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红兵做客民生在线,回应网民关心热点问题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3日讯 今天下午,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红兵做客民生在线,围绕“公共财政惠企利民”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

访谈中,李红兵表示,2021年,市财政将继续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加大就业创业、公共卫生、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方面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养老金、医疗、工伤和困难群体救助等社会保障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人民群众。另外,将围绕创业城市建设,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资金链促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打造从支持企业初创期到上市期的全生命周期资本生态,帮助更多创业主体在青岛成就梦想。

2021年财政民生投入将达1100亿元

访谈中, 李红兵介绍,2021年,全市财政民生投入将达1100亿元以上,占比70%左右,重点围绕六大方面强化财政投入保障。

一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18.8亿元,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稳住就业基本盘。

二是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三农”资金投入增长8%,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统筹整合36.5亿元涉农资金,重点支持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田水利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

三是落实健康青岛行动保障。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增长20%以上,增强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保障水平。通过市财力投资和政府专项债安排20亿元以上,支持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备用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二期、市八医东院区等项目建设,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统筹18亿元,为全体市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四是落实城市更新项目保障。统筹90亿元重点支持安顺路打通、辽阳路快速路、海尔路银川路立交等项目建设和20条未贯通道路打通工程,加快消除市民出行的堵点,提高城市通行效率。筹措资金23.5亿元支持城乡环境提升工程。安排奖补资金1.5亿元撬动30亿元社会投资,启动21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五是落实社保待遇提升保障。投入36亿元,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投入29.4亿元,支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强化兜底保障,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9大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提高10%左右,上调工伤保险3项待遇水平。

六是落实10件32项市办实事保障。市级统筹22.6亿元支持办好2021年度民生实事。其中在教育方面,开工新建、改扩建30所中小学、20所幼儿园,对全市212所300人以下的农村小规模中小学食堂给予补助;住房方面,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补贴4000户;养老方面,建设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0个等等。

惠企力度持续加大

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是2021年财政工作的重要使命。

李红兵在访谈中表示,2020年出台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部分会适当延长期限,不搞“急刹车”。 2021年还会出台些新政策,如,自今年1月1日起,山东省出台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全年将为我市企业减负近4亿元,惠及80余万市场主体。

另外,会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力度,如,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免征增值税的范围;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这两个红包一起领,一个月销售额不足15万元的小微企业,增值税全免,企业所得税只有2.5%。

有网友提问,去年评上了“专精特新”企业,听说政府有奖励,问一下奖励多少。对此,李红兵回答,202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给予了重点支持。一是对获评山东省“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企业积极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道路。二是对我市“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新上设备投资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奖补,最高100万元。2021年,市财政共安排2.77亿元,支持“专精特新”小微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发展。

针对有网友提出企业没有及时享受到相关税收和财政优惠政策,李红兵表示,青岛市严格执行国家、省的税费政策,不合理的税费可以通过联系电话85855910反映落实。市财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培育发展新动能,出台了全市统一的招商引资和产业扶持政策,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财政奖补、风险补偿等工具和手段,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处处体现民生优先

民生优先是财政的重中之重,李红兵在访谈中对网友提出的教育、科技等民生热点都给出了“含金量”十足的回答。

针对有网友提出对教育的资金投入问题,李红兵表示,近年来,青岛各级财政部门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保障位置,投入机制逐步健全,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64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413亿元,年均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年增长,完成国务院提出的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的目标任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有网友提出,为了更好的让技术型人才为岛城的发展做出贡献,建议针对大型企业的技术研发人才给以适当的补贴,以更好的吸引住人才。

对此,李红兵表示,近几年,我市已陆续出台了“211”人才工程、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促进产才融合若干措施、“青岛菁英工程”等人才政策措施,构建起从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到高校毕业生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奖励资助、平台激励、留才安居的工作机制,上述政策是面向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的。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积加大政策研究力度,探索人才政策由普惠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为人才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

有网友提出,青岛老龄化非常严重,财政应多向养老院倾斜。

对此,李红兵表示,我市老龄化程度居全国全省前列,我市从2012年起大规模建设养老院,目前全市养老机构达270多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0家,今年预计将建成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0家。根据我市养老政策有关规定,养老院建设不分国家和个人投资,均给予每张床位12000元(其中实行医养结合模式的,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并按入驻老年人数和自理情况给予每月220元或350元的综合运营补助。随着我市养老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后将会有更多养老机构入驻我市,为我市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优质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文 魏懋轩/图、视频)

下期网谈预告

网谈时间:3月24日(周三)14:30—16:00

网谈单位: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