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地下十米,管廊“穿城而过”


桥上,青岛地铁11号线呼啸而过;桥下,地下管廊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日前,记者来到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施工现场,作业面上,反铲式挖掘机的铲斗灵活摆动,满载土石方的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大功率液压打桩机轰鸣作响。


桥上,地铁飞驰而过;桥下,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全力推进。

“瞧那边,我们的崂山湾4号线管廊需要下穿地铁11号线和滨海大道,之后到这里与其他管廊相交错,再延伸到另一边下卧两条河道。”三标段项目总工王勇的手臂从西挥向东,在轰鸣声中喊着告诉记者。由于情况特殊,这条2.5公里长的地下管廊,施工堪比绣花。

“在开挖过程中,我们发现周边地下现存的光缆和燃气等管线交织盘错,开挖时就像在‘排雷’,需要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将各类管线找出并标记加固。” 据王勇介绍,下卧河道也是一大施工难点,施工过程中预埋件安装、陡坡段的砼浇筑、坍落度控制等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点工序及措施。

据了解,4号线管廊全线采用明挖法施工,最深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0米,全线土石方挖掘量超过35万方。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现场采用基坑支护、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法,基坑支护做好后再开挖。顺着斜坡下到基坑内记者看到,已建成的管廊断面高约3.2米,宽约9米,分为电力舱、综合舱和燃气舱三个独立舱室。未来,给水、再生水、崂山水、热力、电力、通信、燃气等七种管线将全部入廊,在此各行其道,四通八达。

在烈日下,工人捆扎钢筋。 刘 栋 摄

顺着已建成的管廊行走没多远,多名工人正忙碌着进行下一节管廊的基坑支护和绑扎钢筋等工作,虽然受降雨影响,但经过紧张赶工后整条管廊预计将于9月底完成主体施工,今年底前具备使用条件。 “我们管廊的设计是依托百年标准,既保证了现有管线入廊,又为基础设施扩容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同时,管廊内还设置自动报警、消防、通信、排水、通风、照明等管理系统,便于后期运营和维护。” 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开发建设中心建设推进科科长张亮说。

今年,崂山区开启“战略北进”,实施“七大行动”,全面提升崂山城市发展能级,而生态健康城就是主战场之一。为了支撑该片区功能提升,目前多条管廊建设工程正压茬进行,不久的将来,总长度达65公里的地下管廊将在此互联互通,形成闭环。作为“一次建好,永续利用”的民生工程,地下管廊建设的意义重大——通过将所有的管线纳入一个“腔体”内,在释放了大量地下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道路景观形象,杜绝了“马路拉链”现象,让城市的发展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作为首批13个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之一,是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健康服务产业集群规划的重要板块,根据产业新城的需求和开发节奏,提前预留扩容空间,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正是我们推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一如既往的理念。”崂山区管廊办工作人员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责任编辑:陈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