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运市场低迷态势下,破产重整后的青岛造船厂正在“回血重生”

青岛日报2021年3月12日13版(点击版面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青船“重生”

■全球海运市场的低迷态势仍在持续,而在这一下行周期内曾历经破产重整的青岛造船厂却正在“回血重生”;

■在强者恒强的游戏中抢来造船订单,同时机敏地将目光投向风电,寻求新的生存之道;

■“两条腿走路”的青船,希望借此不断夯实自己的生存根基

在位于即墨女岛海工装备基地的青船分段车间内,大型卷板机正在将厚达9厘米的钢板卷制为圆筒,焊接工人站在焊接龙门架上方,对直径接近7米的圆筒进行纵缝和环缝焊接。这是青船自去年10月开始拓展的非船业务——海上风电塔筒与管桩制造。

青岛造船厂。

已有72年造船史的青船不仅开始跨界海上风电领域,造船的“老手艺”也在日益精进。去年10月,青船与欧洲船东签订了多艘59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首次进入中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

重整结束尚处在“大病初愈”期的青船,一直在探索着企业的“重生”发展之路。

重整旗鼓

2020年7月,青船建造的20.6万吨大型散货船“青岛号”正式交付。这是青船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也是2018年青船破产重整之后获得的首份重量级订单。

“青岛号”出坞时的情形让所有青船员工记忆犹新。当看到20.6万吨的大船顺利出坞时,许多在场的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一时掌声与喝彩声雷动。这个订单,对重整之后尚处在“回血”恢复期的青船格外重要。

“青岛号”。

1949年,青岛造船厂成立,作为建国后青岛首批重工企业,青船曾辉煌一时。青船生产了全国第一艘浅吃水喷水推进多用拖船、全国第一艘大马力电力推进多用拖船,是青岛造船业的代表之一。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全球航运业遭受重创,青船也未能幸免。据中船工业经研中心统计,自2009年-2016年,我国140多家造船厂关停倒闭,南通明德重工、江苏舜天船舶、浙江舟山五洲等地方“明星”造船企业纷纷陷入破产境地。2016年,青船资金链断裂,开始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全球造船业都在加速整合,在“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之下,造船业的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2018年5月,青船宣布重整完成,法院裁定青船为华通集团旗下全资国有企业,这家地方船企开启了“重生”之路。

这条路却并不好走。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已接近全国完工量的70%。丹麦船舶金融公司去年12月发布了全球航运市场回顾报告,2020年,114家中国“活跃船厂”(手持订单至少一艘2000载重吨以上的船厂)中只有47家成功接获新单,剩余厂家或将在未来两年内面临手持订单告罄的局面。

数据背后,众多地方中小船企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加速“挤压”,还处在“一单难求”的境地。在华通集团的资金和市场开拓助力下,青船再度收获新订单。2020年10月,青船与一家欧洲船东签下了多艘59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目前青船正在为新船在7月份的正式开工做准备。

“这个订单意味着青船未来3到4年会平稳发展,非常不容易。”青船副总经理马强说,就目前造船行业的发展态势而言,新订单在手就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底气。手握关乎企业发展的“生存订单”,重重困境之中的青船开始步入重整之后的稳定期。

升级产品结构

在航运业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重整上路的青船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造船行业加速整合的同时,造船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也在加速进行,众多有实力的船企都在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散货船等低附加值船型的生产比重,增加集装箱船、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的比重。

自接下欧洲船东的多艘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拥有72年造船历史的青船正式将自己的造船领域从散装船拓展到了集装箱船。马强说,经历破产重整的青船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必须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才能提高青船的盈利能力,实现平稳过渡。新的造船订单让青船进入了国内中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产品盈利能力大大提升。

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的同时,青船还开始“驶向”智能船舶制造领域。目前,船舶制造行业正在进入新一轮密集创新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不断涌现,船舶制造的智能化制造趋势日益明显。瞄准这一行业趋势,青船接下了国内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商船“智飞”号的建造订单。

“智飞”号是我国首艘具有智能航行能力、面向商业运营的运输货船,也是目前在建的全球吨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2020年4月,国家智能航运重点项目首个智能船舶海上实验测试场即选址青船所在的即墨区女岛港周边海域,该船也是青岛海上船舶智能航行测试场开展系统性测试的首个集成性样本,对我国智能船舶测试系统的智能化模块及系统构建具有样本性意义。作为“智飞”号的承建方,青船也将在机械、电子设备安装等舾装环节突破创新,积累众多样本性经验。

先进的硬件制造设施是青船走向升级的重要保障。马强介绍,目前青船拥有两座船坞,其中大船坞480米×76米,小船坞180米×28米,配备两台600吨、一台150吨门式起重机及国内一流的配套生产设备2000余台套,为行业内的中大型船企。这样的硬件设施奠定了青船年船舶制造能力150万载重吨的基础,也保障了青船30万吨级商船、大中型水面舰艇的船舶建造能力。

通过造船板块的升级与拓展,青船正在不断夯实自己的生存根基。

跨界海上风电

调整产品结构的另外一条路径就是打破固有产品序列,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寻求跨界。

青船将目光投向了海上风电领域。“目前海上风电安装船供不应求,各大风电厂家之间都在‘抢地盘’。”马强说,从去年开始,山东附近海域的海上风电厂布局迎来爆发式增长。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20年海上风电市场年增长率将达13%-15%,其中海上风电产业投资规模有望达1万亿美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于未来7年增长10倍。

为抢抓机遇,青船去年4月开始市场调研,随后自主设计和改装了塔筒生产用设备,将造船使用的半门吊车改造为纵缝焊接架,同时改装完成了焊接龙门架、80T辊轮架。7月,青船正式与中电建水电四局酒泉新能源装备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山东省最大的风电配套项目制造基地。10月份,青船风电项目正式投产运行。

涉足海上风电领域主要基于青船一流的生产设施和区位优势。塔筒与管桩这些动辄数百吨的设备只能通过海运运输,在制造、吊装和搬运环节对承造方的设施要求较高。青船紧邻女港码头,方便货物进出,码头上吊装设备最大吊装能力达到了1000吨。另外,由于经年累月处于海水腐蚀环境,风电塔筒的焊接精密度要求较高,为严控卷筒质量,青船公司员工在焊接、回圆校正等方面多次进行了技术改进,以确保各筒节合拢时能精准定位、精密焊接。

事实上,即墨女岛海工装备基地目前聚集的产业生态也是青船打造风电配套项目制造基地的优势。“目前基地内还有海上电缆生产厂家和风电传动装置制造厂家,未来将会有更多配套企业加入这个生态。”马强说。

目前,青船正在扩建第二条风电塔筒生产线,两条生产线的年产能预计将达到6-7万吨。届时,包括海上风电业务在内的非船业务营业收入将占据青船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我们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青船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马强说,青船还将继续探索自己的“重生”之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伟 文/图)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