金融产业是否发达,而衡量一个产业的最佳切口,是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2020年,青岛金融业发展呈现澎湃活力,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61.8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市GDP增速3.9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6.9%和11.3%。
但当我们把这组数字放置全国同等城市中,压力扑面而来。
2020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的金融业增加值总量排名第10,增速达到7.6%;位居前列的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001.38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333.75亿元,同比增长9.1%;杭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78.63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89.63亿元,同比增长10.6%;宁波、济南分列第8、9位。
回望全省,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2020年金融产业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68.52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GDP增幅3.8个百分点;2020年济南推动“险资入济”,实现保费收入增长18%,而青岛保费收入仅增长4.9%。
资金的流动与变化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变迁的映射,其中,城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又叫“资金总量”,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
2020年北上深三城资金总量均已超过10万亿元,杭州的资金总量达到5.4万亿元,宁波资金总量也高达23988亿元,比青岛高出3000多亿。
最新公布的2021年1月份数据显示,济南市存贷款规模双双超过2.1万亿元,月末余额分别为21491亿元和21154亿元;青岛1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83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1698亿元,存款少于济南652个亿,贷款多于济南544个忆。
2、发力“新赛道”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差距正意味着发展的空间与潜力,会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但前提是找准“赛道”。
对于有着浓厚金融基因的青岛而言,2021“加速跑”的“新赛道”就是,做大做强做优现代金融业,打造财富管理与创投风投“两个高地”,实现金融科技与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改革创新的“两个突破”,提升辐射力,更高质量服务于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18年以来,伴随着资管新规的颁布实施以及金融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国金融业进入了“大资管”时代,而财富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一极”。
打造财富管理“高地”,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自2014年2月获批以来,在支持实体经济,助推城市发展跃上新平台等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力量”,影响力不断扩大。
自2019年以来,青岛财富管理发展进入新阶段,多个金融牌照连续花落青岛,光大理财、意才基金销售、兴华公募基金、山东港信期货等法人金融机构先后获批,拥有全部七大类金融牌照(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租赁),青岛成为继北京、天津之后北方第三个拥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城市,全国第五个拥有两家理财公司的城市,收获了众多城市羡慕的目光。
也正缘于已有这样良好的产业基础,下一步青岛将借助财富管理特色优势,引进更多证券资管子公司、期货专业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等,打造专业财富管理产业集群;支持光大理财、中信证券、兴华基金、港信期货等法人机构做大做强,支持证券期货分支机构更加充分地利用总部资源,更好发挥财富管理功能作用;持续提高“财富青岛”影响力和知名度。抢抓RCEP签署机遇,加强与日、韩的合作交流,推动金融业实现更高水平开放。
青岛打造资本之城全面起势,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数在2020年12月首次超过厦门,居全国第11位,同比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私募基金只数同比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至2020年12月末,青岛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规模达1039.30亿元,疫情影响下仍创出最高增幅。其中,2020年10月,基金管理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
在打造创投风投“高地”方面,青岛将通过更多的政策力度、更周到的服务引进一批优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团队,争取私募基金机构新增150家左右,管理规模新增500亿元左右,创投风投城市排名迈入国内前十。
此外,青岛还将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着力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金融战略合作发展。
3、找准“突破点”
数字人民币是当下最热的财经话题。
就在2月24日,微信公众号“成都发布”公告,成都“数字人民币 红包迎新春”活动于2月24日08:00正式开抢,成都成为继深圳、苏州、北京后,全国第四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
据悉,青岛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
无科技,不金融,数字人民币的火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金融科技成为金融业重要变革力量的表现之一,国内多个城市乃至全球金融竞争的制高点,无论是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城市,打造世界创投风投中心,还是孜孜以求于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都需要金融科技助力。
正因如此,青岛提出要实现金融科技的突破,深化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聚集金融科技企业,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科技赋能平台、金融科技事业部和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加强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培育,依托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建设具有财富管理特色的金融科技产业园区。推动金融科技与工业互联网深度合作。建立工业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平台。
此外,青岛还将在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改革创新尽快实现突破。按照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积极推动青岛与日韩、东盟、上合国家等重点地区,在大宗商品、对外承包工程等重点领域,与大型央企国企等重点主体,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人民币计价结算比重,更好服务企业双向投资的便利化需求。
4、服务实体经济“新实践”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
青岛在乡村振兴、经略海洋、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方面承担着落实国家战略任务、先行试点示范的重任,这也正成为青岛各金融机构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下一步、金融企业和有关部门将充分用好上级政策,在乡村振兴领域,积极争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助力重大战略在青岛落地见效。
此外,青岛还将通过政策加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确保制造业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对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海工装备等行业,要加大技术改造、技术推广、重大装备应用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满足重点企业的资金需求。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2021年金企对接行动启动仪式”,青岛20家金融机构被授予项目落地年金融辅导机构,以此力促金融机构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项目落地,以“金融血脉强健青岛“经济肌体”,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向现代金融产业迈进,让金融业发展与城市地位相匹配,2021,青岛将“加速跑”!
作者 | 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