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自招“分量”缘何加重?自招继续扩容,学校增加到24所

招生政策出台,今年中考释放的最大利好“信息”,就是自招名额增加。普高录取率保持68%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自招扩容意味着更多的学生要重视物理、化学学科,毕竟自招考试里,绝大多数学校将这两科作为测试项目。同时,自招扩容还意味着普通班名额压缩。“摸高”之后回头,二志愿学校学位还在不在?报考中,是摸高还是求稳,始终是报名前最难的选项。

数字:部分高中近四成名额给了自招

今年共有24所学校面向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高新区安排自主招生计划3351人,比2020年增加1045人。从学校数量、招生计划看,自主招生整体上也是扩招趋势。2016年有11所局属高中面向三区招生900人;2017年和2018年均有14所局属高中面向四区自招,自招计划分别是1140人和1060人;2019年,自招学校增加到了19所,计划招生1686人;2020年,自招学校增加到21所,计划招生2306人。6年时间,自招学校数量翻了一倍,招生计划数翻了两倍。

记者注意到,今年新增的3所自招学校包括1所公办、2所民办学校,分别是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青岛海山学校、青岛启迪中学。还有6所优质普高缩减了普通班班额,增加了自招班班额,其中青岛一中增加2个班、青岛二中增加2个班、青岛九中增加2个班、青岛实验高中增加3个班、青岛十七中增加2个班、青岛十九中增加2个班。至此,一中、二中、九中自招班均增加到了6个,计划为300人;实验高中增加到了7个,计划为325人;十七中、十九中增加到了4个,计划为200人。部分公办学校自招计划数占到了学校总招生计划数的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实验高中作为物理学科基地校,还首次通过自招方式招收25人班额“强基班”,与高校强基计划对接,作为物理学科特殊禀赋学生人选进行培养。考生只需报名实验高中自主招生,参加物理和化学的笔试。“强基班”将根据笔试物理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招生计划数的1:1确定获得资格学生名单。未被物理强基计划班录取的考生,将根据笔试物理、化学的总成绩参与华师卓越班录取。换而言之,就是“强基班”等额发放资格,入围就等于上了“保险”;不需要进行面试,考生中考成绩(语数英成绩+政策性加分)不低于“局属普高一段线”,第一组合达到B等及以上等级且艺术、实验操作达到合格等级即可录取。

影响:衔接高考打牢未来发展根基

自招扩容,意味着岛城高中正在积极对接高考综合改革,不断调整完善政策,做好中高考一体化设计。

根据高考政策,相当一部分顶尖高校专业要求考生在高考“六选三”时,选考物理、化学科目。同时,选考了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余地更大,如选考了物理科目的考生,可以报考超八成以上的专业。“自主招生方案作为中考方案的一部分,笔试科目多为物理、化学,强化了对语数外以外的其他学科要求。”市教育局副局长姜元韶表示。这实际上就体现了中高考的衔接。

“当下的中考,语数英三科以分数呈现,物理、化学以等级呈现,导致一些学生因为眼前利益,不重视物理、化学,到高中至少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补齐差距。学生的物理、化学基础不好,高考时选择余地就很小。”一位优质高中的高一级部主任表示。优质高中自招计划扩招并且侧重考查物理、化学科目,也是为了引导学生要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

同时,扩大自招也可以给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每所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方面都有自己的‘个性’,自主招生也可以给学校一定的自主权,选择更加符合自身‘风格’的学生,从而实现更好的特色发展。”有学校招生负责人表示。

报考:摸高求稳是最难选题

报什么学校?摸高还是求稳?学霸并不担心报考问题,纠结的永远是成绩还暂时处在中段的学生。

不管政策如何变换,查看每年自招报名的数字,报考青岛二中和五十八中的人数都有近千人。“这个数字比较稳定,初中学校都会根据往年自招成绩动员。比如一所学校去年有级部150名的学生自招进入二中、五十八中,学生和家长就知道,处在级部150名之前的可以去报考。虽然不确定是报考二中还是五十八中,但大概率是进入了这两个学校的考生群。”一位初中学校校长表示,学校做动员,一般会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自招阶段摸高,志愿填报时求稳,也有学校大范围动员学生冲刺二中、五十八中,因为这两所优质高中的升学率一直被家长看做是学校的硬核指标。学霸不惧竞争,今年青岛二中增加两个自招班,五十八中高新分校开设自招班,给了学霸更多机会。就算被刷了下来,他们也是其他学校非常看重的生源。

相比之下,中段的学生就得权衡许多因素:自招扩大意味着普通班名额压缩,指标生依旧是按普通班招生计划65%的比例计算。冲击名校如果落榜,二志愿学校还能不能接住自己?“如果试题难度保持不变,普通班少100个名额,录取分数线可能就要上浮两分,卡在中段的学生裸分考优质高中难度变大。”一位高中招生负责人认为,学生求稳心态会加重。

青岛实验高中教育集团招生办主任范鑫表示,通过自招进入理想高中是最稳妥的方式。但“理想的学校”需要符合学生发展实际。“以成功者的姿态进入这个学校和落入二志愿学校对学生来说感受是不同的,许多家长跟我说,‘我们发挥失常,落到二志愿’,带着退而求其次的心态,学生必然有心结,要经过老师的鼓励开导,花费很长时间才会真正认可二志愿学校,全身心投入学习。”她表示,因为平行志愿,家长和学生都有“摸高”心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心理,这在志愿报考中尤其容易“踩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王世锋)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