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日讯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孙超岷研究团队在针对热液、冷泉及深渊三种典型深海生境的微生物研究时,发现并命名了一类古菌新门及一类典型硫酸盐还原细菌新种,并揭示了其元素循环驱动机制。
科研团队在对深海热液沉积物样品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后发现,一类叫做DPANN的古菌丰度非常高。经研究,发现包括5个已知门类的DPANN古菌,还包括一个新门类,为致谢“科学”号科考船,特将该新门古菌命名为“Kexuearchaeota”,即“科学门”。进一步分析发现,DPANN古菌尽管基因组非常小,但仍然保留了同化氮、硫等元素的能力,还能利用环境中的核酸和氨基酸用于代谢,进而促进氮、磷等元素的循环。
在对冷泉样品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时,科研团队获得一株典型的硫酸盐还原细菌新种,命名为Pseudodesulfovibrio cashew。该新种能够通过还原硫酸盐生成硫离子,进而同环境中的镉、钴等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矿物质,在去除重金属胁迫的同时有效促进了环境中硫及各种重金属的元素循环。
深海微生物具有丰富的遗传与代谢多样性,各种不同生境的深海微生物都进化出了不同驱动元素循环的机制。揭示不同深海环境微生物驱动元素循环的机制,有助于阐明深海微生物对海洋乃至整个地球范围元素循环的贡献。以上研究为深海微生物新物种的发现及其驱动的元素循环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范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