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想退中超,苏宁欲零转让,蹴鞠在闹笑话,新赛季前中国职业足球有点“乱”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5日讯  2月28日,是中国足协规定的国内各级职业俱乐部提交新赛季准入材料的最后期限,这意味着逾期未按要求提交各类准入材料(包括“上赛季俱乐部一线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工资与奖金全额支付确认表”在内)的俱乐部,将无法获得新赛季职业联赛注册资格。

对于一直受欠薪困扰的球队而言,这个“年关”并不好过。老牌中超球队天津泰达宣布退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江苏苏宁正在寻求零转让,极有可能成为最悲催的冠军球队;淄博蹴鞠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的嘴仗吵翻了天;北京国安的金字招牌也到了难以保全的境地……在经过了2020年初16家足球俱乐部“集体退群”后,去金元化的中国职业足球,现如今依旧是乱象丛生。

老牌劲旅已到“悬崖边”

天津泰达,作为中国职业足坛的一支老牌劲旅,极有可能步天津权健的后尘,退出中超。如此一来,天津这座中国足球“重镇”,也将丢掉属于自己的最后一张足球牌。

上赛季,随着投资方泰达控股进行了高层人士变更,使得球队原本就不富裕的资金更加捉襟见肘。俱乐部申请的一个亿资金,绝大多数都用于支付外援瓦格纳和主帅施蒂利克的违约金,使得球队欠薪情况一直存在。好在联赛最后时刻,泰达惊险保住了中超资格,但这并没有换来投资方的认可。现如今,天津泰达队虽然已经按照规定将中性名称更改为天津津门虎足球队,但球队至今还未集结进行新赛季的备战工作。据悉,就连主教练王宝山与俱乐部也只签订了一个“0.5+2”的工作合同。其实,就在春节前泰达控股方面计划对外宣布俱乐部正式解散,但经过慎重且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这个“给全天津市人民添堵”的念头。

年后,有媒体直接曝出俱乐部如果解散,依然要面临高达9亿的损失,这其中除了拖欠的薪资外,还包括仍有合同在身球员的违约金,如果以低成本继续运营俱乐部一年,抛售一些高价球员,回笼部分资金,甚至能够缩减几个亿的损失。

虽然各方都在努力试图为天津保住这一支中超球队,但现实情况看并不乐观。欠薪未解决、冬训未进行、续约未签字,球员们的商业保险也都全部过期,这些资料也是球队获得准入的必要条件之一,准入的大门,距离天津泰达来说已经越来越远。这支始于1956年国家白队,并于1998年由泰达集团接手的天津足球队,如无意外在本周末就能有实锤的答案了。

卫冕冠军玩零转让?

上赛季,江苏苏宁一骑绝尘,最终捧起了中国职业足球的最高荣誉,他们也成为了中超历史上第8个冠军球队。但没想到的是,由于投资方苏宁的资金方面出现了一定问题,他们已经开始以零转让形式挂牌出售球队。

因为苏宁母公司的困境,刚刚夺得中超冠军后,江苏苏宁随即陷入了危机之中。主帅奥拉罗尤辞职,而且放弃了部分薪水和奖金,多名主力球员合同到期,除了和队长吴曦进行了续约之外,苏宁没有与其他球员进行续约谈判。部分冠军成员随时可能离队,而且门将顾超也透露,球队没有发放夺冠奖金。此前就有消息称,苏宁与其他企业进行接触,希望出售俱乐部,但因为改名为“江苏队”,江苏省内没有企业愿意接盘。苏宁的转让条件非常优厚,接受低价抛售,但与苏宁进行谈判的南京、无锡和苏州的企业仍然没有接手的意思。

当初苏宁接手江苏舜天的时候(2015年),是花了5.23亿的真金白银,并且为之投入了数十亿的资金。刚刚问鼎中超就陷入了“生与死”的抉择,江苏队完成了一个中国足球从未有过的“从天堂到地狱”的转身,的确让人有些感到意外。

“足球故乡”闹剧不断

2014年,山东淄博获得了国际足联的认可,被确定为足球发源地。但如今,一支扎根于足球发源地的蹴鞠足球队,正在中国足坛上演着让人有点瞠目结舌的闹剧。

淄博蹴鞠存在资金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这家曾经长期活跃在业余足坛的老店自征战职业足坛起便一直有力不从心的苦衷。2020年初,虽然获得了递补参加中甲联赛的资格,但却因为欠薪错失良机,差点还未能通过中国足协的准入制考核。在被移交给淄博市体育局、临淄区政府托管后,上赛季他们再次以中乙联赛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参加中甲联赛的资格。但不幸的是,目前由于托管已经结束,球队被退回给俱乐部投资方,使得球队欠薪问题再一次被曝光。包括球队的领队、主教练都已经被俱乐部正式辞退,而新的投资方也明确表示,俱乐部符合中国足协准入制相关规定,获得了中甲联赛的资格。

但就在近日,包括球队主教练、队员、工作人员共66人联合发表声明,称俱乐部从2018年开始就初选拖欠问题,“至今未收到一分钱还款,也没收到任何还款方案”,所以俱乐部根本无法通过中国足协的准入制考核。如今,这样的闹剧还未有任何定论,但相信随着28日工资表截止日的到来,淄博蹴鞠究竟能否保住自己的中甲资格,将会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国安”金字招牌难保全

除了北京国安还未正式宣布新名称外,一场轰轰烈烈的足球俱乐部中性名称改革已经进入尾声。在中信明确表示将零转让股份情况下,国安想要保住自己的金子招牌,还是难度不小。

春节前后,几家颇有争议的俱乐部先后完成了更名工作。河南建业,正式更名为河南嵩山龙门;上海申花确定保留申花;武汉卓尔正式更名为武汉;华夏幸福更名为河北;重庆当代更名为重庆两江竞技……至此,参加中超联赛的16家俱乐部已经有15家完成了名称的变更。但从一开始就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国安,新名称至今未能确定。

在去年底,北京国安俱乐部第一大股东中赫集团希望通过收购中信集团所持有的36%股份来保住“北京国安”这个名称。俱乐部的两大股东中赫与中信集团为此可谓费尽心思,双方均付出了最大的努力。1月29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36%股权转让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出售股权的是俱乐部第二大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持股36%,转让底价仅为1元。俱乐部也在同一天将相关的材料正式提交给中国足协。

但这样的股权转让,进行的并不顺利。尽管中信集团愿意以低价1元转让自己所持有的俱乐部36%股权,但从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公告可以看到,相关机构在经过严格评估后,给出的转让底价是1元,而俱乐部的负债则达到了176460.8万元。尽管外界曾提出过由第三方收购国安俱乐部中属于中信的36%股权,但目前并没有任何意向和进展。这似乎也预示着,俱乐部改名已经势在必行,北京国安这个金字招牌也将在中国职业足球赛场彻底消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许诺)

责任编辑 李潇元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