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生一个间隔年

戚泽明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在陪父母饭后散步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跟他们说,我要休学一年去参加“小鹰计划”。这是一个青年发展项目,是把青年送到乡村基层去体验一年,从而让他们读懂真正的中国。你难以想象我父母听完这话之后的震惊反应。为什么呀?第一,休学在当时看来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第二,我的经历跟我的同学有点不一样,因为我小学留级一年,中学又留级一年,如果参加“小鹰计划”,大学还要留级一年,也就是说,当我拿到本科毕业证时,我的同龄人都在读博士了。最重要的是,就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陈孝正说的,我的人生不能够有一厘米的误差。

找寻内心真实的热爱

从小到大,我要努力考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然后上最好的大学,上完之后还要找最好的公司去实习,接着去找最好的工作。你难以想象,大一暑假我就拿着一份简历,去找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总监,请他帮我修改简历,好让我可以拿着这份简历去找一份很好的实习工作。但我从来没想过,我做的这一切是不是出自我内心真正的热爱,这个社会好像也从来没有把热爱作为一项指标。我的高中是在河北衡水中学度过的,这是一所神奇的学校。对于这所学校,我充满了感恩,但对那样的日子真的谈不上热爱。为了高考,那样的日子我可以忍三年甚至四年,但忍得了三十年、四十年吗?如果我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我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真心热爱的,那每天的感觉不就是做噩梦吗?所以,我跟父母说出这样的想法,我要停下来想一想,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参加了“小鹰计划”,开始践行一场属于自己的间隔年。“间隔年”是一个舶来词,在年轻人中很流行。青年学子在踏入社会之前,先进行一场长途旅行或者做一做公益工作,让自己能从不同的维度来观察这个社会。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三里乡河水坪,我非常努力地把这一串拗口的地名记下来:我要在这里待一年,完成我的间隔年。这里有中国第一家新农村综合发展协会,它的使命是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思路,我要在这里做一年志愿者。每天早上,我从猪叫声中醒来,然后开始读《大学》、读《论语》。我每周都会组织乡村电影院给村民放电影,每个月还会去村民家走访,偶尔还给孩子们上课,我在这里的生活就是这样。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在这里,没有人会逼着你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没有那些盲目的攀比让你心中失去方向。在这里,我才真正地找到了安宁。找到安宁之后才能够真正地去探索,什么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其实,我大概知道我喜欢什么。我为什么要去衡水中学读书呢?就是因为我在初二的时候看了一场衡水中学“十佳班长”的竞选演讲,那场演讲带给我非常大的震撼,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去衡水中学读书。真正到衡水中学读书后,每一次十佳班长的竞选,我们班长的演讲稿都是我帮他设计的。我不是班长,没有资格去演讲,但是每一次班长竞选,我都会给自己写一份稿子:如果我是班长,我会怎么说?我非常喜欢听讲座。大概在2013年的时候,互联网上几乎已经很难找到我没有听过的讲座了,所以,演讲是我的兴趣,是我的爱好。但是这种演讲又跟我内心的认知不太一样。为什么呢?我更多是从内容出发的,所以我不太像一个传统的演讲培训师,而是更接近演讲撰稿人的角色。

把内心的热爱变成事业

2014年3月的一天,我在办公室里看TED演讲,当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TED的形式放到乡村里。可是当我听到隔壁办公室传来的全是网上那些相声节目的声音时,就把这个想法给放弃了。乡村并不适合演讲这种看上去高大上的活动,相声这类形式可能更适合乡村。所以我做了一场实验:我买了一身大褂,一个惊堂木。我穿上大褂,拍响惊堂木,开始给大家讲评书。你们知道我的观众是谁吗?就是那些最调皮的孩子,他们每天放学之后给我搞各种恶作剧,可是当我讲起评书的时候,他们都认真看着我,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两个字——满足。那些路过的村民经过路口的时候也会停下来,我能听到他们的笑声。当我讲完评书,那个最淘气的孩子走过来跟我说:“胖子(当时我比较胖),你什么时候再给我们讲一次故事呢?”当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立马有了顿悟的感觉。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做演讲撰稿人,这是我的兴趣,是我发自内心的热爱。但是,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就可以把它变成一生的事业吗?好像不行。就像你可能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美术或者音乐,但依然选择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怎么办呢?最终,我考虑的是内心的热爱。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演讲撰稿人,以前从来没有过。也就是说,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可以开创一个行业,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30岁之前这个事干不成,可以从头再来,我输得起,为什么不做呢?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创业市场非常火。有一个创业者找到我,我看了一下他的项目,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他没有任何逻辑,甚至没有任何故事,而且他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么大的场合。我帮他调整了逻辑,加了故事,还帮他做好了PPT。但是我还不放心,所以陪着他整整训练了一天,然后看着他战战兢兢地走上讲台。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别人紧张,我也很紧张,甚至比他还紧张。结果还不错,他从一万个团队的竞争中拿到了全国第一。这是我人生中的里程碑事件,我的第一个客户拿到了全国第一,而且是从一万个团队当中拿到的全国第一,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它完善了我的业务模式,我开始为有公众表达需求的人提供演讲稿设计、PPT设计和培训的一站式服务,而且这个演讲稿设计一定是带有故事思维的。后来,我重新给这个职业命名为“演讲设计师”。按照正常逻辑,当我确定了演讲设计师的方向之后,我的人生之路就应该朝着那个方向去走,但当时我才上大四。在人们的一般认知中,要给企业CEO做演讲辅导,最起码也应该像电影《国王的演讲》里的教练一样资深吧。所以当时我做了一个“加速”年龄的决定,在24岁时拍了一张42岁般的照片,从此在互联网上,我就是一个42岁的中年大叔形象。后来,我一直沿着这条路线走到了今天。记得“小鹰计划”的负责人李佳琛有一次问大家:“你上一次热泪盈眶是在什么时候?”我仔细地想了想,当我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发自内心真正热爱的时候,热泪盈眶是我的常态。我的客户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动,跟有故事的人去探讨他们的故事要如何讲述,每天都会刺激出无数的多巴胺。在现实的世界里,我真的通过一个人生的间隔年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把这份热爱变成了自己的事业,我很幸运。我觉得我可以,你也可以。

(读者在线阅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