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午等咖啡的时候,听到不远处的一对情侣吵架。
一开始无非是些小女生的埋怨。忽然女孩就哭了起来,在周围人好奇的目光下,男生的脸上有了窘色,硬着头皮安慰了几句。
后来,男生劝不住女生,也明显火起,声音越来越大:
“你成天说你缺爱缺爱,可我不是爱着你呢吗,好好的不行吗?为什么要作呢?”
我本想听听女孩会怎么回答,无奈服务员已经第三遍叫到了我的号,只能略带遗憾地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起那个男孩的话,这样的灵魂一问,或许也是困扰所有缺爱者和他们伴侣的问题。
明明已经拥有爱了呀,为什么就不能像一个杯子被水填满一样,告别缺爱的状态。
为什么会像一个黑洞似的不断吞噬对方的爱。为什么总是要猜忌和试探。
为什么最不想要记住的痛苦,却总是念念不忘?
02.
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仅仅把目光停留在“爱”上不够。
爱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感情,它是“信任——希望——爱”这个链条最后的产物。
想要搞清楚缺爱的问题,你就得一头扎进深海,去看看在构成了爱的链条上,缺失的究竟是什么。
虽然我不喜欢国产心理学里万事都往原生家庭身上甩锅的套路,但不得不承认,构成爱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信任和希望的缺失,往往都与最初养育者的风格有关。
先来看看最基本的“信任”。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养育者灌输“你不行”,“你是个祸害”,“我怎么生了你这种小孩”,这个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倾向于“我是不可爱的,世界上不会有人爱我”。
抱有这种自我评价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爱的吸血鬼,他们一方面无比渴望被爱,可另一方面,却又始终不敢相信这爱是真的,自己是值得的。
所以必须要靠无尽的试探和闹腾,借由榨取对方更多的爱意,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而对方一旦扛不住,选择了撤退,他们的信任就会进一步崩塌,这些失望会被一次次累积起来,变得越来越重,压垮一段又一段关系。
换句话说,想要跟信任缺失的缺爱者构建一份关系,你的肩上所要承担的,其实是这个人之前所有失败的关系的总和。
跟自己的,跟父母的,跟前任的……像一波波看不到尽头的连环轰炸,让接招的人精疲力尽。可这些攻击归根到底都是对信任的确认:
你会离开我吗?我可以信任你吗?我可以信任我自己,能被你爱着吗?
03.
如果他们足够幸运,遇到了情绪耐受度比较高的伴侣,就可以一次又一次接住他们失控的信任,让他们得以像一只胆小的蜗牛,一点点尝试着从一味的索取爱,完成到付出爱的过渡。
这也正是修复信任最难的一点所在。
信任的缺失不是什么一个人靠着看看书,跟心理咨询师聊几次天,练练冥想和正念就能改变的东西。
无论你懂得多少大道理,一旦现实中的某个情景触发了你心中“我不可爱,我不被爱”的认知,你都会在一瞬间沦为情绪的奴隶。
信任的修复,必须存在于关系中,而处理不好信任的人,最容易搞砸一段关系。
像是什么呢?
像是你身上明明有个巨大的伤疤,却还不得不参加一场拳击比赛,你所有的希望都只能寄托于对手的仁慈,寄托在他能不能明明看到你的软肋所在,却还能忍住不去攻击你。
而遇到什么样的对手,是你几乎不能控制的运气。你所能做的只是保存自己的耐心,无论受多少伤,遇到多么糟糕的对手,至少要留住最后一点不下场的耐心,才有机会等到可以帮你改写信任链条朋友或伴侣。
04.
比起显而易见的“信任”,爱这种感情里更隐秘的一项缺失,其实是“希望”。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自己父母的故事:
她爸爸做生意,早几年因为摸准了市场赚了一大笔钱,成了传说中的“暴发户”,身边有了小三小四甚至小五,整整六年,没有踏进过家门一步。
她那时已经上中学了,就劝妈妈说:“你跟我爸离婚好了,反正咱们又不是活不下去”,可她妈却以一通“我爱你爸,我为他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只要你爸不主动跟我离婚,我是绝对不会离开他”的说辞,坚决不肯离婚。
后来,她爸爸被朋友骗去投资房地产,赔光了所有的积蓄,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落下了残疾,从此只能靠轮椅度日,哪儿也去不了,谁也不愿意要,这才不得不回到糟糠之妻的怀抱。
这也算是幸福吗?你最好的年华都在等他,而他最好的时候却给了别人,如今留给你的只剩下一副残躯和一颗死心,你为什么还可以甘之如饴?如果爱是这么卑微,这么累的一件事,那我宁可不要。
她每一次回到家,看到妈妈像个保姆一样,从一睁眼就忙着帮爸爸洗澡,按摩时,出门时推着沉重的轮椅爬坡时,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养老钱,给几乎身无分文的爸爸买烟时,她都会动起这个念头。
这就是缺失“信任”和缺失“希望”的不同之处。前者是不相信爱,后者是我什么都相信,但我也什么都不想要。
同样的,如果养育者非常喜欢悲情绑架,总是把“我都是为了你”“我为你放弃了那么多”“你要是不听我的,就是没有良心”等等的话挂在嘴边,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把爱看作是一种负担,然后产生对爱的抗拒感。
05.
在缺失“希望”的人看来,爱是世间最没有意义也没有趣味的事,他们不仅不会主动追求爱,甚至在被爱的时候,也因为恋爱自带的磨合和负累打起退堂鼓。
无论你对他们多好也没有用,在他们能够自己感受到爱那甜蜜有趣的另一面之前,任何的外力都无法迫使他们从希望的缺失中走出来。
如果你是缺爱者的伴侣,在试图用爱填满他们之前,请分清他们缺失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信任,就给予支持。哪怕嘴上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也要让对方知道你不离不弃。
如果是希望,就给予空间。不要着急用责任、义务、“你应该”和“我应该”来捆绑对方,让他自己慢慢发现这片未知之地的美,他才可以真心接纳这段关系。
而如果你自己就是缺爱者,那就更该问问自己:我是不相信爱的存在,还是对爱不感兴趣。
如果是前者,可以在每一次争吵后做一个小的复盘,看看是什么样的情景戳中了你心里有关“我不被爱”的怀疑,坦诚的跟他人交流,学习用正常的方式索取。
如果是后者,不妨把心态放轻松,不用把每一段感情都看做人生最后的归宿,带着享受的心态去体验。不要因为任何人的催促或逼迫,勉强扛起一段你并不喜欢的关系。
我们这一生,归根到底不就是自己陪自己玩吗?相信这个世界是可爱的,并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可爱之处。
好好享受这场旅程,不要辜负这只此一张的单程表。
哪怕最终得不到爱,那也没关系。(作者|陶瓷兔子 来源|壹心理)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中缺少爱的滋润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