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春耕”正当时,“无人”农机唱主角,青岛春耕生产机械化率近九成

无人驾驶旋耕机、齐垄机、播种机以及植保无人机齐上阵,青岛春耕生产机械化率近九成

“智慧春耕”正当时,“无人”农机唱主角

在胶州市洋河镇农田,正在作业的植保无人机

眼下春耕农忙时,“黑科技”农机来助力。惊蛰过后,青岛地区的马铃薯等作物进入播种关键期,小麦返青也迎来除草、施肥的最佳时机。近日,记者在胶州、平度、莱西等农田探访时发现,配备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旋耕机、齐垄机、播种机以及植保无人机等“黑科技”农机现身田间地头,成为农民春耕作业的好帮手。而伴随操作简便、价格下降,智慧农机也在岛城逐渐普及。

北斗导航助力 3人收割500亩小麦

胶州被誉为山东省的土豆之乡,也是青岛市马铃薯的主产区。“以前播种马铃薯很累人,遇到播种季,全村老小都要上阵。如今,有了无人驾驶旋耕机、齐垄机和播种机,不太需要人,而且效率还很高。”记者近日在胶州市洋河镇朱季村农田探访时,青岛高产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高古介绍说。

在旋耕环节,无人驾驶旋耕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由于有北斗导航操作系统辅助,所以旋耕机都是按照规定路线行动;在播种环节,无人驾驶播种机自动播种,播行笔直,覆土均匀……“用上北斗导航控制系统,作业精度很高,误差控制在两厘米以内,而且白天晚上都可以干活。”杜高古今年种植80亩马铃薯,不到一天就全种完了,“种马铃薯就要讲究种得直,有导航规划路线,种得是又直又快。”

今年66岁的杜高古“人老心不老”,他相信科技改变农业,对各种高科技的农业机械都是率先尝鲜。“这是植保无人机,这是小麦联合收割机,这是玉米联合收割机……”在杜高古的合作社里,他向记者热情介绍各类智慧农机。杜高古还种了500亩小麦,他让记者猜收获时需要多少人一起收割。在记者思考时,他笑着举起3根手指头,称只需要3个人。“高科技农机越来越方便,未来我还可以再多种500亩地。”杜高古笑着说。



智慧农机

价格降易上手 智慧农机逐步普及

随着一阵轰鸣,平整的土地堆起土块,田地上同时犁出好几排“巧克力”。日前,记者在平度市仁兆镇小桑元村探访时,蔬菜种植购销大户孙世友正用无人驾驶齐垄机栽植家里的5亩大葱。

该齐垄机看上去“普普通通”,但车头上的两根“触角”却显露出特殊之处。原来,通过搭载北斗导航系统和精密传感器,智慧齐垄机可以精准定位田地范围,按照设定的数据耕犁,并保持直线行驶。操作员只需选择要犁出的田垄宽度,齐垄机就可以自动运行。“人基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在调头的时候操作一下。现在有的机器更智能,还可以自己调头。”孙世友说。

据孙世友介绍,智慧齐垄机不仅效率高,质量也高,犁出的田地误差小,土地利用率和单亩产量因此上升。自家的机器一次可以起三排垄,5亩地只需要3小时就可犁完。仅靠一个人、一台车,上午起完垄,下午就可以能种上葱。而在此之前,靠人力、锄头,这起码要花掉两个人3天时间。

“北斗导航系统刚普及时,安装一套需要10万元左右,现在只需1.6万元左右。”在平度市田庄镇西寨村,村支部书记侯松山告诉记者,随着北斗导航的普及,加上农机自动化操作更简便,如今智慧农机越来越普及。

胶州市润百利农机有限公司负责人尹红亮经营农机设备十多年,他称随着智慧农机操作易上手,价格逐渐下降,高科技农机正逐渐推广普及。“以植保无人机为例,配备北斗导航的植保无人机减去补贴后,一台价格只需要1.8万元,如今植保无人机在胶州市各镇街已大量普及。”尹红亮说。

全市农用北斗终端农机3000多台

据介绍,智慧农机主要包含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智慧大脑、无人机和精密传感器。通过搭载农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为机械化整地、播种、植保、收割、秸秆还田等农机作业提供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统计分析、精细化管理等服务;而植保无人机以“人工降雨”方式喷洒化肥农药,具有作业效率高、喷洒安全等优点,也有利于农作物规模化量产;精密传感器的应用,则使一些农机不仅自动化,更“智能化”,能够避让田间障碍物或在夜间作业,让使用、维护体验大为改善。

“截至2020年年底,平度市已推广植保无人机近500台,累计作业面积达150余万亩。同时,有更多细分机器和新机器在推广中。”平度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姜言芳表示,平度市2018年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和植保无人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后,农用无人机普及迅速。平度市从2017年将农用北斗终端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目前平度市北斗终端农机保有量达400余台。

记者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一系列智能技术与机械装备在青岛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全青岛市农用北斗终端农机保有量已达到3000多台,胡萝卜、大葱、马铃薯等经济作物齐垄作业80%以上实现无人驾驶;全市机动植保施药机械10000多台,植保无人机800多架,基本构筑了“地上+地下+低空”的立体防控作业局面;强力支撑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机械化提升效率增加产量

人间三月天,春耕春种忙。春耕时节,记者随青岛市供销社工作人员一同来到莱西市马连庄镇。在这里,“锄禾日当午”的劳作场景正逐渐被机械化所取代,过去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耕种完成的土地,如今工期已缩减到10天以内。

“以前种土豆全靠人出力,哪里比得上现在,站在地头瞅着,机器就帮你把苦活、累活干了。”在马连庄镇洼子新村的一处农田,村民孙世跃正在自家地头“督工”,只用了半个多小时,他家里的3亩土豆田已经耕种完毕。记者留意到,在孙世跃家的耕地上,大马力拖拉机带着土豆种植机“一路前行”,起垄、开沟、播种、施肥、覆膜、铺设膜下滴灌管道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

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公司负责人张琪告诉记者,如果按照此前的人工种植,每个人一天只能种1-2亩地,但通过机械化生产,每天种植20-30亩土豆并不费力。尝到甜头的农户纷纷将土地托管给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春耕效率大大提升。不单单种地轻松了,农作物产量也增加了。据张琪介绍,通过引入机械化种植,每亩地产量可达六七千斤,增产大约20%。

按照计划,今年青岛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计划达到89.5%,这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张琪透露,企业今年仅在莱西的土地托管面积就达到3万亩,相较于前一年增加了将近50%。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融合发展,青岛市供销系统引领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走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除机械化助力春耕生产外,今年春耕期间,我市供销部门还积极做好农资储备供应工作,购进春耕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保障农户春耕需求。记者从市供销社获悉,紧紧围绕“抓春耕、保生产”,市供销系统认真做好春耕备播农资储备供应工作。据透露,根据市供销系统2021年全年采购大合同及春耕供货计划,目前已购进春耕肥料1.2万多吨、库存肥料7300多吨;购进农药249吨,库存农药461吨;购进农膜119吨,库存农膜141吨,保障农民春耕需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罗 震 衣 涛 通讯员 韩锡晨 张仰运)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