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大学项目:“冰刀鞋”露雏形,本月底创新核部分建筑将全部封顶

康复大学项目:“冰刀鞋”露雏形

向“鲁班奖”发起冲刺,项目整体建设加速推进,本月底创新核部分建筑将全部封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胶州湾畔,整体形似冰刀鞋的康复大学已显露雏形。16日上午,记者来到康复大学创新核部分建设现场,在中建八局四公司青岛分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登上十几米高的观景台后看到,在偌大的施工场地上,三栋主体建筑已拔地而起,14台塔吊无死角高效率作业,近千名建筑工人正在忙碌着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作业,向项目如期交付发起冲刺。

作为康复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创新核部分形似汉字“天”,由三栋主体建筑和两条“飘带”状廊架桥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8.78万平方米,投用后这里将囊括综合共享中心、公共教学实训中心、创新驱动中心等。据悉,到本月底,创新核三栋建筑将全部封顶,廊架桥部分目前正在进行打桩工作,预计4个月后也将全面完工。

胶州湾畔,整体形似冰刀鞋的康复大学已显露雏形。

“开工即冲刺,起跑即决战”,据项目经理国超回忆,在去年9月份正式接到创新核等部分的建设任务时,倍感压力。“由于项目选址原为一处养虾池,淤泥很多,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康复大学项目工期紧张,整体施工时间只有360天,且主体施工全部处于天气环境恶劣的冬季。”国超告诉记者,面对重重困难,每一个建设环节,项目团队都会进行深度策划,借助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工程建设品质。

工程难度最大的环节当属基础施工阶段,据项目总工陈斌介绍,由于地下满是淤泥,桩基施工十分困难,就犹如在豆腐脑中进行打桩施工。为了确保建筑的稳定性,项目部采用“真空预压”手段,通过换填、钢板铺路等方法,仅用65天便完成了310万立方米土石方的施工任务。随后,通过旋挖钻机将2400余根灌注桩牢牢地插入十几米的地下,嵌固在岩石层上。据统计,桩基的密度相当于每19.2平方米就有一根桩,以此为整个建筑打下稳固的地基。

本月底,创新核三栋建筑将全部封顶。

“我们的时间不能按‘天’计算,需要按‘小时’。”陈斌告诉记者,由于工期紧任务重,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筑工人实行三班倒,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与此同时,人员和设备也均为饱和投入,高峰期工人数量达到2000余人。持续不断的工法优化也为项目争取了更多时间。据悉,项目部联合公司设计管理中心,开展工期优化,桩基检测采用钻芯法替代堆载法、学术会堂采用筏板+锚杆基础代替桩基础、内隔墙采用装配式轻质隔墙替代砌体墙等一系列做法优化,实现工期缩短超过90天。

一工人正在剪钢筋。

在建设初期,康复大学项目便确定了目标方向——冲刺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为此,项目全员深入策划,成立创奖小组,以《精品工程实施指南》为指导,应用以钢代木、清水砼、超流态砼、钢筋集中数控加工、BIM建模、智慧云平台等新技术新工艺,确保打造精品工程。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创新核部分,当下,康复大学的其他工程也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确保今年顺利交付。

2015年,中国残联提出建设康复大学;2019年6月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支持筹建康复大学,2020年6月11日在青岛举行揭牌仪式……一直以来,康复大学项目推进备受关注。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占地70公顷的校园内将重点布局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技术培训、产业孵化等功能,设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运动康复、听力与言语康复、康复治疗、护理、心理等多个康复类专业,对加快培养高水平康复研究型人才,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待康复大学项目建成后,不仅有助于解决康复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瓶颈问题,成为解决残疾人康复问题的重要举措,还将极大促进青岛市康复、医疗等相关健康产业快速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文 刘栋/图)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