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3月24日7版
(点击版面查看更多内容)
一周说
基层践诺,切忌进入“马拉松”
政府依法行政,部门依规办事,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与企业、市民签署的一系列合同、协议,则是依法、依规办事的重要依据。然而,在“曝光台”栏目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一些基层部门在签订合同之后,履约不到位、承诺不践诺,甚至“新官不理旧账”,致使企业、市民跑断腿、磨破嘴,无奈之下进入了维权“马拉松”。这些不履约、不守信的做法,不仅让奔走在维权“马拉松”中的企业、市民寒心,更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1月22日,本报”曝光“栏目刊发了《扶持资金兑付遭遇“挤牙膏”》一文,反映了2008至2012年期间,有关部门先后与落户原青岛出口加工区配套产业区的5家企业签约时,对其承诺“扶持资金一次性付清”,可直到2020年底,这些资金依旧没有全部到位。近10年来,这些企业先后4次向相关部门讨要,对方每次都如“挤牙膏”一般,象征性地支付一部分,合同履行陷入“不催不兑现”的怪圈。
稿件见报后,相关部门再次承诺,将立即调查核实相关债务数据,及时偿付企业扶持资金,并妥善解决类似的问题。然而,记者近日联系该企业,得到的反馈依然是“资金还未到位”。
基层部门招商难度大、任务重,适当给予企业一定的落地奖补,确实能推动项目引进。因此,不少基层部门与企业签署奖补合同,承诺在税收、土地使用方面给予支持。但如果部门对待合同,缺乏基本的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不能切实地兑现承诺,这种招商“手法”就变成了一种招商“戏法”,长此以往,必然会失信于企业,失信于百姓。这个案例中,基层部门无视合同约定,不仅将“一次履约”变成“分次兑现”,而且不催不付、随性履约。这样的“履约不到位”,不仅让企业跑断腿,更使得相关部门陷入了“失信”的泥沼。一旦基层失信成为一种思维定式,未来即使栽下再好的“梧桐树”,也难吸引“凤凰”来。
基层部门履约遭遇“挤牙膏”,让企业寒心。而面对居民寻求答复时,一些部门给不了履约“时间表”,同样让人忧心。
此前,本报“曝光台”栏目曾刊发了《8年了,三角湾头村安置房还没影儿》一文,反映了2011年在三角湾头片区旧村改造项目中,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承诺居民“18个月原地安置”。但8年时间过去了,居民依然还在外“漂泊”。期间,居民每次到街道询问,工作人员给出的答复不是“向上级汇报”,就是“再等一年”。
街道、社区制定的拆迁协议是村民拆房搬家的“定心丸”。正是基于政府的诚信背书,村民才能下决心拆旧房、先租房、等新房。对于基层部门而言,签署协议就意味着接下了工作,扛起了责任,不管困难还是容易,都要真担当、真作为、真落实,决不能“签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否则,村民会对基层部门寒心,而部门也失掉了民心。
令人欣慰的是,在本报舆论监督的推动下,2020年10月,胶州市启动了三角湾头村59户村民的货币补偿工作,村民们心中悬了8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但基层部门“一朝”不履约,给村民带来“十年”怕签约的担忧,却需要很长时间平复。
基层部门不履约、履约慢,反映了城市营商环境中的“短板”,而基层部门“新官不理旧账”,致使“旧账”被拖成“死账”,更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对外营商形象。
1月17日,本报“曝光台”栏目刊发了《一波三折的补贴款何时能拿到》报道,反映了一家落户高新区的软件企业,本来已经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应该马上拿到相关补贴,但后因机构改革、人事变动,却多次陷入了“审核”旋涡。报道见报后,这笔补贴终于应“声”到账,但已经“迟到”了整整两年之久。
基层部门的人事可以不断变动,但加盖公章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绝不能因为“旧官”走人而束之高阁。如果基层部门普遍“新官不理旧账”,必然会让城市失去了公平、公正的“赛事环境”,最终也会影响整个城市的营商环境。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政府践诺、部门履约是城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试金石,也是引进项目落地、开工、投产的基石,更是人民守望公平、正义的磐石。基层部门在撰写合同、协议时,需要提前考虑到能否履约、如何履约。只有部门将落有白纸黑字、盖有红色公章的合同履行到位,才能赢得企业和市民的认可,为所在区域部门诚信传播美誉,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而基层部门要想瞄准重点领域,聚力攻坚,加强项目落地,必然要以法律为依据,积极践行承诺,严格履约。如此,才能真正推动项目的全面落地。希望相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用掷地有声的工作举措兑现各项合同、协议、承诺,用青岛良好的法治化市场环境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