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1的邱远琦老家在临沂市费县梁邱镇。大学毕业前夕,她来到青岛圣德医养康复集团实习,毕业后正式入职。在入职的半年时间里,邱远琦从最普通的护理员岗位干起,她跟着老员工一起给老人翻身、喂饭、陪着老人聊天、扶着老人散步、搀着老人去厕所、给老人擦屁股……“在家里的时候,我是被爸爸妈妈捧着长大的‘乖乖女’,而在这里,我是呵护这些爷爷奶奶的护理员。这期间,我历经了艰辛,有付出、有迷惘,也有很多收获。 ”邱远琦说。
三年前,邱远琦考入了淄博职业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选择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邱远琦有着自己的打算,一是因为家里爷爷奶奶,还有父母年纪都大了,学这个专业将来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二是听家人说起过养老是“朝阳产业”,找工作容易,职业前景不错。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邱远琦终于在毕业前迎来了实习的机会,去年6月份,她来到青岛圣德医养康复集团实习。 “经过两个星期的岗前培训,我被分配到了圣德嘉朗颐养中心。这里入住的老人大体分为三类:失智老人、失能老人、自理老人,她所照护的大多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也有卧床不起的老人,所以来这里的老人身体状况都不是很乐观。 ”
难忘
“第一次帮老人排便我想逃”
刚开始的时候,邱远琦和几个同学由经验丰富的老护理员带着,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去安排一天的工作流程,老员工现场操作,手把手地教,邱远琦先是在旁边站着看,慢慢地开始自己上手亲自操作。 “熟悉了流程后,师傅就交代我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给老人翻身、叩背、穿衣、喂饭、洗脸、洗脚……有时还会带老人做做手指操,打扫打扫卫生,有时候也会陪老人聊聊天,我当时感觉过得挺轻松,没有什么难度。 ”邱远琦说。
慢慢地,护理班长开始带着邱远琦给老人做日常护理工作。从这个时候开始,邱远琦感觉到事情有了变化。“我负责的老人中,有一位年过八旬长期卧床的老人,她的大小便都是需要在床上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随时看着老人尿没尿,尿了就赶紧给老人换新的尿不湿,并且要给老人擦洗身体。 ”邱远琦说,由于这位老奶奶长期卧床,因此经常便秘,老人排不出大便,非常痛苦。邱远琦在老护理员的帮助下给老人肛门里打进开塞露,而后再反复帮老人轻揉腹部,协助她在床上排便。
邱远琦说,她第一次帮助老人排便的经历,让她终身难忘,刚接触到的时候,她的内心是非常难接受的,无论是从视觉、嗅觉,还有心理因素都让她觉得近乎”崩溃”,干咳、恶心、恐惧的生理本能一下子扑过来,让她有逃跑的冲动。
感动
失智老人的“小动作”
邱远琦刚来养老机构的时候,对于如何照顾老人是一知半解,但是真正接触到照护老人的时候,她才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别人说的那样简单。“我感觉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是一份良心活,我们要拿老人当自己的爷爷奶奶来对待。”邱远琦说,每每在给老人完成日常护理之后,她都会找老人聊聊天,听听他们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其实和老人聊天很简单,虽然有些老人戴着假牙,口齿不灵利,有时很难听得懂,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听他说,时不时地给他一点回应,老人们就会非常开心,而且这些“90后”护理员和老人们的孙子辈的年龄差不多,俗话说的隔代亲,老人们更喜欢这些年轻护理员。
在邱远琦护理的老人中有一位患有认知症障碍的老奶奶。邱远琦刚开始接触时,老人对她比较抵触,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邱远琦发现老人喜欢吃零食,她每次上班就会带一点给老人送去,“就是这些小零食拉近了我们俩的距离。”邱远琦说。有一次,奶奶的家属带来些吃的,老奶奶看到邱远琦后,把嘴里正在啃着的猪蹄递到了她的嘴边,老人的这个举动让邱远琦很感动,“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心里都装着我,感觉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邱远琦说,每当自己累的时候,她就会想起这一幕,感觉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探索
养老从业人员年轻化是课题
“以前养老行当不景气,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就业;现在行业景气了,年轻人还是不愿来。 ”这是一位养老机构管理者的困惑,也是眼下养老产业人才输入困境的写照。人才缺失,让养老这一“朝阳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对养老服务认可度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行业没有探索出合适的商业模式,“伺候人”的行业留住年轻人太难。整体养老从业人员年龄偏高,养老从业人员以40岁、50岁居多,另一方面从业人员素质和待遇比较低。 “从业者每天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但培训时间比较短,人员流失率比较高,工作强度大,不能吸引年轻人,尤其是护理失能老人,脏累在所难免,年轻人很难接受。 ”岛城一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直言行业目前的“痛点”。
“养老事业是一项朝阳产业,这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会长姜日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姜会长介绍,目前青岛共有260多家养老机构,入住了3万左右需要照护的老人,但目前有统计的养老护理人员不足3000人,这些养老护理员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养老从业人员不足、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是目前各个养老机构面临的普遍难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养老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低、待遇收入低、缺乏职业发展空间等因素有关。
针对这种现状,姜会长提出,完善养老职业规划、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待遇等举措,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逐步建立起合理有序的职业发展体系,为长期照护从业者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养老事业,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姜会长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宋振涛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李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